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二笔天使投资,百亿美刀!

换源:

  “电车?”

雷小军听到苏白的提议,微微一怔。

宴会厅的喧嚣似乎在这一刻被无形隔绝。

他脸上的笑容凝固了片刻,眼神中流露出明显的疑惑。

要知道,眼下这个时代,燃油汽车尚未完全走入寻常百姓家。

电车这个概念,对大多数人来说,更像是实验室里的产物,遥远而不真切。

市场上零星可见的几款,也多是概念大于实用。

“这……能行吗?”

雷小军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

这不是质疑苏白,而是对市场现状的客观顾虑。

苏白神色平静,目光似乎穿透了眼前的热闹,望向了更远的未来。

他缓缓开口解释:

“据我所知,邻近的吕州市已经在汽车产业上全面发力。”

“他们引进了雷克萨斯这样的成熟品牌,意图打造传统的汽车制造基地。”

“京州想要在工业布局上实现赶超,甚至弯道超车,就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

“我们必须另辟蹊径,寻找属于京州自己的突破口。”

苏白的语气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洞察全局的清晰。

“至于为什么选择电车,优势非常明确。”

他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桌面。

“首先,使用成本。”

“电费远低于油费,维护保养也更简单,这对普通消费者极具吸引力。”

“其次,环保效益。”

“零排放,无污染,这符合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也能获得政策上的倾斜。”

“再者,性能体验。”

“电动机的瞬时扭矩输出,带来的加速感和静谧性,是传统燃油车无法比拟的。”

“智能化、网联化,更是电车天然的优势,这与小米的基因完美契合。”

苏白条理分明地阐述着,每一个论点都直指未来。

他停顿了一下,看向雷小军,抛出了决定性的砝码。

“资金方面,不用担心。”

“我个人先期向小米集团注资一百亿。”

他顿了顿,特别强调。

“美刀。”

“作为项目启动和初期研发的补充资金。”

“后续,如果小米造车项目表现良好,展现出足够的潜力。”

“我会持续注入投资,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一百亿!

美刀!

雷小军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呼吸都为之一滞。

他整个人都震惊了!

这个数字,如同惊雷在他耳边炸响。

他不是没见过大钱,小米的融资额也不小。

但苏白这种轻描淡写的态度,仿佛谈论的不是一百亿美金,而是一百块人民币,实在让他难以置信。

苏总……到底有多少钱?

这个念头再次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

每次苏白谈及巨额资金时,那种风轻云淡,都让雷小军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

买大白菜?

或许在苏总眼里,一百亿美刀真的就跟普通人买棵白菜差不多吧。

巨大的震惊过后,是汹涌而来的激动和责任感。

苏白如此信任他,信任小米,愿意投入如此庞大的资源。

这份信任,重如泰山!

“苏总!”

雷小军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猛地站直身体,目光灼灼地看着苏白。

“您放心!”

“我雷小军,我小米集团,一定拼尽全力,把这件事做好!”

“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就在这气氛热烈,即将开启新篇章的时刻。

小米负责供应链和生产的主管路伟兵快步走了过来,脸色略显凝重。

他凑近苏白和雷小军,压低声音汇报道:

“苏总,雷总。”

“就在刚才,小米手机工厂发生了一起意外。”

“一名工人在操作设备时不慎受伤。”

“我已经第一时间安排处理了,伤者送往了最好的医院,家属也安抚好了。”

听到“工人受伤”这几个字,苏白脸上的笑容立刻收敛了。

前一秒还在规划百亿美金的宏大蓝图,下一秒他的注意力就完全集中到了这件具体的“小事”上。

他看向雷小军,语气严肃起来:

“雷总,工厂的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绝不能有丝毫松懈。”

“同时,这件事也提醒了我们。”

他略作沉吟,提出了一个想法。

“我觉得,小米应该从集团利润中,固定拿出一部分,比如百分之十。”

“设立一个专项的员工医疗保障基金。”

“这个基金,要和政府提供的基本医保分开,作为补充。”

“目标是做到,员工的小病治疗费用,我们全额报销。”

“遇到大病,在医保报销之后,我们再报销剩余部分的百分之八十!”

苏白的声音清晰而坚定。

雷小军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动容。

他几乎没有犹豫,立刻点头。

“苏总这个提议太好了!”

“我完全赞同!”

做一个对员工好的企业家,这本就是雷小军一直以来的追求和理念。

他深知,一个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辛勤付出。

员工在企业的归属感和幸福度,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如今小米营收暴涨,理应让员工共享发展的红利,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苏总,您真是……太好了!”

雷小军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感动。

“我代表小米全体员工,感谢您!”

站在一旁的李达康,将苏白和雷小军的对话一字不落地听了进去。

他脸上的表情,从最初对“电车”和“百亿美金”的惊讶,逐渐转变为深思。

尤其是听到苏白提出的员工补充医疗保障计划时,他的眼神亮了起来。

他走到苏白身边,带着商量的口吻说道:

“苏老弟。”

“小米这个做法,真是让人敬佩。”

“以小见大啊。”

他略微停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又像是在下定某种决心。

“如果……我是说如果,将来我们京州市的财政也像小米一样充裕了。”

“我们政府层面,也搞类似的补充医疗保障,覆盖全市市民,你看行不行?”

苏白看向李达康,毫不犹豫地点头。

“当然可行。”

“李哥,涉及民生的问题,从来没有小事。”

“保障好每一个市民的基本权益,尤其是健康权益,本就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只要财政允许,就应该尽力去做,做得越多越好。”

李达康听完苏白的话,心中再次掀起波澜。

他原以为苏白只是个商业奇才,拥有惊人的财富和超前的眼光。

却没想到,在民生问题上,苏白同样有着如此深刻的见解和关怀。

这种格局,这种境界……

李达康不得不再次在心中感慨。

苏白的眼界和胸怀,远非自己能够完全企及。

他自认是一个有能力、有抱负的官员,一心想把京州发展好。

可是在苏白面前,总感觉自己的格局还是小了,思考的维度还是窄了。

苏白对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社会民生的理解,似乎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市长层面,达到了更高的战略高度。

李达康心里闪过一个念头:可惜了,苏白不从政……

如果他愿意踏入政坛,凭借他父亲赵立春书记的背景。

再加上他自身这妖孽般的商业头脑、战略眼光和社会责任感……

那他的政治前途,简直不敢想象。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