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告急展雄才

换源:

  凛冽的风裹挟着边关特有的干燥沙土气息,扑打在史君浩的脸上,像刀割一般。

他紧了紧身上的披风,目光穿透漫漫黄沙,望向远方那道蜿蜒如龙的边境线。

战马嘶鸣,铁蹄踏碎了沉寂的戈壁,扬起一阵尘土飞扬。

“大人,此去边关,路途遥远,您可要保重身体啊!”林捕头策马紧随其后,声音在风中有些飘忽。

他望着史君浩略显消瘦的背影,眼中满是担忧。

史君浩没有回头,只是微微颔首,声音低沉而坚定:“无妨。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何况我辈?”

他心中思绪翻滚,犹如这戈壁滩上狂乱的风沙。

他深知,此次边关之行,不仅是地理上的跋涉,更是对他个人能力与意志的严峻考验。

北蛮入侵,边关告急,这绝非儿戏。

他虽有现代知识傍身,擅长断案推理、改革内政,但在军事谋略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

这种对未知的恐惧,对自身能力不足的担忧,如同一把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着他的心。

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手心在微微冒汗,那是紧张与不安的表现。

“君浩哥哥,你一定要平安归来!”

耳畔忽然回响起林婉如那带着哭腔的叮咛,她的身影仿佛就站在眼前,那双清澈的眸子里,盈满了担忧与不舍。

那天,当林婉如得知他要亲赴边关的消息后,不顾一切地赶来送行。

她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句最朴实、最真挚的嘱托,却重重地敲击在史君浩的心头。

史君浩深吸一口气,将林婉如的身影深深地刻在脑海中。

这份牵挂,这份深情,是他前行的动力,也是他心中最柔软的慰藉。

边关军营,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

高耸的瞭望塔上,哨兵紧握长矛,目光如炬,死死盯着远方。

营帐内,灯火摇曳,将一张张紧绷的面孔映照得忽明忽暗。

刘将军,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中年将领,正站在沙盘前,眉头紧锁。

他身披铠甲,腰悬宝剑,浑身散发着一股久经沙场的肃杀之气。

“史大人,您远道而来,辛苦了。”刘将军转过身,目光落在史君浩身上,语气中带着一丝客套,却也隐隐透着一丝审视。

史君浩拱手行礼,语气谦逊:“刘将军,国难当头,何来辛苦之说?此次前来,是为协助将军,共御外敌。”

刘将军微微颔首,目光却并未从史君浩身上移开。

他心中清楚,这位史大人在朝中颇有威望,断案如神,改革手段雷厉风行。

但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可不是靠嘴皮子就能解决问题的。

他轻轻敲了敲沙盘上的一处要塞,沉声说道:“史大人,您也看到了,北蛮此次来势汹汹,兵力远胜于我。我军虽有天险可守,但敌军若强攻,恐怕……”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话中的担忧之意,却是不言而喻。

史君浩明白刘将军的顾虑。

在这个时代,文人领兵,本就是一件备受争议的事情。

更何况,他面对的还是骁勇善战的北蛮铁骑。

“将军放心,我虽不通兵法,但愿尽我所能,为将军出谋划策。”史君浩语气坚定,目光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这时,一位身着青衫、手持羽扇的文士走了进来,向刘将军和史君浩拱手行礼:“将军,史大人。”

此人便是刘将军帐下的谋士萧何,他面容清癯,目光深邃,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儒雅之气。

“萧谋士,你来得正好。”刘将军指着沙盘说道,“你与史大人一同参详一下,看看如何应对眼前的局势。”

萧何微微一笑,目光转向史君浩:“史大人,久仰大名。听闻大人在朝中推行新政,改革弊端,实乃国之栋梁。不知大人对军事,可有何高见?”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也有一丝期待。

史君浩看着沙盘,脑海中飞速运转。

他将现代的军事理论与眼前的地形地貌相结合,试图找到一条御敌之策。

“以我之见,我们可以利用这里的地形优势,设下埋伏……”史君浩指着沙盘上的一处峡谷说道。

萧何听后,他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史大人此计,看似冒险,实则出其不意。若能运用得当,或许能取得奇效。”

刘将军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脸上神色变幻不定。

他时而点头,时而摇头,似乎在权衡利弊。

夜深了,营帐内的灯火依旧亮着。

三人围坐在沙盘旁,继续商讨着作战细节。

史君浩时而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时而虚心向萧何请教。

萧何对史君浩的才华和见识,也越发敬佩。

在京城,林婉如独坐窗前,望着边关的方向,默默祈祷。

她手中的丝帕,已经被泪水浸湿。

“君浩哥哥,你一定要平安归来……”

夜幕下,边关的号角声突然响起,打破了夜的宁静。

刘将军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传令下去,全军戒备!”

萧何也收起了羽扇,神色凝重地看向史君浩。

史君浩却只是淡淡地说道:“无妨。让他们加固城墙去吧。”夜色如墨,浓稠得仿佛化不开的阴影,笼罩着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

寒风如刀,刮过光秃秃的树梢,发出呜咽般的低吼,像极了战场上亡魂的哀嚎。

史君浩站在一处高坡上,任由狂风吹乱他的发丝。

他眯起眼睛,借着微弱的星光,观察着远处敌营的动静。

营帐连绵不绝,如同蛰伏的巨兽,篝火闪烁,像是巨兽猩红的眼睛,透着嗜血的光芒。

“大人,您真的决定要这么做吗?这……这太冒险了!”林捕头搓着冻僵的双手,声音在寒风中颤抖,带着明显的质疑。

他无法理解,为何史君浩放着坚固的城墙不用,却要带着他们这区区百人,去主动招惹强大的北蛮军队。

史君浩没有回答,只是将目光投向了更远处。

那里,是北蛮军队的粮草运输线。

他仿佛能看到,一辆辆满载粮草的马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前行。

“兵者,诡道也。”史君浩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在呼啸的风中几乎听不清,“他们以为,我们会死守城墙,等着他们来攻。他们以为,我们会按部就班,先加固防御,再囤积粮草。但,我们偏偏不。”

他缓缓转过身,目光扫过身后那些同样面露疑惑的士兵。

这些士兵,都是从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个个身手矫健,但此刻,他们的眼中,却都带着一丝不安。

“我们要做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史君浩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我们要像一把尖刀,狠狠地插入敌人的心脏!”

他的话语,仿佛带着某种魔力,驱散了士兵们心中的恐惧。

他们的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

夜更深了,寒意更浓。

史君浩带着这支小队,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中。

他们像一群幽灵,在山林间穿梭,避开了敌人的巡逻队,朝着那条至关重要的粮草运输线摸去。

月亮被厚厚的云层遮蔽,天地间一片漆黑。

只有风声,在耳边呼啸,像是在为他们送行,又像是在为他们哀悼。

不知过了多久,前方隐约传来一阵嘈杂声。

那是马蹄声、车轮声,还有人的说话声。

史君浩举起手,示意队伍停止前进。

他伏下身子,借着微弱的光线,观察着前方的情况。

只见一条蜿蜒的山路上,一队北蛮士兵正押送着十几辆马车,缓缓前行。

马车上堆满了粮草,用厚厚的油布盖着。

“准备行动!”史君浩低声下令。

士兵们立刻分散开来,悄无声息地靠近了粮草运输队。

他们手中的兵器,在黑暗中闪烁着寒光。

“杀!”

随着史君浩一声令下,战斗瞬间爆发。

这支小队如同饿狼扑食,猛地冲向了毫无防备的北蛮士兵。

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北蛮士兵猝不及防,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史君浩身先士卒,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如入无人之境。

他每一剑挥出,都有一名北蛮士兵倒下。

战斗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但却异常惨烈。

很快,这支北蛮运输队就被彻底歼灭。

地上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尸体,鲜血染红了地面。

“放火!”史君浩下令。

士兵们立刻点燃了火把,扔向了那些装满粮草的马车。

熊熊火焰,瞬间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夜空。

浓烟滚滚,呛得人喘不过气来。

史君浩看着眼前燃烧的火焰,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知道,这一把火,烧掉的不仅仅是北蛮的粮草,更是他们的士气。

远处,北蛮军营中。

“报——”

一名士兵跌跌撞撞地冲进了主帅的营帐,脸上满是惊恐。

“报将军!我军……我军的粮草,被……被烧了!”

“什么?!”

北蛮主帅猛地站起身,一把揪住那名士兵的衣领,怒吼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我军的粮草……被烧了……全都被烧了……”士兵颤抖着声音重复道。

北蛮主帅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差点摔倒在地。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精心布置的粮草运输线,竟然会被人如此轻易地摧毁。

“是谁?是谁干的?!”他咆哮着,声音如同受伤的野兽。

“不……不知道……只知道是一支小队……人数不多……但……但非常厉害……”士兵结结巴巴地回答。

“废物!一群废物!”北蛮主帅怒不可遏,一脚将那名士兵踹倒在地,“给我查!一定要查出是谁干的!我要将他们碎尸万段!”

此时,史君浩已经带着小队,成功地撤回了边关军营。

刘将军和萧谋士得知消息后,都震惊不已。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史君浩竟然真的做到了。

“史大人,您……您真是神了!”刘将军激动地握住史君浩的手,眼中满是敬佩。

萧谋士也连连点头,赞叹道:“史大人此计,真可谓是出神入化,令人叹为观止!”

史君浩只是淡淡一笑,说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任务等着我们。”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远方。

那里,是北蛮军队的驻地。

他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史君浩又多次带领小队,对北蛮军队进行了骚扰和袭击。

他们神出鬼没,打得北蛮军队疲于奔命,损失惨重。

北蛮主帅被彻底激怒了,他决定亲自出马,会一会这位神秘的对手。

这天,北蛮主帅带着一支精锐部队,来到了边关城下,指名道姓要挑战史君浩。

“史君浩!你这个缩头乌龟!有种的就出来与我一战!”北蛮主帅在城下叫嚣着,声音如同雷鸣。

城墙上,刘将军和萧谋士都看向了史君浩,眼中带着一丝担忧。

史君浩却是一脸平静,他缓缓走到城墙边,俯视着下方的北蛮主帅。

“想见我?可以。”史君浩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中,“不过不是现在……”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北蛮主帅身后那严阵以待的军队,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我要你……自己来找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