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初刻(约晨六点),林玄于静室中悠悠醒转。
昨夜自药圃采药归来,他并未歇息,反倒潜心钻研灵识新得之妙用,又有所获。
其一,灵识探查范围可强行突破二十丈常态极限。然此法极耗神识,强撑至三十丈已是极限,且识海几近枯竭。
其二,灵识亦可御物,与灵气操控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惜眼下灵识孱弱,莫说顽石,便是地面细草,也只能微微拂动。
其三,自储物袋取物,远比调用那“物品栏”迅捷。如今他过目不忘,袋中诸物方位了然于心,那栏位已是鸡肋。
他体内灵气已近百万之数,然师尊曾言,修为突破过速恐损道基,故暂不急于晋升,待当前境界彻底稳固再说。他自觉根基已夯实,或已近圆满。
神念暂归现实用了些早膳,复又登临此界。
今日是周五无课业烦扰。
他于院中静候,思忖是去寻师尊授业,抑或在此恭候。
幸而,未几便闻熟悉足音——马蓉已如昨日般翩然而至。
“今日倒是醒得早。随为师来丹室。”清冷嗓音自远处传来。
林玄只觉一股无形波动扫过周身,又瞬息收回。
他心中微讶,步入丹室后拱手道:“恭喜师尊,灵识初成!”
“皆汝之功。”马蓉神色淡然,“坐。昨日已误一课,今日不可再荒废。祭出你的丹炉。”
林玄依言取出那尊黑沉丹炉,置于地火口上。
“且说,炼丹过程中,最紧要者为何?”马蓉开门见山。
林玄略作思忖,自信作答:“火候掌控,灵材炼化之法,以及诸般时机配合。”此乃他亲炼丹药所得心得。
“错!”马蓉断然否定。
林玄愕然:“师尊,此三者非炼丹之要诀乎?”
“紧要,却非最紧要。”马蓉眸光如电,直视林玄,“丹炉、灵材、五行相生相克,此三者方为根本!”
林玄心神一凛,屏息凝听。
“你道火候重要,因何?”马蓉反问。
“盖因丹方皆明载某味灵材需以特定火温炼化,且整个丹程中,火温须随方而变,分毫不可差。”
“此论不差。火温精准确然重要。”马蓉颔首,话锋陡转,“然则,灼烧灵材者,是地火,抑或丹炉?”
“呃…当是丹炉?”
“正是!故,地火之温纵分毫不差,若丹炉自身受热不均或传导迟滞,亦是徒劳!然此弊可解——若择一上乘丹炉,则热力传导瞬息可成。”
“譬如那‘金玉玲珑鼎’,地火之温变化,传至鼎身不过弹指一瞬。反观丹堂常见的黑铁炉,鼎温随火而变,往往迟滞三息之久!”
“是以,纵有控火如神之能,若丹炉粗劣,亦难逃废丹一炉!”马蓉语含金石之音。
言毕,她续道:“其二,灵材之质。此理至简——材优则丹成上品,材劣则丹成下乘。然知易行难!”
“灵材优劣,判之有三:年份、鲜度、五行属性。”
“年份者,观其内蕴灵气丰沛与否可辨。丹师浸淫日久,触之便知大概。”
“鲜度之弊,可借特制灵木或玉匣封存以解。此类器皿能锁住灵材精元不泄,保其鲜活,炼化时方能尽显其效。”
“至于五行属性…”马蓉神色微凝,“此道浩瀚,为师亦未窥全貌。然欲成地品乃至天品丹师,通晓此道乃必经之途,至关重要!”
“这五行属性,亦关乎第三要诀——五行相生相克!”她语气转重,“天地万物皆蕴五行本源之力。炼丹之时,诸般灵材属性若相冲,轻则药性相抵,重则…鼎毁人亡!若相生相辅,则化腐朽为神奇,丹成惊世!”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