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风雨欲来(上)
五年后!
京城积英巷盛府族学内。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堂内,朗朗的读书声不停的响起,学堂下,一群少年男女摇头晃脑的背诵着儒家根本典籍,论语。
片刻后,背诵完了学而篇,主座上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夫子微微颔首,放下了手中的书卷。
“都停吧!”老夫子淡淡的开口道。
“是,夫子!”堂下坐了一群十五六岁的少年,还有几个年龄更小的少女,中间用屏风隔开。
“院试已过,再有两个月就是乡试了,你们准备的如何了?”老夫子是盛家族学的夫子,庄定,庄学究。
“嗯,则诚,你先说吧!”庄学究首先点了盛长柏的名号。
“回先生,不敢妄言,但求尽力!”盛长柏谦虚道。
庄学究点了点头,“你腹有锦绣,却能不卑不亢,记住保持住这样的心态,自有你一番成就。”
“是,先生,学生受教了。”盛长柏立刻答道。
“子悟,你呢?”庄学究眼神看向盛长柏身后的一个素衣少年,少年唇红齿白,剑眉星目,朝气蓬勃,初看不起眼,却是属于耐看型的,越看越有味道。
“回先生,弟子必定会竭尽全力!”张子悟也就是张轩淡淡的答道,不动声色。
“嗯,心里有数就好!”庄学究饱含深意的看了一眼张轩。自己这个弟子,自己再清楚不过了,惯于藏拙,倒是和盛家那个六姑娘差不多。
“是,先生!”张轩回道。
……
“子悟,你回来了?”盛府斜对面,一座三进的大宅内,张轩从正门跨过,神色悠然的踏进了这座张府的正堂。
“方叔!”映入眼帘的是多了一撇小胡子,成熟了几分的方仲夏。
“子悟,你担忧的事还是发生了!”方仲夏一脸忧愁的说道。
张轩来到东侧主位上入座,“方叔,是谁家动手了?”
“子悟,情况不对,你要有心理准备,这次动手的人,不一般啊!”
“看来这次的人,不好对付啊,连宁远侯府也无法托底吗?”张轩叹道。无论是身处古代还是现代社会,当你所掌握的财富到了一定的程度,背后若是没有官方的靠山,那就等死吧,家财散尽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弄不好就是一个家破人亡的结局。
方仲夏点了点头,“你也清楚顾二跟宁远侯府的关系,这几年顾二的名声被侯府不知糟蹋成什么样了,顾二能够看好白家的产业已经不容易了,咱们家前几年的生意不过是小打小闹,宁远侯府的名号也可以看顾一二,如今,咱们的生意越做越大,不只是宁远侯府那些人不愿意继续照顾,连其他一些权贵也开始觊觎咱们玄盈商行的东西了。”方仲夏愁苦着老脸说道。
“看来,玄盈的摊子还是有点铺的大了!”张轩叹道。
“子悟,咱们这次是不是有些冒进了?”方仲夏犹豫的问道。
张轩摇了摇头,“方叔,当生意做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已经无法避免暴露在世人眼中了,说到底,是咱们背后没有可靠的靠山!”
“那就按你之前的方法,套一个马甲,是这个说法吧!”方仲夏说道。
“方叔,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对的。可放了太多的篮子也不好,现在的马甲数量足够了。方叔,已经到了需要找一个靠山的时候了。”
“你觉得哪个合适?”方仲夏问道。
“先说说这次盯上我们的是哪家权贵?”
“子悟啊,这次盯上咱们玄盈商行不仅仅是上次的忠勤伯爵府,这次是宁国公府领头,还有齐国侯,连宁远侯府的人也传出了意思,想要换换份额分成。”
“我在盛府读书,忠勤伯爵府袁家那个没脑子的袁大郎,知道玄盈商行是我的产业,想要分一杯羹也算合理。这齐国候梁子文是当年江南五王中吴王梁天成的族人。梁家是什么情况,方叔您也明白,那可是实权军候,梁州作为梁家的封地,本身也是江南媲美扬州的商业繁华之地,
齐国候盯上玄盈商行也不奇怪,这宁国府是什么情况?我记得这宁国府自命清高,向来瞧不起商贾之事,怎么会盯上我们玄盈商会!”
“宁国府派来的人,是一个姓赖的管事,据说出自荣国府,是荣国府几代的老人了,其母曾是贾府老太君的奶妈子,深的荣国府的信重。后来被派到了宁国府当差,是宁国府的大管家。”
“方叔,你确定是姓赖的管事?”
“嗯,都叫他赖二管事!”方仲夏回道。
张轩点了点头,若是那个赖二管事说不定就不是宁国公府真正动手,而是赖二打着宁国府的幌子,为自家谋私利,若是将这件事捅到了荣禧堂,想必应该能解决,不过也是治标不治本。
“方叔,除了这三家,还有吗?”
“子悟啊,这次可不是小麻烦,一个不小心,咱们玄盈商行就要破家灭门了,甚至你日后能不能走上仕途都不一定呢。”方仲夏愁容满面,一副天塌了的模样。
“看来,不仅仅是这三家,而且后面应该还有人吧!”
方仲夏点了点头,“不错,目前朝中的情况你应该也清楚,五王并立,共议朝政,五龙夺嫡,局势危如累卵,一着不慎就会家破人亡。现在所有人都在站队,咱们玄盈商行不出名则罢了,若是出名,必然会引起朝中五王的注意,届时我们必定要选一方才行,想要独善其身可没有那么容易。”方仲夏感觉自己愁的头发都要掉光了。
“说说吧方叔,哪位王爷盯上了咱们玄盈?”张轩有些好奇的问道。
“宁国府据说跟楚王走的比较近,虽然没有公开支持,但据说,贾家族长宁国府一脉,宁国府当代族长贾珍之子贾蓉据说要跟工部营缮郎秦业之女议亲。”
张轩微微颔首,“这秦业之女虽说天香国色,姿色出众,可说到底不过是一个从五品官之女,与盛家的门第倒是差不多,怎么宁国府这样的一品国公府怎么会跟这样的小官家结亲?再说这与楚王又有何关系?”秦业之女便是红楼第一美人秦可卿,据说是皇室子弟,从秦可卿薨逝天香楼后,宁国府举办葬礼的规格以及宁国府之后的下场中,被后世读者阅读理解后得出的结论。难道这秦可卿与楚王有关系?
“子悟有所不知,这秦业本是工部一个从五品的小官,自然配不上宁国府这样的一品国公府,你可知这秦业是如何当官的?”方仲夏一脸促狭。
“方叔,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这秦业本是洪文元年的进士,虽然是二榜进士,却也没有资格留京任职,这秦业曾在养生堂收养了一男一女两个孩童,男童早夭,女童却是养大了,成了膝下之女。”
“难道这女子与楚王有关系?”张轩疑惑的问道,神情郑重。不得不说,若是这秦可卿真的是楚王的血脉,那么,就代表接下来的局势要小心应对了。
“不错,据说楚王当年也是今上二次绝嗣之时,选入宫中的备选皇子之一,只是在即将选拔之时,出了意外,这件事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几乎全京城的权贵都知道。”
“到底是什么事?让楚王的血脉竟然沦落至养生堂中?”
“当年的楚王妃可是京城第一美人儿,只是出身寒微,其母乃是教坊司从良的女子,嫁给了一个商人做了妾室,后来楚王去相国寺烧香,遇到了此女,一见之下,惊为天人,便一定要娶这位女子回家。可此女的身份太低,若是嫁入王府,最多只能做一个宫妾。
可这个女子心高气傲,一定要做王妃,这楚王也是个性情中人,加上老楚王早逝,老太妃也早逝,楚王府只有楚王一个人做主,他一意孤行,宗人府也拿他没办法,只能让他以侧妃之位迎娶了这秦氏,之后却死活不肯迎娶正妃。京城之人知道这楚王心头好是这位侧妃,所以这位侧妃与正妃无异。
而福王薨逝之后,京中除了禹王外,还另外召了邕王和楚王在进京,当年楚王大婚之后,就离开了京都,未曾想来到京都没多久,楚王妃就有了身孕,楚王也被选中,成为三位过继皇子备选之一。虽然没有明发诏书,但宫中传来的消息已经很明确了。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宫中诏书尚未正式下达,楚王府出了变故,据说是楚王妃偷人,被楚王当场捉奸,半月后,宗人府得到楚王府上报,楚王妃难产薨逝。同年京中的养生堂中却多了一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女婴,而楚王也回了封地,兖王却来了京城,仓促被选为第三个宗室子,入上书房读书。
而三年后,秦业在养生堂收养了一对儿女,而本该离京赴任的秦业却入了工部营缮寺,做了一个郎中,虽然生活艰苦,但还是将这一对双生子养活了,可惜那个男娃早夭,只有女娃活了下来,如今也算待字闺中。”
“方叔,如此看来,这楚王妃当年之事,门道很多啊。”张轩叹道。
“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求月票”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