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任务出来的时候,周易直接就愣住了,这女帝还真是说许愿就许愿啊,不过还好是10万也不怎么恐怖。
周易一时语塞,错愕不已:“女帝陛下,事关天下,如此神迹,岂可轻率示众?”
他沉声问道,“此物降临何处,可有定数?又当如何善用?”
女帝花弄月凤眸微抬,语气凛然:“朕意已决,刻不容缓。”
她并未理会周易的疑问,径直说道:“三日之内,朕会安排好,并将其呈于万民。”
“三日,足矣。”
周易嘴角微勾,却未点破女帝的言辞漏洞。
花弄月不再多言,唤来王德海,谕令其准备两日后的祭祀大典。
王德海战战兢兢,花弄月则神色自若:“太祖庇佑,赐我等粮秣,自当虔诚祭祀,以谢天恩。”
她顿了顿,语气威严:“朕已择定报恩寺,届时万民同祭,朕当祈求太祖,再赐福祉。”
王德海领旨而去,花弄月轻吐一口气。
须臾。
御书房中。
一道动静,再次打破了此间的安静。
黎世宗的八百里加急送至,信中尽是委屈之词,质问抄家缘由。
花弄月冷笑一声:“丞相消息倒是灵通。”
其手下更是义愤填膺,“陛下,丞相忠心耿耿,何以如此待之?”
花弄月微微一愣,目光扫过那相貌平平之人。
“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质问朕?”
她语气中带着一丝好奇,周身气势陡然凌厉起来。
那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威压吓得魂飞魄散,双腿止不住地颤抖。
刚才他也是一时情急,想为黎世宗辩解几句,却忘了眼前这位可是女帝!
“小的……小的只是实话实说……”
他战战兢兢地答道,想起女帝以往不轻易责罚人,心中升起一丝侥幸。
然而他并不知道,之前女帝只是不在意,如今有人胆敢以下犯上,自然不可饶恕。
花弄月轻挥衣袖,“来人,将这狂徒拖下去杖毙!”
她本就厌恶黎世宗,如今他的手下还敢在她面前叫嚣,简直是自寻死路。
对于这种事,她只感到无比厌烦。
小厮脸色惨白,想要求饶,却被花弄月无视。
当祭祀报恩寺的消息传出后,一些世家官员开始散布流言,试图败坏花弄月的名声。
但花弄月早已预料到此事,提前安排人说明了粮食的来源。
当百姓得知粮食是太祖皇帝所赐,纷纷在家烧香拜佛,对两日后的祭祀更加期待。
处理完这些事,花弄月感到十分满意。
周易那边的进度也很顺利,有了之前的经验,收粮的过程轻松不少。
只是买下工厂后,他身上的钱也所剩无几了。
准备好一切后,周易与女帝约定:“陛下,祭祀时您只需说是太祖所赠之物,然后略作夸赞,我便将东西呈上。”
花弄月应允,随即开始行动。
两天后的下午,文武百官和众多百姓齐聚报恩寺,激动而好奇地等待着祭祀的开始。
报恩寺香火鼎盛,平日里终日烟雾缭绕。
今日更是人山人海,钟鼎之声不绝于耳。
寺庙屋檐下悬挂的巨大铜铃在风中摇曳,发出低沉的嗡鸣,仿佛在为这庄严肃穆的场合伴奏。
阳光透过香炉里升腾的烟雾,在地面上投射出斑驳的光影,檀香和松柏的清香,与人群的汗味交织在一起。
花弄月身着金色龙袍,绣着栩栩如生的五爪金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她站在高台上,俯瞰着下方黑压压的人群,如神明俯视众生。
高台四周,旌旗猎猎作响,皇家禁卫军手持长戟,身披铠甲,肃穆而立,更衬托出女帝的威严。
她声音清亮而有力,在内力的加持下,响彻整个报恩寺:
“近日以来,我大宛境内处处灾荒,苦不堪言,幸得太祖皇帝垂怜,赠予不少粮食和水,这才让我等度过荒年。”
她的声音略微停顿,眼神扫过台下众人,继续说道:
“此灾荒虽暂得缓解,但我等也不能松懈,必须以此为契机,兴修水利,开垦荒田,广积粮谷,以此来应对困境!”
花弄月言辞恳切,神色肃穆,声音传遍全场。
百姓们尤其激动,纷纷高呼:“太祖圣上威武,女帝陛下威武!”
花弄月对此十分满意,朗声道:“今日,朕率领众臣及百姓,在此谢恩祈福,为太祖皇帝祈福三个时辰,请各位广而告之。”
百姓们激动万分,不少人当场盘腿而坐,开始祈福。
官员们面面相觑,有的不敢跪,有的不知所措,但大多数都跪了下来。
见众人虔诚祈福,花弄月嘴角微勾,双手合十。
约莫三个时辰后,她在心中默念:“周易,可以提交粮食了。”
周易闻声,立即将所有粮食拍照提交。
此时软件页面也刷新了!
【周易】
【等级:萌新三级(3/30)】
【大宛存亡(循环)描述:大宛国遭遇千年不遇的大饥荒,女帝花弄月需要包子和桶装水,拯救大宛国!】
【包子:0/2000】
【水:0/2000】
【每一次奖励:20枚大宛金币!】
【女帝求助20-23已完成!】
【当前进行任务:女帝求助17-19】
顷刻间,女帝身后空地上堆满了各式粮食。
这一幕如同神迹,令所有人惊叹不已,百姓们更是激动万分。
“原来真是神迹!之前竟有人说女帝陛下私藏粮食渠道!”
“果然是假的!女帝陛下威武,太祖皇帝威武!”
听着众人的欢呼,花弄月心感欣慰。
但她并未就此结束,回头看了一眼粮食,又装模作样地跪拜下来。
“太祖皇上再次恩赐如此多的粮食,足够我们支撑一段时间了!都来谢恩!”
花弄月率先跪地磕头。
就在此时,祭拜太祖皇帝的案板上凭空出现一面铜镜,无人察觉,唯有花弄月看得真切。
花弄月凝视着手中的铜镜,趁人不备,将其收入袖中。
此刻,百姓和官员们欢呼雀跃,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天佑大宛!太祖皇帝保佑我大宛!我大宛必将永世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