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节闵帝给毒死了。

换源:

  第二天一早,因为没朝服,百官就执鞭朝拜元脩。

高欢让斛斯椿进献劝进表。

斛斯椿进去后,弯腰低头不敢靠前,元脩让王思政接过表看了看说:

“那我也只好当皇帝了。”

于是,高欢就替安定王写了禅位诏书,给元脩。

戊子那天,北魏的孝武帝元脩,在洛阳东边的城外头,登基了。

他按鲜卑的老规矩,找了七个人,包括高欢,一起披了块黑毡子。

元脩在毡子上,头朝西拜了拜天,然后就进了御太极殿。

大臣们都给他磕头道喜。

元脩还登上阊阖门,宣布大赦天下,把年号改成了太昌。

他还封高欢为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太师,让高欢家世世代代都做定州刺史。

庚寅那天,他又给高澄加了官,让他做了侍中、开府仪同三司。

早先,高欢从信都出兵的时候,尔朱世隆知道司马子如跟高欢是老朋友,就把司马子如从侍中、骠骑大将军的位子上拽下来,赶到南岐州去做刺史。

高欢进了洛阳以后,就把司马子如叫回来,让他做了大行台尚书。

从那以后,司马子如就天天跟着高欢,帮他出谋划策。

还有个广州刺史韩贤,高欢一直挺看重他。

高欢进了洛阳以后,尔朱氏任命的那些官,爵,都废了,就韩贤的还是跟以前一样。

北魏那边呢,让前御史中尉樊子鹄兼任尚书左仆射,做了东南道大行台,跟徐州刺史杜德一起去追尔朱仲远。

尔朱仲远已经跑了,他们就去谯城打元树。

丞相高欢叫了贺拔岳去做冀州刺史。

贺拔岳怕高欢,就想一个人去京城接受任命。

行台右丞薛孝通就劝他:“高欢用几千鲜卑兵,就把尔朱氏的百万大军,给打败了,你可不是他的对手。

那些将领以前有的职位比他高,有的跟他平起平坐,现在都得听他的,那也是没办法。

现在这些将领有的在洛阳,有的占着州镇,高欢要是把他们都杀了,那就失了人心;要是不杀,他们又是他的心腹大患。

再说尔朱兆虽然败了,但还在并州呢。

高欢现在里头要安抚群雄,外头要对抗强敌,他怎么可能离开老窝去跟你抢关中呢!

现在关中的英雄豪杰,都向着你,愿意给你出力。

你靠着华山当城墙,黄河当沟堑,进可以吞了崤山以东的地方,退可以守住函谷关。

你为什么要捆住自己的手脚,让别人摆布呢!”

薛孝通话还没说完,贺拔岳就握住他的手说:“你说得对!”

然后,他就给高欢写了封客客气气的信,推辞了任命,没去京城。

壬辰那天,丞相高欢回了邺城,在洛阳把尔朱度律、尔朱天光都给杀了。

五月里头的丙申那天,北魏孝武帝在门下省,给节闵帝的酒里头下了毒,把他给毒死了。

然后下个诏书,让各部门都办丧事,热热闹闹地,把节闵帝给埋了。

他又封了沛郡王元欣做太师,赵郡王元谌做太保,南阳王元宝炬做太尉,长孙稚做太傅。

这元宝炬,是元愉的儿子。

丞相高欢呢,他推辞说不当天柱大将军,孝武帝元脩戊戌那天就答应了他。

己酉那天,又封了清河王元亶做司徒。

有个侍中,河南人,叫高隆之,他本来是徐氏的养子,后来被丞相高欢认作了弟弟。

高隆之仗着高欢的势,对公卿们态度特别横。

南阳王元宝炬看不下去了,就把他痛打了一顿,说:“你个镇兵,咋这么狂妄!”

孝武帝元脩因为高欢的关系,六月丁卯那天,就把元宝炬贬成了骠骑大将军,让他回家待着。

北魏孝武帝还为了避讳,把武怀皇帝的谥号,改成了孝庄皇帝,庙号叫“敬宗”。

到了秋天,七月庚子那天,北魏又把南阳王元宝炬提拔成了太尉。

壬寅那天,丞相高欢带着兵到了滏口,大都督库狄干也带着兵进了井陉,去偷袭尔朱兆。

庚戌那天,孝武帝派高隆之,带着十万步兵骑兵,跟高欢在太原会合,还任命高隆之做丞相军司。

高欢在武乡扎了营,尔朱兆在晋阳抢了一堆东西,然后往北逃到秀容县去了。

并州就这么平定了。

因为晋阳四周都是山,高欢就在那儿,建了个大丞相府,住了下来。

还有个夏州的移民,叫郭迁,他占了青州,发动了叛乱。

青州刺史元嶷一看情况不对,就弃城逃跑了。

朝廷就派侯景等人去讨伐郭迁,打下了青州,郭迁就投奔了梁朝。

东南道大行台樊子鹄呢,他把元树围在了谯城,还分兵去袭击了蒙县等五座县城,切断了元树的援兵。

元树一看没办法了,就跟樊子鹄说,想带着军队回梁朝去,把占的地盘还给北魏。

樊子鹄等人就答应了,还跟元树订了盟约。

结果元树的人刚出一半城,就被樊子鹄给袭击了,元树和谯州刺史朱文开都被捉了回来。

羊侃带着军队走到官竹的时候,听说元树已经败了,就又回去了。

到了九月,元树被押到了洛阳,过了段时间,他又想往南跑,回梁朝去,结果被北魏人给杀了。

乙巳那天,梁朝让司空袁昂兼任了尚书令。

到了冬天,十一月丁酉那天,是冬至,北魏孝武帝在圜丘祭了天。

甲辰那天,北魏朝廷把安定王元朗和东海王元晔都给杀了。

己酉那天,又封了汝南王元悦做侍中、大司马。

最后,北魏还给灵太后胡氏办了葬礼。

梁武帝一听北魏那边安稳了,心里头高兴,十二月庚辰那天,又让太尉元法僧去做了郢州刺史。

北魏孝武帝呢,因为汝南王元悦跟他亲戚关系近,地位又高,丁亥那天,就把元悦给杀了。

北魏那边又宣布大赦,把年号改成了永兴。

后来发现跟太宗的年号撞了,就又改成了永熙。

孝武帝还娶了丞相高欢的女儿做皇后,派太常卿李元忠,送彩礼到晋阳高欢家里去。

高欢跟李元忠喝酒聊天,聊起以前的事儿。

李元忠就说:“你以前发兵起义的时候,那声势可大了,现在咋就这么安静,都没人问候你了呢?”

高欢一听,拍手大笑说:“你这是想逼我再发兵起义!”

李元忠也开玩笑说:“你要是不把权力交给侍中,我可得再找个地方发兵去!”

高欢就说:“发兵的人有的是,就怕你这辈子再也遇不到像我这样的老头儿了。”

李元忠就说:“正因为你这老头儿难遇,所以我才不离开你呢!”

说着,就捋着高欢的胡子,大笑起来。

高欢知道李元忠平时的想法,所以很器重他。

尔朱兆到了秀容县以后,分兵把守在各个险要的隘口,到处抢东西。

高欢就宣称要去征伐尔朱兆,部队出发了又停下来,反反复复好几次,尔朱兆就松懈了。

高欢猜尔朱兆年初可能会办宴会,就派都督窦泰,带着精锐骑兵,赶紧行军,一天一夜走了三百里路,他自己则带着大军跟在后面。

高祖武皇帝大通五年的春天,癸丑,也就是公元533年。

正月里头的辛卯那天,武帝去南郊祭了天,还宣布了大赦。

北魏那边呢,窦泰带着军队突然冲进了尔朱兆的大本营。

尔朱兆他们正在摆宴呢,防守就松懈了。

一看到窦泰的军队,慌忙就逃。

后来在赤谼岭被窦泰追上打败了,有的投降了,有的逃散了。

尔朱兆逃到荒山里头,让侍奉他的西河人张亮和仆役陈山提,把他的头砍下来,去投降。

张亮和陈山提,都下不了手。

尔朱兆就把自己的白马杀了,在树上吊死了。

高欢亲自到尔朱兆自杀的地方去,给他办了个隆重的葬礼。

慕容绍宗则带着尔朱荣的妻儿,和尔朱兆剩下的人马投降了高欢。

高欢看在以前的交情上,对他们挺好的。

尔朱兆在秀容的时候,他身边的很多近臣,都偷偷跟高欢表达了归降的意思,就张亮没写信联系。

高欢挺欣赏他的,就让他做了丞相府的参军。

北魏那边,把各位行台都给撤了。

辛亥那天,梁武帝在明堂搞了个祭祀,挺隆重的。

丁巳那天,北魏孝武帝给他爹,追认了个武穆帝的称号,给他太妃冯氏,追认了个武穆后的称号,给他妈李氏追认了个皇太妃的称号。

劳州刺史曹凤、东荆州刺史雷能胜他们,带着全城的人投降了北魏。

北魏侍中斛斯椿呢,他知道乔宁、张子期已经死了,心里头就不安稳。

他就跟南阳王元宝炬、武卫将军元毗,还有王思政一起,私下里劝孝武帝把丞相高欢给除掉。

元毗,他是元遵的玄孙。

还有个舍人元士弼,他也跟孝武帝说,高欢对皇帝颁布的诏书,不够恭敬,孝武帝听了就有点不高兴。

在斛斯椿的劝说下,孝武帝就设置了管皇宫守卫的,閤内都督部曲,还增加了皇帝住的朱华閤里,值勤侍卫的人数。

这些侍卫下面,还有几百名定额以外的,都是精挑细选的骁勇善战之人。

孝武帝好几次出去巡游,都是斛斯椿亲自安排的,还在卫士以外编排了另外的队伍。

从那以后,朝政、军机方面的大事,都是孝武帝跟斛斯椿一起商量的。

因为关中大行台贺拔岳手里头有重兵,孝武帝就偷偷地,跟他联系上了。

他还让侍中贺拔胜,去统管三荆等七州的军事,想靠着贺拔胜兄弟的力量来,抗衡高欢。

高欢心里头,就越发地不高兴了。

高乾,他以前做过侍中、司空,在信都那会儿,他爹刚好没了,他都没来得及服完丧。

等到北魏孝武帝一登基,他就上书说想把官辞了,好给他爹守孝。

孝武帝呢,就下了个诏书,把他侍中的官给免了,但司空还让他当着。

高乾虽然想辞官,可没想到孝武帝这么痛快就答应了。

这一来,没了侍中的头衔,朝里的事儿他就插不上手了,整天在家里闷闷不乐。

孝武帝对高欢起了疑心,就想拉拢高乾。

有回在华林园吃完酒宴,他把高乾单独留下来,跟他说:“司空,你们家世代都是忠良,你现在也功成名就了。

咱俩名义上是君臣,但实际上就跟兄弟一样。咱们得立个盟约,加深感情。”

说着就催高乾立约。

高乾就说:“我整个人都交给国家了,怎么敢不忠心呢?”

这事儿来得太突然,高乾也没想到孝武帝另有打算,所以就没坚决推辞,也没跟高欢说。

等到孝武帝设了部曲,高乾才私下里跟他亲近的人说:“皇上不亲近有功的大臣,反而聚了一堆小人。

还老派元士弼、王思政去关西,跟贺拔岳密谋。

又派贺拔胜去管荆州,表面上疏远他,实际上是在拉帮结派,让贺拔胜兄弟更亲近,想占西方。

灾难快来了,肯定得殃及我。”

这才偷偷跟高欢说了,孝武帝拉拢他的事儿。

高欢就让高乾来并州,当面跟他谈时事。

高乾劝高欢逼孝武帝禅让,高欢捂着高乾的嘴说:

“别乱讲!现在就让你再当侍中,门下省的事儿就交给你了。”

高欢多次上书,请孝武帝恢复高乾的官,孝武帝都不答应。

高乾知道灾难快来了,就偷偷求高欢,给他谋个徐州刺史的官。

二月辛酉那天,孝武帝就任命高乾,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徐州刺史,还让咸阳王元坦当了司空。

癸未那天,梁武帝去同泰寺讲《般若经》,讲了七天才完,去的人有好几万。

在北魏正光年间之前,阿至罗国,经常依附北魏。

后来中原乱了,阿至罗国也反了。

高欢一招抚,他们又投降了,带了十万户人家来。

三月辛卯那天,孝武帝下诏书,又让高欢当了大行台,还让他随机处理事务。

高欢要给阿至罗国送粮食和绢帛,别人都说这是白费钱,没啥用。

高欢不听他们的。

后来他去河西征伐的时候,阿至罗人给了他很大的支持。

高乾眼看就要去徐州上任了,孝武帝却知道他泄露了机密,就给高欢写了封诏书,说:

“高乾跟我私下订了盟约,现在他在咱俩之间来回倒腾。”

高欢一听,高乾跟孝武帝订过盟约,心里也不乐意了,立马把高乾以前给他的几封谈论时事的信,找出来,封好,派使者给孝武帝送去。

孝武帝把高乾叫来,当着高欢使者的面,就数落他。

高乾回答说:“陛下您自己有别的打算,才说我反复无常。皇上要给一个人硬加罪名,哪还有推卸的可能!”

孝武帝一听,就赐死了高乾。

孝武帝还给东徐州刺史潘绍业,写了封密信,让他把高乾的弟弟高敖曹给杀了。

可高敖曹早就知道高乾被杀的事儿,就派了精壮的士卒,埋伏在路旁,抓住了潘绍业,从他衣领里搜出了孝武帝的诏书。

高敖曹就带着十几个人骑马,直奔晋阳去了。

到了晋阳,高欢抱着高敖曹的头痛哭,说:“皇帝屈杀了高司空!”

高敖曹的哥哥高仲密,正做着光州刺史呢,孝武帝就让青州的兵马,把他回去的路给断了。

高仲密也抄小路,逃到了晋阳。

高仲密本名高慎,外头人都用他的表字。

北魏的太师鲁郡王元肃,去世了。

丙辰那天,梁朝的南平元襄王萧伟,也去世了。

丁巳那天,北魏任命赵郡王元谌为太尉,南阳王元宝炬为太保。

尔朱兆到了洛阳以后,把太常府的乐器库房给烧了,钟磬啥的都烧没了。

节闵帝元恭就下了个诏书,让录尚书事长孙稚和太常卿祖莹他们,重新制造。

这回才弄好,起了个名字叫《大成乐》。

北魏青州的百姓耿翔,他聚了一帮盗匪,在三齐那儿,抢东西。

胶州刺史裴粲呢,就会说大话,不布置防御。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