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内丹法与外丹法

换源:

  小七小心翼翼的端着一碗十全大补汤来到林不凡身边,挖苦道:“你说你没事惹他干什么,我们都不敢惹这疯子的。”

林不凡没有说话,端起补药一饮而尽。

“谢了!”

半个时辰后,又神采奕奕地冲向忠叔,然后······然后就重复躺下怀疑人生。

伏仙等药不忍直视且不理解,这不是纯纯的受虐吗?

“主人新收的弟子好像不太聪明的样子。”玲珑喃喃自语。

雷炎反驳道:“不,他只是太想进步了。”

万道挠了挠头,有些不解:“难道只有我担心这头丰神俊朗的头发不保吗?”

众药一愣,有点道理。

就连太初,也就是小七都数了数自己的手指,貌似有点不够。

毕竟按照这受伤的频率而言,就是仙药也顶不住啊!

自己要不要多幻化几根?可那样会不会太奇怪?

要不然下次切脚趾好了,反正没人看到。

林不凡不知一群小伙伴心中所想,否则他高低得休息两天。

忠叔也不白打,偶尔指点两句。

“这一剑太慢,就这速度,需要吃个饭再来吗?”

“这一剑快了点,力道却不够,是想为对手跳舞助兴吗?”

“混沌初练式若只是如此,也别练了,回你那玉石村去种田吧!正好有了一把子力气,说不定还能发家致富呢!”

“眼睛不用可以摘下,你在往哪儿砍呢?记住,万事万物都有其弱点,寻之可事半功倍。”

“你两只耳朵之间,夹的是木头吗?出招之前没有思考过?”

······

林不凡:“······”

救命,他真的累了,以往怎么没有发现忠叔的毒舌属性?!

山中无岁月,转眼间半年时间过去。

林不凡一步步打磨修为,因他是天道筑基,所以丹田内的元气浩如烟海。这也是天道筑基相比于普通筑基的优势之一,自身真元更加浩瀚,恢复能力更强,作战持久能力大幅提升。

从修行之始,他便将每日吸收的灵气分为两部分,其中的大头运转紫府仙经,滋养灵根。

而剩下的则在体内进行三百六十个大周天循环后,转化为真元储存在丹田中。

玄荒山脉生长了不少药材,加之玉衡仙尊留下的些许边角料才支撑起他那恐怖的消耗。

“师尊说的没错,资源对于修士来说确实重要,若不是小七,只怕我还在筑基初期蹉跎。”

每天都有不同的妖兽和林不凡厮杀,死去的妖兽尸体也没有浪费,基本都被吃掉,用以补充气血。

当然这期间也遇到过不少进入玄荒山脉寻宝的修士,见他独自一人,起了贪念的人不少,不过最终都没有落的好下场。

“可惜了,都修行到金丹境了,还这么没有眼力见。遇到我,也算你倒霉。”

林不凡熟练地收起木剑,将身后三具尸体腰上挂的储物袋收起来。

若是这三人不想着杀人夺宝,他是不会下狠手的。

这半年来,已经不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事,从最开始踌躇不安,到现在已经能平静接受了。

从突破筑基开始,忠叔便有意让其和山脉中的寻宝人接触,这些人大多都是散修。

“修行界就是这样残酷,今日若是你不拼命,那么躺在地上的便是你,没什么好可惜的。”

忠叔见过太多厮杀,但他也明白,杀人和击杀妖兽是两种不同心境。

“我知道的,师傅留下的书里有些,圣母只会害人害己。”

林不凡没有害人的心思,但若是其他人对自己不怀好意,他不介意送对方去重新投胎。

这一战胜的并不容易,毕竟他只有筑基圆满的修为,而对方三人都是金丹修士。

“我观你之气息已经圆满,休息七日,将状态调整到最佳,然后突破金丹之境吧!”

忠叔能确保的就是不让林不凡走弯路,但具体的修行节奏还得看他自己。

林不凡转身离去,尸体不用处理,山脉中的野兽和妖兽便是绝佳的帮手。

七日后,玄荒山脉核心之地再度被清空。

“迈入金丹境才算真正踏入修行,在此之前修士和武者并无太大区别。

你体内元气凝实,应该不会有意外,只需将体内真元凝聚成丹,便算成功。

炼金丹之时,需以火为炉,以心为炭,将真化元成金丹,如同熔炼琉璃,熠熠生辉。”

“当今修行界,凝聚金丹大多采用外丹法,这一点,和主上他们那个时代并不相同。

他们那个时代,大都采用内丹法凝聚金丹。”

“内丹法算是古法,是以自身为丹,对自身要求极高,而且只有在凝聚了上品金丹之后才算有前路,余者皆有桎梏。

自从灵根之法被开创出来之后,当今修行界已经少有人采用此法凝丹了,哪怕是在仙域之中也是如此。”

“内丹法虽有很多优势,但在争斗方面比之外丹法却也没有大到难以跨越的程度。而且对弟子的要求实在是太高,再加上那些优势在成仙之后也被逐渐追上,渐渐的便被放弃了。”

“而外丹法,便是当今的主流之法。以自身精气神为薪柴,凝聚一颗金丹。

在在外丹法刚开始传播出来的时候,甚至要求修士掌握炼丹之法。不过,后来有一位大能开创了一门秘法,修士只需要按部就班的秘法修行,便可以完成对自身精气神的凝练,从而凝聚金丹。

但需要注意的是,以外丹法凝聚金丹之前,除了外丹法的纪要之外,内丹法一些观点也可以参考一番。作为古法,除了难之外,都是优点!”

林不凡暗自记好要领,既然当今大环境都是在修行外丹法,那他自然不会鹤立鸡群,不过心中也有一抹好奇。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