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四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六)求鲜花推荐票

换源:

  挡风玻璃雨刷器

早期的吉普车安装有单个手动挡风玻璃雨刷系统,通过连接在每个枢轴上的小曲柄从车内进行操作;该系统最终被双雨刷系统取代,但两个雨刷并不相互连接。从1944年5月起,安装了串联系统,其雨刷臂相互连接,可由驾驶员或乘客操作雨刷。大约从1942/1943年起,开始提供真空操作的雨刷套件,该套件配有其他类型的真空马达,可通过歧管凹陷实现雨刷的自动操作,但这并不是标准安装。

所有法国制造的吉普车都安装了电动串联式挡风玻璃雨刷,由仪表盘左下方的开关驱动。仪表盘内的弹簧柱塞用于将电流传输到安装在折叠式挡风玻璃上的雨刷电机。电机和雨刷连杆上方装有独特的梯形保护板。

许多战时吉普车后来都安装了真空操作的挡风玻璃雨刷器,而M201则将电动雨刷器作为标准配置。

手动挡风玻璃雨刷器是战时吉普车的标准配置。早期的吉普车只有一个雨刷器!

战时吉普车的标准配置是分体式战斗车轮,一般装有简单的条形抓地非定向泥雪轮胎(NDMS)。轮辋外侧的螺栓环将两部分固定在一起。装有一个铰链式胎圈锁,以确保在爆胎时轮胎能固定在轮辋上。

早期的M201还使用NDMS轮胎,安装在一体式井字形轮辋上,但后来又安装了这种更宽的子午线轮胎,使车辆行驶更加平稳。

车轮和轮胎

虽然最初安装的是传统的一体式4.00英寸xWin轮毂(Kelsey-Hayes24562型),但几乎所有标准化的二战吉普车都采用了同样由Kelsey-Hayes制造的钢制分圈公路轮毂,尺寸为4.50x16英寸。车迷们通常称其为战斗轮辋。使用螺栓连接的两片式轮辋可以安装铰链式金属胎圈锁,将轮胎胎圈向外压在轮辋上,防止瘪胎打滑或在驾驶员不方便停车时从轮辋上脱落。气门嘴通常装有锥形保护装置,以防止气门嘴受损,或在爆胎后防止气门嘴被拉入轮胎内部。

二战吉普车采用6.00-16交叉帘布(斜交)轮胎,胎肩呈方形,胎面为简单的条形抓地花纹,即非定向泥雪轮胎(NDMS)或越野轮胎。这是OCM17926中规定的美国陆军标准战术胎面花纹。偶尔也会为特殊条件指定超大的7.50-16六层轮胎。此外,还有一种圆肩军用沙漠(MD)胎面花纹,专门用于在松软地形(如中东地区的松散沙地)提供最佳牵引力。轮胎由凡世通、固特异、B.E.Goodrich等公司提供,直到1943年初福特轮胎厂被运往苏联之前,福特公司自己也提供轮胎。带有福特标志的轮胎已成为收藏家的珍品。日本入侵远东后,橡胶供应短缺,这意味着吉普车经常配备标准商用(公路)轮胎,甚至是秒速轮胎(寿命极短)。合成橡胶轮胎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发的,可以通过胎侧的红点或字母S、S1、S2等来识别。标准轮胎的正确胎压为35lbf/in2(2.5kgf/cm2或2.4Bar)。

M201恢复使用一体式4.50x16英寸钢制车轮,虽然早期车辆使用的是6.00-16条形抓地力轮胎,许多车辆直到20世纪60年代仍在使用这种轮胎,但最终在生产中被Kleber-Colombes或固特异生产的截面更大的6.50-16英寸子午线轮胎所取代。这些轮胎的正确胎压为2.1kgf/cm2或2.1巴。

尽管有证据表明一些福特车辆在供应时没有配备备用轮胎,但仍有一个安装在车辆后部的备用轮胎。对于某些型号,车轮被放在前部底盘导轨之间,绑在散热器格栅上。

车身外壳是一种简单的一体式焊接结构,包括防火墙、仪表板、地板、后轮内拱和工具锁、护板顶、台阶以及侧板和后板。对于已经生锈无法修复的车辆,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仿制车身。

底漆中的车身俯视图清楚地显示了车身结构的简单性。

车身

敞开式车身由一体式焊接钢管组成,其中包括地板和护板/仪表板组件,挡风玻璃、前轮拱罩、发动机罩和进气格栅用螺栓固定在其上。车身结构非常简单,主要使用可在现场轻松更换或维修的平板,车身通过六个橡胶绝缘支架用螺栓固定在底盘框架上。由于缺乏福特公司那样的大型冲压工具,威利斯公司使用的车身在许多细微之处都有所不同,这是因为该公司采用了更简单的生产技术。例如,前挡泥板是由较小的冲压件点焊而成,而不是一体成型。威利斯公司生产的第一批25808辆吉普车安装了人造板条格栅,但在标准化车辆上,这种格栅被熟悉的九槽冲压钢格栅取代。

挡风玻璃是典型的军用两件式挡风玻璃,有两个单独上釉的平板玻璃灯。挡风玻璃可以从顶部铰链打开,也可以将整个组件折叠平放在引擎盖上,并用弹簧锁固定。折叠后的挡风玻璃安装在引擎盖上的绿色橡胶或帆布垫木块上;在法国制造的吉普车上,挡风玻璃托架安装在挡风玻璃本身的上轨而不是引擎盖上。地板上设有排水点,两侧各一个,通常用一个铜塞关闭。

车身左侧安装有工具,包括一把铲子和一把斧头。这些工具由一个奇特而复杂的帆布带系统固定。在车尾,标准化车辆安装了一个油桶支架;1943年1月之前生产的所谓文字车身吉普车则没有安装这种支架,这种吉普车的制造商名称被压在后面板上油桶支架通常占据的位置。后轮拱上设有小型储物箱,大多数车辆(威利斯MB序列号在120698以上的车辆、所有福特GPW车辆和所有霍奇基斯车辆)的仪表板上还有一个带盖储物箱,位于乘客前方。

福特、威利斯和霍奇基斯制造的车身和它们的原产地有各种相对较小的区别。二战时期的车身与霍奇基斯使用的车身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趾板桁架、散热器格栅和车身侧面加固件的形状。

前轮拱罩和散热器格栅与车身分离,可以在车身未到位的情况下连接到底盘上。安装好车身后,车轮拱罩将连接到侧板(两侧各三个螺栓)和台阶(两个螺栓)上。

满载的宪兵吉普车,配有标准的夏季顶篷。照片拍摄于1944年8月向弗莱尔斯进攻期间的廷奇布雷战场上(Tinchbray);注意前保险杠上额外装载的油桶。

气象装备

标准的防雨装备非常简单,包括一体式轻质顶篷和后帘,以及一个小而敞开的后窗。顶篷由橄榄色防水帆布制成,适用于MB/GPW、法国MB和早期的M201。晚期型号的M201的顶篷形状类似,由绿色塑料涂层尼龙制成,后面板上有一对较大的塑料玻璃灯。顶篷由安装在车身两侧支架上的一对管状箍支撑,织物夹在挡风玻璃顶轨上,并由后面板和管状支撑上的带子和扣子固定。

如果要改装成敞篷车,只需将帆布全部取下,放在乘客座位下面,那里有脚环,可以用带子将折叠的顶篷固定到位。取下顶篷后,吊环可以放下来,然后收纳在车身后部的顶部,并用带子固定到位。也可以不安装吊环,只需将引擎盖向下滚动到第一个吊环或车尾,或将引擎盖后部向上滚动到支撑吊环。

生产前的吉普车以及早期的福特GPW和威利斯MB都配备了夹式半高帆布门帘,但它们在遮挡雨雪方面作用不大,而且很快就停止使用了,尽管车身上仍然打有冲压螺栓孔。早期的M201也配备了类似的窗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提供更令人满意的防雨罩,进行了各种试验,其中包括美国试验性生产的全长酒桶罩。1944年末,美国陆军生产了一套正式的车身防护罩套件,但最好的防护罩可能是英国亨伯公司生产的,其中包括全高车门和玻璃侧帘。

另外引进卡车生产线的目的则是需要仿造喀秋莎火箭炮的需要,对于追求炮火洗地的李远征来说不管怎么炸都是微不足道的。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