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汤药

换源:

  林疏绾当然不是骗他的,这样一模一样的汤药,林疏绾也让郑有给皇帝一份送到御书房,如今只怕已经喝完了。

——

御书房中,皇帝喝下汤药甚是舒爽,只觉得胃里暖暖的。

“今日御厨汤药准备的极好,朕喝着舒适,”皇帝夸赞,猛然想起自己的母后,“让他做完给太后送一份。”

郑有笑着回答:“陛下,已经送去了。”见皇帝喝的高兴,郑有给林疏绾卖了个好,“这是林姑娘做的,已经送去慈宁宫了。”

又是她?

皇帝没想到她还有如此细腻的心思,“朕去看一看太后。”

郑有轻轻抬头,心道:陛下哪儿是去看太后的,只怕是看林姑娘吧?

林疏绾带着太医很快到了慈宁宫,此刻的太后躺在床榻上,呼吸略深略浅,已经醒了过来。

“绣盏,去看看外头是不是有人来了。”

“是,太后。”

绣盏看见来人是林疏绾,对她没有恶言相向,只以为是皇帝有事,让她过来。

“奴婢给绣姑姑请安,这是陛下让奴婢送来滋补的汤药。”

提起皇帝,绣盏面色缓和了一些,可见陛下挺孝顺的,“进来吧。”

林疏绾看见太后脸色不是很好,“奴婢给太后娘娘请安,这是陛下让奴婢送来的滋补汤药,陈太医为您把脉。”

“太后娘娘是否一直便溏。”不过是摸了脉象,立刻就能说出来,比之前的太医好,太后一下便觉得此人医术不错。

“不错,哀家这个症状十分厉害。”

“太后喝下滋补肠胃的,稍微能舒服点儿。”太医嘱咐。

皇家贵重之人,吃什么喝什么,都有专人试用,因此太后见无错便喝了几口,她喝下后舒缓很多,“嗯,是个好汤药,皇帝可喝过了?”

“陛下那边已经喝过了,觉得不错这才让奴婢给您送来。”

“陛下真是孝顺。”绣盏就喜欢说些太后爱听的。

“你这太医医术不错,哀家瞧着怎么有些眼生?”太后擦了擦嘴,问道。

“微臣一心钻研医术,不太出太医院大门。”

太后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你医术不错,日后来替哀家看诊吧。”

陈太医闻言不禁一愣,他忍住心中那份欣喜谢恩,“多谢太后信任,微臣定替太后娘娘调理好身子。”

“陛下驾到!”

“皇帝怎么来了?”太后喝下汤药又身子好了许多,说话也中气十足。

“皇帝,你这汤药真是不错,哪儿得来的方子,哀家让小厨房自个做。”

皇帝略带笑意的看了眼一旁低头的林疏绾,“母后,恐怕不行,这方子儿子也没有。”

“你这混小子,不想给便不给罢,还撒谎!”太后蹬了他一眼,不满道。

郑有上前插话,“太后还真是误会陛下了,这汤药是林姑娘自己所配制,陛下确实没有。”

太后此时才注意到林疏绾,“你竟会做菜配制汤药?”

“奴婢见识浅陋,太后恕罪。”

“起来吧,你替哀家治病,哀家怎会怪罪与你。”

“多谢太后,奴婢这就写下方子交给太后。”林疏绾起身后便准备写方子去,不料起身的功夫,又几乎晕倒过去。

皇帝眼疾手快一把扶住她,陈太医当即给她把脉。

太后以为她在作妖,问太医,“她身子如何?”

“回太后,林姑娘晕倒是劳累所致,恐怕需要静养几日。”

皇帝眉头紧蹙,寻思着,又是劳累所致?这人身子怎么这么差。

太后捕捉到皇帝一抹神情,问道:“皇帝,你知道隐情?”

“这样的事,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她给睿儿治疗腿疾时,也曾经昏迷过,亦是劳累所致。”

太后一阵唏嘘,“原来如此,这宫女身子太差了些,皇帝还是让她多歇息几日,这几日就别伴驾了。”

皇帝默认点头,“儿子也是这样想。”

“母后,锦妃办事不力,让您体弱难安,儿子已经将她贬为嫔了。”皇帝想起了来的目的。

提及此事,太后叹了口气,“绣盏都跟哀家说了,哀家是遭罪了,谁能想到她居然敢给哀家吃馊菜,真是倒大霉。”

皇帝亦是害怕天下人得知此事,自古孝顺为人之本,百姓若是知道自己的嫔妃给太后吃馊菜,只怕自己也成了不孝之人。

“你这样惩罚也无可厚非,日后等沈家立了功,或是有孕再恢复妃位吧!”

皇帝颔首,“母后和儿子的想法一致,儿子也是如此想。”

“至于那民间的厨子,为了夺取秘方害了他亲舅舅,儿子不诛九族已是开恩。”

太后为此感到惋惜,“可怜了他的亲舅舅,真是人心不古。”

——

御书房中,郑有被吩咐去调查御膳房那碗啤酒鸭到底是谁做的,查来查去,也没人知道。

“陛下,林姑娘来了。”

林疏绾直接跪下请罪,“给陛下请安,当日太后所食啤酒鸭,是奴婢所做,只是不知为何会在那晚宫宴上,求陛下明查。”

“你进出御膳房做什么?”皇帝一问,郑有慌了,也连忙跪下。

“陛下恕罪,林姑娘手艺好,陛下您胃口不佳,奴才就,就让她进出御膳房,给您做菜开开胃,是奴才的错!”

“不是郑总管的错,是奴婢的错,非要进御膳房,请陛下降罪!”

林疏绾跪着笔直,身子虚弱的不行,唇边更是没有一丝血色。

“此事朕会调差清楚,你回去休息吧。”

“林姑娘,你,你要不就起来吧。”

郑有想扶起她,奈何陛下虎视眈眈的,郑有也不敢乱动了。

“多谢陛下,奴婢告退。”

郑有心道不好,连忙跟着行礼,“陛下,那奴才,奴才也告退了。”

“朕让你走了吗?”

郑有哭笑不得,他憋着嘴,回头跪下,“求陛下给奴才一个痛快!”

皇帝头都不抬一下,“自己去领罚十大板。”

“奴才遵旨,谢陛下开恩!”郑有知道,这十大板是自己该得的,因此并不敢言语。

就算不该得,陛下惩罚也是恩赐,亦不能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