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南诏日报(二)

换源:

  政治板块,主要是对果敢目前施行的一些政策讲解,将干巴巴的条文结合具体事例不断剖析,让民众吃透吃通。同时也兼顾宣传一些李远征等果敢领导层的事迹,必须要让民众知道李远征等人在果敢的发展壮大中有哪些贡献。这样才会产生归属感,以及荣誉感。一个强大的势力那怕是地方武装也是一件值得让百姓们骄傲的事情。

果敢日报还专门开辟了一个政治板块,这一板块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果敢民众了解他们的政府正在做什么,以及这些政策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民众对于果敢地区领导集体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进而促进果敢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果敢日报的编辑团队采取了一种创新的方式来报道政治新闻。他们不再仅仅关注那些枯燥乏味的官方文件或会议记录,而是将焦点放在实际案例上。例如,当果敢政府推出一项新的教育政策时,果敢日报不仅会详细解读该政策的内容,更会寻找一些实际的案例来说明这个政策是如何改变当地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未来前景的。同样地,当果敢政府决定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时,果敢日报就会找到受惠于这些项目的社区,并讲述他们如何从中受益。

除了政策解读外,果敢日报的政治板块还专门介绍了果敢地区的领导人物。这些文章旨在展示李远征等领导人的工作成就,以及他们为推动果敢地区发展所做出的努力。通过这些报道,民众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领导者,并且感受到自己与这些领导人之间的联系。此外,这些文章还有助于塑造果敢地区的形象,使其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地方。

总的来说,果敢日报的政治板块不仅仅是关于政策和领导人物的报道,更是一个平台,让民众能够深入了解并参与到果敢地区的政治生活中来。通过这种方式,果敢日报成为了果敢地区民主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有助于提升民众对于地区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军事板块,顾名思义就是介绍军事的,一方面转载国外大报纸对各国军事力量分析,另外一方面也介绍发展区当前可公开的军事情况,在果敢营造出当兵光荣的社会氛围。将果敢军队向外不断开疆扩土,对外对罗圈腿矮子的一系列打击,对内参与果敢建设的诸多事迹向民众披露。

为了提高果敢地区人民的国防意识,果敢日报特别开设了一个军事板块。这个板块不仅向读者提供有关全球军事动态的信息,还着重介绍了果敢地区的军事力量及其在建设中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果敢日报成功地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增强了他们对果敢地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在军事板块中,果敢日报的编辑团队不仅转载了国际知名媒体对各国军事力量的分析,还深入研究了果敢地区的军事历史和现状。他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形式,向读者揭示了果敢地区的军队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战斗力量。与此同时,南诏日报还介绍了果敢地区军队在对外作战中的英勇表现,如抗击外敌入侵、维护边境安全等。这些真实的故事让读者深刻体会到了果敢地区军人的勇敢和牺牲精神。

除此之外,南诏日报还关注了果敢地区军队在国内建设中的作用。他们介绍了军队在抢险救灾、支援经济建设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这些故事让读者明白,果敢地区的军队不仅是保卫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还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通过这些报道,南诏日报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当兵光荣”的社会氛围,吸引了更多年轻人投身军旅生涯。

总之,南诏日报的军事板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内容,成功地引导了果敢地区的舆论导向。它让读者了解到了世界军事格局的变化趋势,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果敢地区军人的伟大情怀。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板块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成为果敢地区一张闪亮的名片。

此外还有一个军事动手专栏,这一栏将对当前各国主流枪械武器及其构造进行分析,甚至每个部件尺寸都会一一披露,让那些藏在民间的动手大神和民科大神有个理论方面的指导,进一步鼓励民间自制枪械。

民生板块,除登载民众新生活外,还将登载一些老家的民生问题,同时将以科普小文章的形式登载一些种植养殖技术。具体详细到玉米那个时节间苗最恰当,猪粪沤肥多久最合适,母鸡什么时节孵蛋出壳率最高。毕竟《农田水利手册》以及这种穿越者神器可是利国利民的神书,只靠自己和有限的工作人员推广,多多少少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当然《军用两地人才之友》这种内容设置依然大开大合大杀器自然也不能缺少,用眼花缭乱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因为它包含了军事、农业、机械、建筑、艺术、美食等各种领域的知识。

《赤脚医生手册》这种虽然在战争中并未直接发挥作用。这本手册主要是为农村地区的赤脚医生编写的实用教材,用于指导他们在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为乡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手册内容涵盖了从常见的咳嗽、呕吐到复杂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治疗,以及针灸、草药等医疗技术,旨在解决农村地区的医疗问题。依然是利国利民的书籍。

也大规模刊印,只有民众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在战争拥有更大的存活率。

办报只是第一步,如何将报纸推广到每一个人手中又是另一回事了。果敢地区的民众识字率极低,尽管行政中心已经开设了夜校、识字班和培训班,但识字率仍然只有40%左右。而这些识字者大多集中在军队和从南洋逃难而来的华人当中。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行政中心一直在拼命地开展夜校和各种班级,才有了现在的数据。在此之前,识字率甚至不到5%。因此,指望民众自行购买并阅读报纸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摊派式的推广方式来实现。对于军队来说,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在非战斗时期都会开设文化课程,可以每天抽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读报。至于各级政府单位,则可以直接下达任务,并每周对读报工作进行专项考核,等到大家养成读报的习惯后,再取消考核制度。此外,工厂的工人可以通过工厂广播来听读报,这样也能起到宣传作用。最困难的部分在于村寨,因为那里的人们普遍不认识字,要让他们了解报纸上的信息非常困难。

李远征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决定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以提高村民们对时事的了解程度。首先,每个村寨都会开办夜校,每晚安排一段时间让授课老师朗读报纸并讲解其中的内容。同时,这些报纸还会分发到学校里去,让学生们带回家给家长阅读,这样就能更好地传播信息。此外,村寨的基层自治机关也设立了读报专栏,每天通过村里的广播定时播报新闻,让更多人能够听到。不仅如此,就连工厂和矿区也会按照同样的方式来操作。只有当人们的知识水平得到快速提升时,才能引发质变。这就像是一场无声的革命,悄然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念。

李远征考虑得很细,几乎是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张文一边听着李远征安排一边记录,落实下来倒是很快。印刷的油墨果敢自己能生产,毕竟假钞都能制造,区区报纸何足挂齿,陶瓷活字模具也备了几套,只需要把负责编辑排版的人员找齐,也就可以开工了。唯一拖时间的,也就是向印缅当局备案,因为果敢是整个印缅地区最听话的军阀,英国人倒也不怎么为难。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