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盛家灭门案】

换源:

  第2章、【盛家灭门案】

“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求月票”

白面小厮立刻手脚麻利的准备好了文房四宝,中年贵公子也不拖沓捻起一根小狼毫,在上好的宣纸上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开始书写起来。

不一会儿,中年贵公子就写完了,随从双手捧着中年贵公子的墨宝,如同捧着一颗珍宝,将这幅墨宝捧到了中央看台上,交给了所谓的审核人员。审核人员看了看随从出来的包间编号,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微微点头,接过了灰袍随从的墨宝,对着随从微微颔首。

随从满脸笑意,同样微不可查的轻轻颔首,接着转身返回了包间。

“各位,师师姑娘的决定出来了,让我们恭喜甲子号包厢的公子,在今天的书法题目中获得师师姑娘的青睐。各位爷,我们还有其他姑娘们待客,大家乐呵起来!”随着审核员的宣布,楼里众多男子们灰心丧气的唉声叹气着。

“爷,师师姑娘选了您,果然论书法,这天下无人能与爷比肩!”甲子号包厢内,随从用习惯性的谄笑对中年贵公子说道。

“嗯,既然如此,我就上去了,蹴之啊,你在下面等着吧!”中年贵公子兴奋的说道。

今天这次经历,给了中年贵公子一个前所未有的体验,这是贵公子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体验,贵公子的兴趣相当的高。

“是,爷,您好好玩儿,我就在这里等着,有事您招呼一声就行了!”随从立刻遵命,恭敬的回道。

中年贵公子带着白面小厮走上了三楼,面露得色的走进了三楼主房内。

“奴家见过公子,不知公子怎么称呼?”进入包间,中年贵公子就看到了一面玉屏风,正对着门口。屏风后面隐约可见一个白色宫装的少女,坐在琴几之后,双手抚琴,贵公子进门之后,白面小厮立刻从外面关上了房门,而后守在门口。

琴声从贵公子入门之后开始响起,时值中秋佳节临近,每一间青楼和风雨场所都开始传唱中秋有关的词曲。此刻随着水调歌头的曲调响起,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同样响起,犹如黄鹂鸟在鸣叫。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随着千里共婵娟的声音落下,贵公子闭着双眼,沉醉其中,久久不愿醒来。

“好,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师师姑娘的琴艺果然是汴京城一绝,今日这一趟,赵某没有白来啊!”中年贵公子赞叹道。

“不错,这琴艺却是一绝!”一个年轻的男声附和道。

“嗯,赵某听遍了天下琴师的琴音,唯有师师姑娘的琴音才有如此技艺,让人流连忘返啊!”中年贵公子,也就是赵姓男子赞同道。

“也对,凭你的身份,这么说倒也有理!”年轻男声继续说道。

“嗯,嗯?什么人?”赵姓男子突然反应了过来,这是李师师的闺房,自己上来前手下的人定然检查过这间房,里面应该除了李师师不会有其他任何人,怎么突然蹦出来一个男人,难道是刺客?

赵姓男子吓了一跳,立刻四处观察,突然,在屏风左侧两个椅子上,靠前的一个上发现了一个一身白衣的年轻公子,手握一直黑白玉葫芦,淡漠的看着赵姓贵公子,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不知是不是错觉,赵姓公子从眼前年轻男子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高高在上的蔑视。

这种眼神让赵姓男子十分不喜,自从自己出生以来,从来没有人敢用这种眼神看着自己,尤其是那个人走了之后,这十二年来,从来没有人敢用这种眼神看着自己。无论他是谁,朕一定要他付出代价,赵姓男子看着眼前的少年公子,眼神中流露出丝缕杀意。

“我是什么人,赵官家不知道吗?”年轻公子淡淡的问道。

赵姓男子眼神一凝,眼中闪过一道惊骇之色,“护驾!”来不及多想,赵姓男子下意识的大喊道。

“官家!”随着一声惊呼,白面小厮立刻推门进来,第一时间冲到了赵姓男子身前,张开双臂护在赵姓男子身前,警惕的看着眼前的少年公子。

“你到底是谁?”赵姓男子,或者说赵宋官家,赵佶,北宋最大的昏君,也是最后的皇帝。

“怎么,那个老太监没有告诉赵官家,我是谁吗?”年轻男子淡淡的笑道。

“你是张轩,逍遥派的掌门!”赵佶惊呼一声,一个弹跳起身,惊惧的后退了两步,满脸惊悚的看着眼前的少年,双腿打颤。

“你,你是来杀朕的?”赵佶颤抖的问道。

“呵呵,我说赵佶,你觉得我要杀你,还需要专门跑到这个地方吗?赵宋的皇帝,我逍遥派又不是没杀过,而且还是单枪匹马闯入你宋庭的皇宫杀的,你又能奈我何?”张轩看着赵佶,讥讽道。

一旁的李师师彻底麻爪了。自己是不是听到了不该听到的隐秘,这一刻李师师的心里是害怕的,惊惧的,无法言表的。可惜,这一刻,谁也懒得理会李师师的存在。

“你!”听闻此话,赵佶顿时怒不可遏,感觉皇室的威严受到了严重的挑衅。下意识的想要大发雷霆之怒,可一想到现在的处境,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压住了发火的冲动。

“果然,昏君就是昏君,你这样的废物做了赵宋的皇帝,不知赵宋还能剩下几年的国运?”张轩讥讽的看着赵佶,不屑的说道。

“张掌门,先人的事,后人无法评说,张掌门既然是逍遥派的传人,皇室定然会遵守承诺。三日之后,请张掌门莅临大庆殿,朕会亲自敕封逍遥子真人,为我大宋逍遥王,著书立传,青史留名。”虽然身为皇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了帝王之色,可身边无论是葵花老祖还是其他人,都告诉自己,逍遥派有弑君的能力。

无论这个能力是真是假,但凡有一丝可能,赵佶都不会冒险,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瓷器不与瓦罐碰,自己是真龙天子,岂能跟一个江湖草莽一般见识。

“关于我逍遥派祖师逍遥子与你赵宋太宗皇帝赵光义之间的约定,我给你的信中都已经写得很明白了。为我师祖敕封王位,算是一个要求,著书立传算是第二个要求,正好,今天在这里遇到了你,我直接告诉你第三个要求,你也一并办好,自此之后,逍遥派与赵宋皇室之间的恩怨一笔勾销。你觉得怎么样?”

“先前掌门信中所说,敕封王位与著书立传算是一件事,如今,掌门改主意了?”赵佶定了定神,推开护卫小厮,淡定的坐下,问道。

“这不正好,我知道你看不惯我逍遥派,正巧,我逍遥派也瞧着你赵宋皇室的人直犯恶心,咱们想看两厌,还是早早了结恩怨,此生不复相见的好。”白衣少年公子不屑的说道,好似跟赵佶同处一室,就已经恶心难耐了。

赵佶感觉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羞辱,这种感觉是有生以来从未感觉过的感觉,说实话,十分难以忍受,也难以接受。

“如此也好,朕也觉得这样处置不错。不知张掌门的第三个要求是什么?不妨直接说出来,朕一并答应,伺候,希望逍遥王永居江宁,终身不复到京!”镇静下来之后,赵佶也收起了惊慌,强壮镇定的说道。

“好。赵佶,可还记得十二年前,榜眼盛鼎天灭门案?”白衣少年不齿的看着赵佶,质问道。

赵佶一愣,眼神中流露出几丝心虚,惊讶的问道:“你怎么会知道?你知道些什么?”

“神侯府诸葛正我从小养到大的女娃,名叫盛崖余,是盛鼎天的女儿,也是当年盛家灭门案唯一的幸存者,赵佶,你不会忘了吧!”

赵佶脸色阴寒,心中对诸葛正我生出了几丝怨恨之意。

“朕自然记得,怎么,掌门要伸张正义吗?”赵佶语气中也带着不屑。赵佶可不相信,逍遥派掌门这样的人,会有这样的正义感。逍遥派,顾名思义就是从心逍遥,怎么可能会有那么高的正义感。

“当年,你初登大宝,朝政兼掌握在宰相蔡京的手中,你虽为新帝,手中所能掌握的力量却十分有限。你不甘受权臣摆弄,于是暗中示意新科榜眼盛鼎天,联合朝中清流御史,合共八人,号称八君子,联名上书,弹劾蔡京弄权。

甚至为了让八君子的弹劾更有力度,你命皇城司将他们打探出来的,蔡京的不法之事送到了盛鼎天等人的手中。当日,联名弹劾的劄子刚刚入宫,消息泄露,得到消息的蔡京急忙入宫求见。你和蔡京,太后之间到底达成了什么协议,我并未查到。

只是当夜过后,八君子中除了领头的榜眼盛鼎天一家外,其余七家均被蔡京灭门。你遍天真的以为,是盛鼎天背叛了你,投靠了蔡京。一怒之下,你派遣皇城司的暗卫,联络了七家在外的亲友,让你的兄弟,定王赵偲带领十二个高手,杀入盛家,灭了盛家满门,唯有盛鼎天的独女断了双腿,活了下来。”

“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求月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