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君浩的心猛地一沉,像一块巨石坠入深潭,激起无尽的忧虑。
皇帝那句话,看似平常,实则暗藏玄机,如同悬在头顶的一把利剑,随时可能落下。
“皇上圣明,只是这人选……”史君浩缓缓抬起头,目光与皇帝那深不可测的眼神交汇,他试图从那双眼睛里捕捉到一丝线索,却只看到一片深不见底的幽暗。
夜幕低垂,如同巨大的黑色幕布笼罩着整个都城。
一间隐蔽的密室里,烛光摇曳,将史君浩和李御史的身影拉得忽明忽暗。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史大人,”李御史的声音低沉而严肃,打破了沉默,“皇上此举,恐怕并非偶然。”
史君浩眉头紧锁,缓缓踱步,烛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不定的光影。
“李大人所言极是。皇上此举,看似要加强对改革的监督,实则是要安插自己的人手,分化我的权力。”
李御史捋了捋胡须,“皇室亲信,多是些贪婪无能之辈。若是让他们参与改革,只怕会将这潭水搅得更浑。”
“正是如此。”史君浩停下脚步,目光如炬,“我所担心的,也正是这一点。改革之路,本就阻碍重重,若再有这些蛀虫从中作梗,只怕……”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两人都明白其中的严重性。
李御史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如今皇权至上,我们想要直接拒绝皇上的安排,恐怕难如登天。”
史君浩的内心充满了矛盾。
一方面,他肩负着改革的重任,想要改变这个腐朽的王朝。
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面对皇权的压迫,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与皇帝之间的关系。
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让他感到无比的疲惫。
就在这时,一阵轻柔的脚步声传来,苏瑶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药走了进来。
“君浩,夜深了,喝点药暖暖身子吧。”苏瑶的声音温柔如水,仿佛能抚平他心中的烦躁。
史君浩接过药碗,看着苏瑶那关切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瑶儿,让你担心了。”
苏瑶轻轻摇了摇头,走到他身边,柔声道:“君浩,我知道你心中烦闷。有些事情,或许我可以帮你一起想想。”
史君浩有些惊讶地看着苏瑶,他一直以为她只是一个温柔善良的采药女,没想到她竟然也懂得朝堂之事。
“瑶儿,你有什么想法?”他好奇地问道。
苏瑶沉吟片刻,缓缓说道:“皇上想要安插皇室亲信,无非是想要掌控改革的进程。既然如此,我们何不顺水推舟,让他们参与进来?”
史君浩眉头一皱,不解地问道:“让他们参与进来?那岂不是正中皇上的下怀?”
苏瑶微微一笑,“君浩,皇上想要的是掌控,而不是真正的参与。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些无关紧要的职位,让他们有名无实,这样既能满足皇上的要求,又能避免他们干扰改革的进程。”
史君浩闻言,眼中一亮,顿时明白了苏瑶的用意。
“瑶儿,你真是太聪明了!”他忍不住赞叹道。
苏瑶的建议,如同拨云见日,让他看到了希望。
他一直苦于无法拒绝皇帝的安排,却忽略了可以采取迂回的策略。
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内,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
史君浩轻轻将苏瑶拥入怀中,感受着她身上传来的温暖。
“瑶儿,谢谢你。”他轻声说道。
苏瑶依偎在他怀里,柔声道:“君浩,只要能帮到你,我做什么都愿意。”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林捕头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史大人,不好了!”林捕头气喘吁吁地说道,“我听说皇上要安排王侍郎参与改革,这个王侍郎可是个出了名的贪官啊!”
史君浩眉头一皱,问道:“消息可靠吗?”
林捕头点了点头,肯定地说道:“千真万确!我已经打听清楚了,王侍郎是皇上的亲信,这次是被皇上亲自安排进来的。”
“这个王侍郎,可真是个麻烦。”史君浩心中暗道。
林捕头义愤填膺地说道:“史大人,要不我直接上书给皇上,揭发王侍郎的罪行,阻止他参与改革!”
史君浩连忙阻止道:“不可!林捕头,你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皇上既然已经决定了,我们就算反对,也无济于事。反而会引起皇上的不满,对我们的改革更加不利。”
林捕头有些不甘心地说道:“难道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王侍郎来破坏我们的改革吗?”
史君浩摇了摇头,“当然不能。我们不能硬碰硬,但可以智取。”
他走到窗前,望着天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计划。
“林捕头,你先不要轻举妄动,一切听我安排。”史君浩缓缓说道,“我自有办法对付这个王侍郎。”
林捕头虽然有些疑惑,但他还是选择相信史君浩。
他知道,史君浩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一定能想出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史大人,我听你的。”林捕头说道。
史君浩转过身,看着林捕头和李御史,“接下来,我们需要演一出戏……”
他将自己的计划娓娓道来,林捕头和李御史听得目瞪口呆,脸上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
“史大人,你这个计划……真是太妙了!”李御史忍不住赞叹道。
林捕头也兴奋地说道:“史大人,我这就去准备!”
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史君浩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王侍郎,既然你想来分一杯羹,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他低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冰冷的寒意。
夜,更深了。
史君浩独自一人站在院子里,抬头望着天空中那轮明月,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一场好戏即将上演。
突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一阵淡淡的血腥味。
史君浩的鼻子动了动,他敏锐地捕捉到了空气中那股不寻常的气息。
他眉头一皱,心中涌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谁?”他沉声喝道。
黑暗中,一个沙哑的声音缓缓响起:“史大人,有人想见你……”
黑暗中,那沙哑的声音如同毒蛇吐信,让人不寒而栗。
史君浩的神经瞬间绷紧,他缓缓转过身,目光如炬,扫视着四周的黑暗。
“藏头露尾,算什么英雄好汉?”史君浩冷声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屑。
话音刚落,一道黑影从黑暗中缓缓走出,月光洒在他的脸上,露出了一张阴森可怖的面容。
那人身材高大,穿着一身黑色的夜行衣,脸上带着一个狰狞的面具,只露出一双冰冷的眼睛。
“史大人果然名不虚传,如此警觉。”黑衣人沙哑着嗓音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
史君浩眯起眼睛,打量着眼前的黑衣人,心中充满了疑惑。
他并不认识这个人,也不知道他为何而来。
“你是谁?想见我的人又是谁?”史君浩沉声问道,他试图从黑衣人的话语中找到一些线索。
黑衣人并没有直接回答史君浩的问题,而是缓缓抬起手,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了他。
“看了这封信,史大人自然就明白了。”黑衣人说道。
史君浩接过信,借着月光仔细地看了起来。
信封上没有任何署名,只写着“史君浩亲启”五个字。
他心中充满了疑惑,缓缓打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纸。
信上的字迹娟秀,带着一股淡淡的墨香。
史君浩一目十行地读着信上的内容,脸色越来越凝重。
信中之人自称是朝中一位大臣,对史君浩的改革大业十分赞赏,但同时也对皇室亲信的参与感到担忧。
信中之人希望与史君浩合作,共同对抗那些阻碍改革的势力。
史君浩看完信后,心中充满了疑惑。
他不知道这封信的真假,也不知道信中之人是否值得信任。
“这信是谁写的?”史君浩抬起头,看着黑衣人问道。
黑衣人摇了摇头,说道:“我只是负责送信,其他的一概不知。”
史君浩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回去告诉送信之人,就说我知道了。”
黑衣人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转身消失在了黑暗中。
史君浩站在院子里,望着黑衣人消失的方向,心中充满了疑惑。
他不知道这封信的出现,究竟是福是祸。
他紧紧地攥着手中的信纸,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小心谨慎,绝不能让任何人破坏他的改革大业。
几日后,朝堂之上。
史君浩按照计划,向皇帝提议,让王侍郎负责一项名为“兴修水利”的项目。
这个项目看似重要,实则耗时耗力,而且收益甚微。
王侍郎听后,心中暗喜,以为自己捞到了一个肥差,连忙答应了下来。
项目开始后,王侍郎的无能和贪婪很快暴露了出来。
他不仅对水利工程一窍不通,而且还中饱私囊,贪污了大量的工程款。
皇帝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将王侍郎狠狠地斥责了一顿。
史君浩趁机向皇帝进言,说皇室亲信并不适合参与改革,只会起到反作用。
皇帝听后,觉得史君浩言之有理,于是下令减少了皇室亲信在改革中的参与度。
改革逐渐回到了正轨,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就在这时,边疆突然传来战事告急的消息,刘将军不得不率兵前往边疆。
史君浩的心中涌起一丝不安
他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呢?
“大人,边关急报!”传令兵的声音划破长空,他带来的是染血的军旗,还有那句——“北境告危,狼烟四起,十万火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