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

换源:

  李东恒最终还是没买那串开了光的佛珠。

几人在晚上八点多才回到了小别墅。

姨婆和梁家阿婆已经撑不住去睡了。顾家外婆两人还在客厅里等着。看他们回来才安心的回了房。

陈宴和几人有些愧疚,跟外婆说晚上不用等他们,大家都在一起,不会有什么事的。

外婆摆摆手表示无妨,笑着解释道:“……人老了觉少,少睡一会儿也没什么。也不单是等你们,”说着指了指李奶奶,接着道:“许久不见老姐妹,聊起以前的事,倒是没注意天色晚了。”

陈宴和便没再说什么。

第二天几人起了个大早,非要带了姨婆她们去“小瑶池”。

郁瑶叽叽喳喳的跟她们描述:“……并不很远,开车一会儿就到了……趁着早上去,湖面上有雾,跟到了仙境一样。到了中午咱们划船去,靠着西岸边有很多荷叶,我们去看看有没有莲子,有莲子的话采回来吃,清爽可口……”

姨婆点了点她的额头,笑着同顾家外婆等人说:“瞧见没?这么大人了,还这么爱玩……”

李奶奶笑道:“能有多大?这会子不玩,难不成等像我们一样,七老八十的才出来玩?我们年轻的时候哪个不是爱玩的?”说着批评姨婆道:“你别老拘着她……”

小瑶池在花桥北边,也就八九里路。众人到的时候已经有很多游客在了。

湖面上果然有一层薄薄的雾,远远看去,确实挺像电视上演的瑶池。

众人围着湖慢慢走了一会儿,太远慢慢升起,雾就渐渐散了。

橘红色的阳光轻柔的洒在湖面上,湖水清澈又柔和。

湖边泊着几艘游船。三三两两的鸟儿停在船上。再往前面看,果然有一片荷叶。已经有荷花含苞待放。

储朝白兴奋的撮弄郁瑶去和姨婆说去采莲子。郁瑶果然心动,跑去找了姨婆。

姨婆想了想道:“早晨水太凉,感冒了不是玩的。等吃了午饭,暖和些再去摘。”

郁瑶拉着姨婆撒娇,嘟嘟囔囔道:“在流溪河现在都是夏天了。这边即使温度低点也冷不到哪儿去。我们去试试,湖水太凉我们就回来……”

姨婆拗不过她们,只好让她们去了,只是再三叮嘱,一定要注意安全,别掉到水里。

郁瑶两人点头应了,跑去邀温厌和曹清浅。

两人都不大想去,倒是秦官昱和李东恒跟着去了。

太阳越升越高,湖水变的越发透明。

温厌陪着姨婆在湖边慢慢散步,说起昨天李东恒买许愿带的事儿,“……买了一大把,一直到回来都没用完。”又说起知客僧,“……看着年纪不大,嘴巴倒是会忽悠。但凡意志不坚定的,都得让他忽悠买了那串佛珠。”

姨婆笑眯眯的问她:“那小枣儿最后买了那串佛珠没有?”

温厌摇摇头,“没买!”

不过也差点就是了,当时小和尚忽悠一会儿,李东恒都开始问价格了。小和尚刚要开口,陈宴和慢悠悠的来了句:“108条许愿带啊!”

到山脚的时候,李东恒还被郁瑶跟储朝白嘲笑了一顿。

姨婆笑着接口道:“那说明他意志力很坚定!”

说完两人都笑了起来。

前面顾家外婆听见动静,回过头来,招手喊温厌,说她:“天天跟你姨婆在一起也不嫌腻味。”

温厌扶着姨婆慢慢走上前,抿了嘴笑,没说话。

顾家外婆便拉了她的手,“说什么事这么开心?跟外婆说说。”

温厌有点别扭,不过也没好意思抽回手,笑着又同顾家外婆说了一次。

顾外婆笑的不行,她笑眯眯的道:“小枣儿,宴和,还有梁家那小子,三人差不多算是一起长大的。三人小时候天天到处淘气。小枣儿好憨的,每次他们一起闯祸,最后背锅的肯定都是他。梁家小子和宴和小时候跟个小狐狸一样,小枣儿又是个记吃不记打的。每次都被两个人骗,还每次都傻乎乎的跟着他们后面!”

一路说说笑笑,走到泊船的地方,陈宴和拿了一捧莲子过来,在岸边同姨婆说道:“……几人划到对面去了。有专人看着的。您放心!”说着又把莲子递了一束给姨婆,“不知道熟没熟?郁瑶偏让拿了来给您尝一颗。”

又递给外婆一束。

还剩两束,他拿着在温厌面前晃晃。有点引诱的感觉。

姨婆就赶温厌,“你们年轻人去玩吧!不用陪着我老太婆。我和你顾外婆慢慢逛逛。”

陈宴和站在她面前微微的笑,温厌有点没好意思起来,转身率先往前走了。

路上想去顾家外婆说陈宴和小时候,没忍住笑了下,问他:“你小时候很皮?”陈宴和大多数时候总是温温润润,一本正经的模样。很难想象他小时候皮猴的样子。

陈宴和一听就知道,肯定是外婆又在到处宣扬他小时候的糗事,他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半晌答道:“皮!小时候我爸妈忙,基本上没什么时间陪我。我七八岁上,都是在外婆家养着的。”说着他拿了一束莲子剥,边剥边接着道:“老人家嘛,总是比较溺爱孩子。我小时候到处闯祸,外婆总是跟着后面给人家道歉,甚至赔钱。我记得小时候隔壁那个阿婆家养了个小松狮狗,那狗每次见到我就狂叫不止。你也知道的,小孩子手上没个轻重。外婆说我之前肯定得罪过它,不过我想不起来了。”说着他剥开莲子,剔出中间的青芽,递了一颗给温厌道:“尝尝?”

温厌只顾着听他讲小时候,有些出神,也没看清是什么,听他说尝尝,就随手放进了嘴里。

味道并不浓烈,胜在清爽可口。带着一点淡淡的清香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青涩。

“好吃吗?”陈宴和看她吃的眯了下眼睛,笑眯眯的问道。

温厌点点头。

陈宴和继续道:“我看它老是对着我叫,心里就不舒服。有次趁着它自己跑出屋外,我就拿了厨房的骨头逗它。一路引着它跑到了一个狗洞里。那个狗洞并不大,不知道怎么形成的。而且另一边被堵上了。我就站在洞口把它堵在里面。然后继续拿着骨头馋它。它想啃骨头又害怕我,不敢出来。我记得那时候还是冬天,那天下了很大的雪,我就跟它对峙,堵在洞口不走,也不让它出来。”说到这里他不禁笑出了声,其实很多小时候的事情都模糊了,唯独每对这件事记忆犹新。小时候的自己真的又坏又傻。

“后来呢?”温厌看他不说话,只顾着笑,不禁追问道。

“后来啊,后来我就一直站在雪地里堵它。不记得有多久。反正它家人也急疯了,我外婆他们也急疯了。我外婆他们找到我的时候,我棉衣都湿透了,回家还发起了高烧。外婆又气又急,好生养了我一个礼拜,才好全了。”他记得当时找到他的时候,外婆又气又心疼,巴掌竖的老高,最后还是没舍得打在他身上。

“那小松狮狗呢?”

陈宴和摇摇头,“不大清楚。要么死了,要么送人了,要么卖了吧!”听说他生病,父母终于放下了手头工作,把他接了回去,带着自己身边。等他再回到外婆家,已经好几年过去了。那时候也大了,就没再见过小松狮了。

说着他又往温厌嘴里塞了一颗莲子,随口问她:“你呢?小时候皮不皮?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事?”

温厌怔愣了下,似乎在努力回忆,半晌没说话,只是怔怔的看着他。

陈宴和问完就后悔了,他记得郁瑶说过,温厌小时候的事情,自己并不记得。

他刚想重新说什么,温厌就开口了,她说:“不大记得了!后来大一点的时候听我外婆说过,应该是很调皮的。”她努力的回忆了下外婆说过她小时候的事,半晌才不确定的说道:“好像小时候常常忽悠郁瑶叫我姐姐。还有外婆经常说我小时候人小鬼大,有次外公不舒服,发高烧还是什么,我就跑过去看外公。外婆说她以为我是去关心外公的,没想到我去了就问:“外公,你是大人,你还生病啊?”外公和外婆笑的不行,外公说,“对呀!大人和孩子一样,要吃要喝,当然也会生病啊!”外婆说我当时说了句,“那你还挺给大人丢脸的。”

陈宴和听了笑了起来,确实像她说的话,这种话一般孩子可想不出来说。

这些话都是外婆讲给她听的,她并不记得。长大一点听了也没觉得多好笑。

陈宴和可惜的叹了口气,笑道:“要是我小时候就认识你多好,我一定能够把你小时候所有的事情都记住的。”

温厌撇了撇嘴,回了一句:“你又不是没有青梅。”

陈宴和:“……”

这都哪跟哪?!

快到晌午的时候,陈宴和说去问问几位老太太今天准备在哪里吃饭。温厌懒懒的不想动,陈宴和便笑道:“那你慢慢往回走。我一会儿过来背你。”

温厌看了他一眼,突然后悔没把轮椅带过来!

湖边杂草多,高的都快到人的小腿了。不过踏上去却很舒服。

温厌一边慢慢往回走,一边欣赏风景。

游客渐渐多了起来,湖边泊着的几条船都到了湖心。

看样子,划船的人挺多的。

温厌还在想着下午要不要跟陈宴和一起去划船,先前郁瑶他们去采莲子的时候,他似乎很有兴趣的样子。

身后突然传来个不协调的声音,“哈喽,美女!又见面了,今天能交个朋友了吗?”

温厌回头,昨天那个叫鹿鸣的男子正在她身后歪着头微微的笑。

温厌:“……”

花桥真小!

只是今天只有他一个人,其余两个同伴都不在。

鹿鸣跟着她身后喋喋不休,“你看,我们连着两天都遇见了!这叫什么?这叫缘分啊!你没听过那句话吗?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一次的擦肩而过。我们这都两次了!一千次的回眸啊!”

温厌实在嫌他烦,嗤笑一声道:“那你前世够忙的!什么都不做,光回眸了!”

鹿鸣一噎,讪然道:“夸张手法,夸张!”

温厌没理他,继续往前晃悠。她有点不耐烦,花桥早晚温差大,现在快晌午了,她有点嫌热。

偏偏这个叫鹿鸣的太没眼色,一直跟着她叽叽呱呱的。

一会儿问她昨天去山顶许愿了没有?

一会儿又问她有没有去庙里面,庙里有个大和尚讲经讲的好……

温厌听他问来问去,不搭理他。他也无所谓,自顾自继续嘀嘀咕咕的。

最后温厌终于没忍住,一把扯过他,“不然打一架吧!你赢了,我就跟你交朋友。你输了,就不要在我面前烦我,可以吗?”

鹿鸣慌的急忙摆手,开玩笑!他一个谦谦公子,怎么可能动手打女孩子!

他嘿嘿笑道:“美女,别这样!有话好说嘛!我堂堂男子汉,怎么能打一个小姑娘呢?说出去面子往哪搁啊?”

温厌不理他,上去一脚把他踹飞了出去!

身后终于安静了,温厌拍拍手,干净利落的转身就走。

鹿鸣躺在湖边的草丛里欲哭无泪,果然同小姑娘打架是件及其没有面子的事!赢了,人家骂他欺负小姑娘!输了,人家嘲笑他被小姑娘欺负了!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