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移民

换源:

  与此同时,一辆辆满载着先进药品生产设备的集装箱,宛如一支支钢铁洪流般源源不断地驶进腊戌。可是这些设备如何运输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小型设备或许还可以通过骡马驮运等方式艰难地运进来,但对于那些庞大而沉重的大型设备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这个难题,李远征陷入了沉思。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意识到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修建一条连接主要干道的公路。这条公路将成为突破困境的关键,它不仅能够让大型设备顺利进入,更为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

于是,李远征开始精心策划这条重要的通道。他决定修筑一条从果敢直接连接滇缅公路的滇省畹町的道路,全长达到令人瞩目的25公里。这条道路将贯穿山川和田野,连接起两个地区,为物资和人员的流动提供便捷的通道。

好在工钱给够的情况下,几万人一个星期就把路修到了果敢,而这些设备也通过卡车运到了果敢,犹如一群忠诚的卫士静静地等待着专业人员的到来。一旦经过他们的精心安装和调试,这些设备便能迅速投入使用,一定可以在战争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而这一切,都源于李远征此前的高瞻远瞩和未雨绸缪。早在很久以前,他就已经在果敢地界规划了一个易守难攻且占地面积高达五十万平方米的制药厂。

不过李远征还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抓紧搞移民,因此李远征决定五十公里设置一个移民中转站,从滇省一直往内陆虽然说刚来了的时候了远征也成立了移民部,但是也不敢大规模的搞移民啊,核心就是养不活那么多人。

如今形势已然大不相同,有钱又有粮的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考虑抓住机会移民海外。果敢地区能够容纳的人口数量有限,但周边缅甸人领地却是可以抢夺的资源。虽然目前我们尚无实力与罗圈腿矮子们展开一场激战,但欺负一下周边的缅甸人还是绰绰有余的。毕竟,这次李远征可是斥资一千五百万美元购买了四百万吨的粮食,这些粮食足以满足一千万人整整一年的口粮需求呢!

毕竟缅甸可是风水宝地啊,一年三熟的,怎么能不让人心动啊!

且说这移民一事,为了能在短短两个月内达成200万移民的目标,负责动员工作的人员甚至已经跑到了黔省那么偏远的地方。而按照李远征的计划,要想在中华1941年11月拿下的掸邦的所有土地,至少还需要两三百万的人口才行。这样看来,估计还得再往川、湘、桂这些地界跑一趟才够啊!

思索完这些事情后,李远征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张文。这段时间以来,张文一直忙碌不停。李远征与张啸山全力投入到军队扩张和训练之中,各种训练项目层出不穷。而除了偶尔关注一下人事变动以及巡视新建成的制药厂进展情况外,其他所有事务几乎全部压在了张文一人肩上。

他不仅要负责萨尔温江东岸山区铁矿、煤矿、铜矿等资源的勘探工作,还要操心盖学校、找老师,修建粮仓和税收管理,甚至连盖医院、找医生这样琐碎的事情也要亲自把关。李远征深知张文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于是轻声安慰道:“老张啊,你确实辛苦了。压力虽然有点大,但咱们现在可是自己当家作主,自己做老板啦!咱们打下的这片江山,将来无论发展成多大规模,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产业。所以,再坚持坚持吧!”

他又将手指向了地图,语气里带着感慨:“你看看啊,这里有大江大河,还有广袤无垠的大平原,而且气候湿润、降雨充沛且热量充足,庄稼一年能够种植三次呢!这样的地方能够养活多少人啊!而你再看看我们的老家,有多少人没有土地可以耕种,又有多少人因为战争而饿死。所以说我们应该多积攒一些家业,让子孙后代少吃些苦头,这或许就是我们命中注定要操劳一生吧。”

“再者说了咱们多搞一些移民过来,就能生产更多的物资和粮食供应老家的抗战,也能让我们的同胞少死些人,在黔省的时候你也看见了,咱们老家的同胞勤劳,但是苦啊在那个环境下,还要供应我们的吃喝。”

“去你娘的,你个资本家是把我当牛马使唤了。不怕哪天被雷劈。”一阵阵笑骂声中,果敢正在一点一滴的不断壮大。

民国三十一年九月,长沙会战正式爆发。九月间,湘省负责动员百姓的工作人员将这些因战争逃难的百姓收拢起来,而后一批批送至后方,一路向西,跋山涉水,向果敢转移。截至九月下旬,这场战争已持续了一个半月,果敢移民局动员人员在整个常江以南地区已陆续收拢了超过一百多万的难民。

最早的几批超过一百万人已经顺利抵达果敢,被安置到不同的地方。

“长官,我们要走多久嘛?”

李柏杨是个老长沙人,因早些年也走南闯北的,见惯了洋人的耀武扬威,也见惯了洋人的胡作非为。

或许是心存侥幸,又或许是觉得东洋的罗圈腿矮子不会对百姓动手,战争开始的时候,他没有逃离,依旧留在家里,打算做个顺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其父亲依旧在农田里忙碌。砰的一声,三八式步枪的子弹击穿了常父的头颅,白色与红色物体伴随着子弹喷涌而出。这只是一个将要上战场的东洋罗圈腿矮子兵为了试一试新擦的枪准头好不好。李柏杨平日体力不怎么好,然而这一次,不知怎么滴,似乎跑得贼快。他选择了逃离,当天晚上,给父亲收殓完尸骸后,便带着母亲和两个妹妹连夜逃出了长沙,在长沙外围遇到了果敢移民局动员队伍后,便加入了南下果敢的大部队。“急什么,都走一半了,马上就出湘省地界了,你再问老子让你单独留下。”这名果敢的工作人员没好气的回应着。倒不是他恶气,实在是李柏杨这厮每天都要跑过来问一遍,一来二去两人也算熟络。再者这李柏杨这厮虽然说体力不咋滴,不过管人讲大道理倒是有一套,一路上,倒是没少帮发展区士兵给这些逃难百姓做工作,也算是个移民局的编外人员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