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记名弟子
方仲夏皱着眉头,坐在厅堂内,听着自家小侄子讲着今天的遭遇。
“阿轩,以后可千万不能独自去那么危险的地方了,知道吗?”张仲夏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壮年汉子,国字脸,倒八眉,身材高大,壮硕,身高大概一米七五左右,一身青色短打,脸上满是饱经风霜后的痕迹。一看就是常年在地里劳作的庄稼汉,看起来普普通通的。
“方叔,我知道了,以后一定不会乱跑的。”张轩眨巴着小眼睛,天真的看着方仲夏。
方仲夏无奈的摇了摇头,“你呀你呀,方叔真是拿你没办法。”
“对了,方叔那个老神仙说了,让我明天一早去五云观,他会教我一套拳法,练了之后就能强身健体,不像现在这么虚弱了。”张轩赶紧对方仲夏说道。说实话,自己穿越一遭,却什么金手指都没有,马上就要六周岁生日了,这里又不是斗罗大陆,六岁就要觉醒武魂了,从此一步天一步地。
如今,这个老神仙的出现,无疑是自己穿越之后人生的转折点。从那个老头这么短的时间就能救下我,自己连一点反应都没有,回来的路上自己也跟这个老头聊过,可惜,老头兴趣不大。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人要看得开,既然遇到了这世外高人,能学来一手就不错了。
根据自己的了解,这是类似于一个架空历史的王朝,并没有什么武侠仙侠之类的传说,最高武力不过就是十人敌之类的格斗,还有古代兵器格斗,连龙蛇演义中的国术也没有。或者说是张轩没有了解到。总之,机会就在眼前,一定要好好把握。
方仲夏点了点头,“你说的不错,这样,我一会儿去拿一串腊肉,再准备点东西,咱们明天一早就去,让这位前辈好好教你,你也要认真学,知道吗?”方仲夏叮嘱道。
“放心吧方叔,我一定认真学。”张轩立刻保证道。随后,张轩就回屋休息了,从小体弱的张轩,早早就开始跟着村里的老秀才开蒙了,借着前世的记忆,张轩很快就识字了。识字之后,就自己看一些书,可惜,方仲夏收藏的书很少,除了启蒙书籍以及四书五经之外,其他的都少得可怜。
张轩无聊的时候就会做一些手工,再不就是喝药,补身体,休息,调养,总之几乎不干什么重活儿,每天有足够多的空余时间。若是能学个一招半式,能练武强身也是不错的。
张轩离去之后,方仲夏先去准备了一些东西,随后,方仲夏离开了家,此时天色刚刚入夜,方仲夏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了夜色中……
“阿轩,起床了吗?能出发了!”方仲夏一边将烧饼和稀饭摆在餐桌上,一边对东厢房方向喊道。
“方叔,我马上就出来。”说着,张轩已经穿好衣服出来了。手脚麻利的在水房洗漱后,来到了餐桌前坐下,开始吃早饭。
“阿轩,待会儿去了观里,一定要好好表现,知道吗?那位道长可是个真正的高人!”
“方叔,你认识那位道长?”张轩疑惑的看着方仲夏。
“昨天夜里,我去问了村长。根据村志记载,咱们村子是依靠五云峰生活的,也是据此建村的。当初之所以能在这里建村,是有一个道家高人喜欢五云峰上的五彩云气。于是在山顶附近修建了一座五云观,并雇佣工匠开辟了咱们现在一直跑的登山路。
村长说,这个道长可是真正的世外高人,不但武艺高强,是道家高人,还会医术,虽然达不到活死人肉白骨的地步,但说是华佗再世也不为过,你好好跟道长学,若是能让道长喜欢,道长会亲自出手给你调养身体,以后咱们阿轩就能健康长大了。”方仲夏向往的看着天空。
“放心吧方叔,我一定会成功的!”张轩坚定的说道。
“好,咱们现在就出发。”
简单收拾了之后,方仲夏领着张轩,离开了五云村,向着五云峰而去。赶路的时间很短,总共不过二里路,不到半个时辰,两人就到了五云峰底,这也是张轩体弱走得慢的缘故,否则,还会更快。到了山脚,登山的时候速度难免慢了下来,也是方仲夏在照顾着自己的小侄子,这才走得慢,若是方仲夏一个人,估计这会儿已经到五云观了。
很快,一座三进的道观映入了眼帘。道观并不大,但也不小,坐北朝南,东西方向大约五丈长,建材并没有什么名贵木料,主要特点就是坚固。道观修的简单大气,除了屋檐等部位之外,大部分建材是以附近的石块垒起来的。
走进道观,入门正殿便是三清殿,以太上老君为主位,左为原始天尊,右为灵宝天尊。整个道观好像只有这么一间神殿,方仲夏带着张轩首先进入了三清殿,恭敬的上了香。
“你们且跟老夫来!”此时,不知何时,老道士已经到了两人身侧,两人丝毫没有察觉,好似老道士本身就在那里一样。
“道长您好,晚辈方仲夏,见过道长!”看见老道士,方仲夏急忙行礼,随后,拉着张轩的小手跟上了老道士。
很快,三人越过三清殿,到了二进院落,这里应该是老道士日常生活的地方。老道士带着两人来到了自己的厢房,厢房正中是一座小几号的老君神像,前面是供桌,供桌前是一个竹编蒲团,老道士上过香后,随意的在蒲团上入座。
“阿轩,快,跪下磕头!”方仲夏见张轩还有些迟钝,急忙开口提醒。
张轩一听,也反应了过来,立刻在老道士面前跪下,恭敬的叩首,“道长师父,徒儿给您磕头了!”这个头张轩磕的是心甘情愿。别说古代的师父,是如师亦如父,师父会像父亲一样培养你,单说昨天老道士出手,也算救了自己的小命一次,面对救命恩人,磕头又算得了什么。
老道士一甩拂尘,脸上看不出表情,“老道昨日答应了你,教你一套养生之术,只要你能学会,老道定会倾囊相授。不过,你也不要高兴的太早。”看到张轩和方仲夏两人脸上露出的惊喜,老道士不由的给二人泼了一盆冷水。
“多谢师父垂怜。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父慈悲,弟子定然不会让您失望!”这次是张轩自己开口,并没有让方仲夏代为叙述。这倒是让老道士多了几分好奇与欣赏。难怪都说,苦难可以磨练人的意志,这孩子才六岁的年纪,居然如此会说,确实早慧。难道又是天妒英才吗?
“你能有这样的想法,老道也很欣慰。这样,老道且收你为记名弟子…”收起心中杂乱的思维,老道士开口说道。
“道长……”张轩还没有着急,方仲夏却急了。
老道士一摆手,打断了方仲夏接下来的话,“你们的想法,老道也明白。不过,凡事不可强求,缘来则聚,缘去则散。老道要教给这个小娃娃的,是一门养生拳法,同样也是一门高深的武学之道。若是这娃娃能将这门拳法练至大成,从此以后,自然可以百病不生。
若是他连这一门拳法都练不会,老道其他的本事,他也同样学不会。就看这娃娃与老道之间的缘分有多深,若是缘分够深,自然可以传承老道的衣钵,若是缘分不够,道法自然,确实不能强求,方居士,你可明白?”说道最后,老道士睁开深邃的双眸,认真的盯着方仲夏。
方仲夏噎然,少倾,叹了一口气,“如此,日后阿轩就麻烦道长了。道长容禀,我这侄儿是我一个结拜兄长的遗孤。当年兄长带着家小去当时的北平祭祖,我在路上接应。未曾想路上遭遇匪徒,兄长遭逢不测,只留下我这侄儿尚在襁褓中,却孤零零的遗落在深山草丛中。
若不是这孩子命大,等到了方某,我这兄长就绝后了。方某孑然一身,兄长与我有大恩,这些年我想尽了法子,可这孩子自那时就留下了病根,常年体弱,一直也补不起来。现在这孩子跟了道长,万望道长用心教授,只要这孩子能把身体养好,方某做牛做马报答道长大恩。”
说着,方仲夏在张轩身侧跪下,一个头磕在了地上,久久不愿起身。
“方叔!”张轩有些哽咽。关于自己的身世,张轩早就听方仲夏说过,看到方仲夏为了自己如此求人,张轩彻底将方仲夏当做了亲人,只要自己日后有所成就,定然要好好奉养方叔,为方叔养老送终,做孝子。
“也是个义士啊!”老道士叹道。
“方居士不必如此,快快请起。你放心,老道昨日已经检查过这孩子的身体,这样吧,从今天开始,就让这孩子在观里住下吧,老道一边为他调养身体,一边教他拳法,不出五年,定然可以去了他的病根,让他能享常人之寿。”
“道长大恩,方某世代铭记!”方仲夏更加感激了。
“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求月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