第八十章 考古报告

换源:

  汉堡市政档案馆地下三层的霉味裹挟着陈年油墨气息,陆燃用战术笔撬开1998年德国足协封存的铁皮箱。泛黄的《龙血计划可行性报告》第37页,赫然粘着张发霉的黑白照片——十四岁的林骁被绑在体工队力量训练器上,膝盖注射器的刻度线淹没在泪痕里。

这就是他们要的考古证据。苏黎将紫外线灯对准文件边缘的暗红色指纹,当年青训医疗组用溶血剂伪造生长激素检测报告,这些血指印属于

档案室突然陷入黑暗。通风管道传来德语咒骂声,有人正在用角磨机切割门锁。陆燃把战术笔咬在齿间,抓起1987-1993年度的青训伤病统计表塞进防火管——那里面记录着327例未成年球员膝关节永久损伤案例。

1992年3月6日深夜,燕京体工队医务室。

15岁的陆燃蜷缩在消毒柜后,透过玻璃裂缝目睹队医将淡黄色液体注入队友膝盖。病历本上的生长激素字样被荧光笔反复描画,但刺鼻的酸腐味让他想起化学课上的溶血剂实验。

这是为你们好!总教练踹开哭喊的少年,德国人十三岁就上负重深蹲,你们这些软骨头...

二十三年后,陆燃在汉堡档案馆的《龙血计划》附录B里找到真相:1991-1998年间,华夏体工队通过境外药企购入47吨溶血剂,伪装成生长激素的报关单被篡改过三次批号。

看第89页的财务附表。苏黎将热成像仪对准文件柜,他们用青训基建款洗钱,这些混凝土配比表根本是伪造的...

防火管突然传来震动。次仁多吉嘶哑的吼声混着藏语脏话:陆指导!他们往通风系统灌催泪瓦斯了!

陆燃扯下窗帘布浸入消防水箱。湿布捂住口鼻的瞬间,1995年体工队青训营的地基验收报告刺痛他的视网膜——该批次混凝土抗压强度仅达到C15标准,却按C30等级申报经费。

和当年龙血青训营的账目陷阱一样。他踹开通风口栅格,林国栋三十年前就在玩这种把戏!

苏黎的平板电脑突然亮起红光。档案数字化系统显示,1987年汉堡-华夏青训交流名单里,赫然列着林国栋的德文译名LINKUOTUNG,职务标注为医疗监督员。关联文件显示此人曾签署《膝关节强化训练同意书》,而签字日期比中德建交青训协议早了整整十一个月。

他在德国就参与了...苏黎突然剧烈咳嗽,催泪瓦斯已渗透到第二层书架区。

次仁多吉的撬棍终于破开安全门。这个藏族少年拖着矫正支架,将档案馆灭火毯甩向陆燃:快走!地下二层有直达码头的货运电梯!

货运电梯的钢索发出濒临断裂的嘶鸣。陆燃攥紧1993年华夏U15梯队骨龄检测报告,泛黄的X光片显示:87%的球员骨骺线存在人工干预痕迹。附录里的采购清单表明,体工队曾购入意大利产的骨骺抑制设备,而验收人签名正是林骁父亲年轻时的笔迹。

怪不得林骁19岁就得了应力性骨折。苏黎用激光笔圈出文件边缘的油渍,这些橄榄油痕迹是1997年香港回归纪念酒会的特供品,当时林国栋负责外事接待...

电梯厢猛然顿挫。钢化玻璃外闪过狙击步枪的红外瞄准点,陆燃迅速将档案箱堆砌成掩体。子弹击穿《青训基建混凝土配比报告》,1998年的暴雨季数据表在弹孔中飘散——那年夏天倒塌的体工队训练墙,活埋了两个偷练任意球的农村孩子。

接住!次仁多吉突然抛来档案馆消防斧,货运码头第三泊位有我们准备的快艇!

快艇划破易北河迷雾时,陆燃正用战术笔尖挑开档案袋火漆。1996年体工队青训营火灾报告里,夹杂着半张烧焦的《骨灰认领登记表》——七名未成年球员的遗体被标注为训练意外,但家属签名栏盖着体工队的公章。

当年他们告诉我父母是瓦斯爆炸。次仁多吉突然扯开左膝矫正带,手术疤痕拼成藏文复仇,我阿哥的名字就在这份名单里!

苏黎将海水泼向追击艇的探照灯。借着手电筒光束,陆燃在《龙血计划》终版扉页发现铅笔涂鸦——那是林骁十四岁时画的战术图,角落里有句被橡皮擦抹去大半的德文:爸爸说失败者不配踢球...

汉堡港钟楼敲响凌晨三点的钟声时,陆燃拨通《踢球者》杂志主编的电话:我要刊登一份跨度三十年的足球考古报告,证据链包括混凝土样本、溶血剂化学式、骨骺X光片...

手机突然收到林骁的加密简讯:父亲的书房暗格有1999年青训审计组全员车祸档案,密码是你欧冠决赛的战术编号V-3Z7。

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陆燃站在甲板上焚烧复刻版档案。真正的证据已通过暗网发给国际足联反腐败小组,灰烬随风飘向当年华夏小球员偷渡的货轮航线。

接下来去哪?苏黎将战术笔插回他胸前口袋,慕尼黑检察院申请了跨国搜查令。

陆燃望向逐渐显现轮廓的集装箱码头。二十个华夏少年正躲在货柜里练习颠球,他们的护腿板夹层藏着《龙血青训营入营誓词》,而最末一行小字在晨光中清晰可辨:

我们终将用敌人的骨灰,浇筑真正的足球圣殿。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