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他登基后做的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利国利民的,比如说修隋唐大运河,制定了六部制度,创造了科举制度。
后来隋朝的衰败,是始于他三征高丽。
然而征讨高丽这件事情有错吗?
没错!
因为当时是高丽先侵犯我国国土的。
作为一个开国之君,国土被人侵犯了,如果连个屁都不敢放,这样的人还配为一国之君吗?
在这种情况下,但凡是有点血腥的皇帝,当然得是干他娘的。
而征讨高丽这种事情,后世李世民也做过。
为什么没人骂李世民,却有人骂杨广呢?
这明显的就有点双标了。
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是杨广打败了呗,所以他得挨骂。
然而事情诡异就诡异在这个地方,当时隋朝早已经统一天下多年,经过隋文帝杨坚的治理,天下已经进入盛世。
并且杨广刚接手的时候,同样是一系列的政策举措,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
所以在征讨高丽的时候,大隋出动百万大军,结果却莫名其妙的败给了高丽一个弹丸小国。
妈的,高丽那边就仿佛如同神助一般,凡是大隋每一步军事行动,他们都能料敌于先。
甚至几次都烧了大隋军队的粮仓,然后隋朝军队的后勤补给又迟迟跟不上,致使前方百万大军无粮可用,最终大败而回,被人斩首几十万。
隋朝大军被斩的头颅,还被高丽那帮王八蛋子做成了京观。
这如果杨广是一个没打过仗的,只会纸上谈兵的皇帝也就算了。
可杨广是跟着杨坚一路打天下打过来的,他是懂军事的。
所以在出征之前,敌我双方各种情况,他是肯定很了解的,肯定不会打无把握之仗。
更何况是以泰山压顶之势,出动了百万大军。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一点,征战一生的杨广肯定明白,所以百万大军的粮草补给怎么会供应不上呢?
就再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杨广不会打仗,大隋王朝还有那么多名将呢,他们还不会打仗吗?
好多人都是从五胡时代打过来的,能征善战之辈。
大隋王朝刚建立不到三十年,建立王朝的那些开国名将还都在呀,难道他们也不会打仗吗?
就那些开国名将,有的甚至后来还是大唐王朝的开国名将,甚至位列大唐王凌烟阁阁三十六功臣。
你说这些人不会打仗吗?
以他们的本事,别说出动百万大军,给他们十万大军,就足以扫平高丽。
可是大隋王朝第一次征伐高丽,就是那么莫名其妙的失败了。
败就败在后勤补给不足,整个作战计划敌方了如指掌,你他妈要是说这没有内鬼,连如来佛祖都不相信。
当看完了所有的情报之后,萧皇后咬着银牙皓齿,双目杀机凛然,轻轻咬牙吐出了几个字:“五姓七望!”
“你们这群该死的混蛋!”
此时的萧皇后已经做晋王妃多年,即将成为大隋第二任皇后,其政治智慧早已经是锻炼出来了。
她不像还没有当上皇后的卫子夫,不懂权谋,所以一眼就看到了本质。
大隋王朝三征高丽,次次失败,背后处处都有着五望七姓的影子。
只是她一时之间不明白,这五望七姓为什么要拖后腿?
大隋垮了,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所以说,历史的局限性同样限制了这位皇后,她从权谋的角度能看得明白,大隋灭亡的背后有着五望七姓和众多世家门阀在背后推波助澜。
但是却不明白为什么对方这么做?
目前为止,大隋王朝,杨家和这些世家合作的非常愉快。
大隋王朝能够这么快一统天下,这些世家在背后也没少出力。
大隋建立之后,正是大家排排队分果子吃的时候,为什么他们又要掀桌子,这怎么看对他们都没有好处。
最重要的是,她的夫君杨广登基,背后是这些世家都出了力的,怎么转眼他们就又背叛了呢?
聪明如萧皇后也忽略了一个信息,那就是科举制度。
杨广登基为帝,确实是五望七姓这些世家都出了力的。
杨广刚刚登基为帝的时候,这些世家们都是非常配合的,大家都很高兴。
而且个个都认为杨广以后是一代明君。
事实上也是如此,杨广刚登基的时候,天下治理的很好。
但是坏就坏在了杨广也是一个开国皇帝,他有能力也有野心。
所以登基两年之后,他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世家门阀五姓七望的实力太过于强大。
自己这个当皇帝的,有时候也要数处处受制于他们。
五姓七望的势力大到什么程度呢?他们嚣张的甚至有时候不把皇族放在眼里。
这七大世家,历史最悠久的能够追溯到战国时期,长达千年。
这千年来,天下王朝更替,皇族都换了一茬又一茬,他们却屹立不倒。
真可谓是流水的皇族,铁打的世家。
不论谁当的皇帝,都得给这几个世家面子。
大唐王朝建立之初,到了李世民的时候,这些世家门阀都是嚣张跋扈。
李世民的儿子想要娶五姓七望的女子为妻,对方都一再拒绝。
李世民甚至是想让太子迎娶五姓七望的一个女子做太子妃,未来许以皇后的位置,都被对方拒绝了。
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是世家门阀也存在鄙视链。
五姓七望是世家门阀当中最高等的七大门阀,他们鄙视其他的世家。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