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功

换源:

  有一对异姓兄弟,他们的成功曾在水泉沟传为美谈。

左成刚和刘功明从小就一起长大,一起在破瓦房里上小学,一起骑车十几公里上初中,后来一起考到了市重点高中,还分到了同一个班级。更巧的是,他们竟然还考到了同一所名牌大学,在同一个导师的教导下学业有成。

相同的经历,相同的学识,相同的价值观,他们不仅是发小、挚友,更胜似兄弟。

毕业之后,二人共同创办了一家公司,名字叫“刚明公司”,做的是一款化妆品。左成刚擅长财务管理,刘功明擅长市场营销,兄弟二人各显其才,将公司经营的井井有条,生意蒸蒸日上,规模越做越大。衣锦还乡那天,轰动了整个水泉沟,父老乡亲无不感到骄傲、自豪,他们的故事在水泉沟上下传为美谈。

但是,分歧还是来了。在公司准备继续扩展全国市场、国际市场的时候,一份调研报告摆到了会议桌前。报告显示,公司的化妆品中含有一种有毒化学成分,可致人死亡,但是剂量很小,也符合当今国际最严苛的产品质量标准。经过反复论证、计算,最终形成两种方案。

方案一:立刻停止当前产品的生产、销售,召回所有已售商品,同时研发新配方,用健康、环保的新产品代替当前产品。但是所有损失和研发成本,将高达100亿。

方案二:继续保持当前产品正常生产、销售,在公司预算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死亡赔偿金和公关广告费,预计成本不超过10亿元。

左成刚支持方案一,刘功明支持方案二,二人争论不休,高管团队也各说纷纭。最后,更多数人都站在了刘功明一面,他们认为,盈利是公司经营的唯一目的,况且,产品配方是公司最高机密,外人不会得知,即便得知,也完全符合法律,符合任何质检标准。

分歧,意味着分道扬镳。左成刚一气之下,离开公司,他的灵魂告诉他:不能用生命做交易。左成刚从此立誓不再踏足商场,回到水泉沟做起了农民。整天种地、读书、写字、画画,偶尔约几个朋友赏花、喝酒。水泉沟的人们对他更加羡慕,都说:这就是成功人士的生活啊!左成刚什么都没说,村民们也不知道,他离开公司的时候,只拿了属于他的那份基本工资。

刘功明独掌大权,刚明公司业务越做越大,市场越做越广,欧洲、美国、东南亚、澳大利亚,就连非洲都用上了他们的面膜。产品中的瑕疵虽然偶尔会出现顾客死亡案例,但是因为做了充分的准备方案,赔偿款很快到账,受害者的家属均得到了妥善解决,同时,品牌团队及时公关,因此,这些年刚明公司的口碑不但没有丝毫受损,反而还因各种捐款和用户好评,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不久,公司上市,市值翻了数翻,刘功明身价倍涨,他已经不仅仅是水泉沟的传说,更是当今世界上的商业传奇,一个彻彻底底的精英人士,一个让全世界仰望的成功人生。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他被写进了教材,写进了史书。

刘功明成功了,但是他却再没时间回到水泉沟了。

退休之后,刘功明便全身心致力于慈善和教育事业,捐款,演讲,甚至当名誉教授给学生们上课,工作更加忙碌。他也信奉宗教,不论高山古刹,还是道观、教堂,几乎都有他的捐款,他常常教育青年人,要多行好事,勿以善小而不为,立人先立德。而这,也成为了他的家训,子女们无不遵守。

直到晚年,弥留之际,刘功明最怀念的就是那个叫水泉沟的小山村,那是他曾经出生的地方,那里还有一个老友。

子女们陪着奄奄一息的刘功明回到了水泉沟,但是却只能在儿时玩耍的山坳里看到左成刚的孤坟,坟前摆放着学生们祭奠的松柏和垂柳。

老村长介绍道:刚回到水泉沟的左成刚意气风发,诗酒豪情,中年之后,他当上了小学的校长,便开始沉默寡言,也很少提及你们当年的事情了。左校长一生未娶,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农村教育上,他自己出钱翻盖了学校,一开始我们以为那是他做企业赚的钱,甚至还有人说那是他应该付出的,后来才知道那是他全部的积蓄。到了晚年,他头脑有些糊涂,经常胡言乱语,常常和别人吹嘘年轻时刚明集团叱咤风云的往事,他去世后,我们才发现,他竟一贫如洗,安葬费是村里出的,葬礼是村民和学生们自发参加的……

还不等村长说完,刘功明痛哭流涕,他想站起来,却没有力气,突然又仰天大笑,与世长辞。

多年之后,山洪爆发,山坳里的孤坟杳无踪迹。

世上再无左成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