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君浩得知钦差大臣即将到来,心头蒙上一层阴影。
捷报的喜悦还未散尽,新的挑战已兵临城下。
他明白,孙宰相不会善罢甘休,这场钦差巡视,注定是一场硬仗。
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靴子与地面摩擦发出沉闷的声响,像一下下敲击在众人心头。
帐内空气凝滞,烛火摇曳,映照着每张脸上凝重的表情,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
钦差大臣抵达之日,边疆小镇笼罩在一片肃穆之中。
他身形清瘦,眼神锐利如鹰隼,不怒自威。
甫一下轿,便直奔军营,展开雷厉风行的调查。
“史大人,本官奉皇命巡视边疆,尔等改革之事,需得细细禀报。”钦差大臣的声音不带一丝温度,仿佛凛冬的寒风。
史君浩拱手行礼,语气沉稳:“下官遵命。”
问询在主帐展开,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
钦差大臣的问题如同尖刀,直指改革的核心。
他质疑新军训练的开销,追问军饷发放的细节,甚至暗示史君浩有中饱私囊之嫌。
每抛出一个问题,帐内的空气便凝固一分,众人的心跳也随之加快。
“史大人,这笔军械采购的款项,为何比往年高出许多?”钦差大臣的声音带着压迫感,目光如炬,紧紧锁定史君浩。
史君浩神色自若,从容不迫地解释:“回钦差大人,以往军械采购多有克扣,导致兵器质量低劣,士兵作战时伤亡惨重。下官改革之后,杜绝了贪污腐败,采购的都是上等精良的武器,故而价格有所上涨。下官这里有详细的账目记录,每一笔支出都有据可查。”他说着,将厚厚一沓账册呈递上去。
刘将军在一旁附和道:“钦差大人明鉴,史大人所言句句属实。新式武器威力强大,此次大捷便是最好的证明。”
钦差大臣接过账册,仔细翻阅,眉头紧锁。
帐内寂静无声,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清晰得令人心悸。
烛火跳动,映照着钦差大臣阴晴不定的面容,让人难以揣摩他的心思。
半晌,钦差大臣放下账册,目光深邃地望向史君浩:“史大人治军有方,本官佩服。只是……”他顿了顿,语气意味深长,“这改革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还需谨慎啊。”
史君浩心中一凛,正要开口,却听到帐外传来一个苍老而坚定的声音:“钦差大人,老朽有话要说!”
李老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却坚定地走到钦差大臣面前。
他浑浊的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声音沙哑却有力:“钦差大人,草民斗胆一言。史大人到边疆之前,这里是什么光景,想必大人有所耳闻。苛捐杂税压得百姓喘不过气,盗匪横行,民不聊生。可自从史大人来了之后,一切都变了。他减免赋税,兴修水利,训练新军,这才有了如今的安宁祥和。此次大捷,便是最好的证明!”
李老的话掷地有声,帐内众人皆是一惊。
钦差大臣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没想到一个普通老百姓竟敢当面质疑他的调查。
他刚想开口,却被李老打断:“钦差大人,草民知道您是为朝廷办事,但也要体察民情啊!史大人为边疆百姓做了这么多好事,您不能听信谗言,冤枉了好人!”
李老的话引起了周围士兵的共鸣,他们纷纷站出来,为史君浩辩护。
一时间,帐内气氛变得剑拔弩张。
钦差大臣的脸色阴晴不定,他感觉到事情似乎有些超出他的掌控。
此时,苏瑶端着一碟精致的点心,悄悄走到史君浩身边。
她温柔地将点心放在他面前,轻声说道:“史大哥,你辛苦了,吃点东西吧。”
史君浩看着苏瑶关切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拿起一块点心,放入口中,一股熟悉的甜味弥漫开来。
这正是他最爱吃的桂花糕。
苏瑶的细心和体贴,让他在紧张的局势中感受到一丝慰藉。
他朝苏瑶微微一笑,示意自己没事。
然后,他转身面向钦差大臣,语气坚定地说道:“钦差大人,下官行的端坐得正,不怕调查。改革之路,必定充满荆棘,但下官绝不会退缩!”
钦差大臣看着史君浩坚毅的眼神,心中不禁有些动摇。
他原本以为史君浩只是个玩世不恭的纨绔子弟,没想到他竟有如此的魄力和担当。
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史大人,本官会将边疆的情况如实禀报皇上,至于最终如何决断,还要看皇上的意思。”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个士兵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跪倒在地,声音颤抖着说道:“报……报告大人,边境……边境出现……”他话未说完,便猛地吐出一口鲜血,倒在地上,没了气息。
史君浩看着士兵胸口插着的那支羽箭,箭尾上绑着一块染血的布条。
他伸手解下布条,展开一看,脸色骤变。
上面赫然写着两个字:“死期”。
帐内瞬间陷入死寂,只有士兵倒地时溅起的血腥味在空气中弥漫,刺激着众人的神经。
史君浩紧盯着那块染血的布条,上面的“死期”二字,如同恶魔的低语,在耳边回荡。
“敌袭!”刘将军一声怒吼,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他一把夺过士兵手中的长枪,大步冲出营帐。
张谋士紧随其后,冷静地指挥着士兵们各司其职。
钦差大臣的脸色变得铁青,他没想到自己刚到边疆,就遭遇了如此突发状况。
他厉声质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边境为何会出现敌袭?”
史君浩迅速收敛心神,沉声说道:“钦差大人,这可能是敌军的小股骚扰。他们想趁着我们内部调查之际,浑水摸鱼。”他转向刘将军:“刘将军,立即组织防御,务必将敌人击退!”
边疆的号角声骤然响起,如同撕裂夜空的利爪,划破了原有的寂静。
士兵们迅速集结,手中的刀剑反射着冰冷的月光,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
战斗异常惨烈,敌军虽然人数不多,却异常狡猾。
他们像幽灵一般,在夜色中忽隐忽现,我方士兵几次陷入被动。
箭矢如雨点般落下,撞击在盾牌上,发出震耳欲聋的撞击声。
刘将军身先士卒,挥舞着长枪,犹如一头咆哮的猛虎,杀入敌阵。
张谋士则在后方运筹帷幄,不断调整战术,试图将敌军的攻势瓦解。
史君浩站在营帐前,目光如炬,紧盯着战场的每一个角落。
他能清晰地听到刀剑碰撞的金属声、士兵的怒吼声、还有敌军的狞笑声。
他感觉自己的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每一次呼吸都变得异常艰难。
经过一番苦战,我方士兵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巧妙的战术,逐渐扭转了局势。
敌军开始溃败,最终被彻底击退。
当硝烟散尽,残阳如血,映照着战场上满目疮痍的景象。
钦差大臣看着浴血奋战的士兵们,心中的疑虑开始动摇。
他亲眼目睹了史君浩临危不乱的指挥能力,也看到了边疆士兵强大的战斗力,心中的偏见逐渐消散。
之后的调查中,钦差大臣越发惊讶地发现,史君浩的改革不仅让边疆的军事力量得到了增强,还让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足。
他开始相信,史君浩的改革确实是利国利民的举措。
钦差大臣决定如实向皇帝禀报边疆的真实情况,孙宰相的阴谋再次落空。
史君浩的声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边疆的百姓都为他欢呼雀跃。
然而,当夜幕再次降临,一封密信悄无声息地送到了史君浩的手中。
信上没有落款,只有短短的一行字:“孙宰相又有新动作。”
史君浩捏着纸张的手指微微收紧,烛光映照着他深邃的眼眸,如古井般平静,却又暗藏着风暴。
他抬头看向帐外,黑夜像一张巨大的网,笼罩着整个边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