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十位评委在交头接耳的聊着天,距离比较远,声音也传不到台下的众人耳中。”
“镜头在台下众人扫过,每个都停留一会,从倒计时开始台下众人的反应合一,有的已经开始奋笔疾书。”
“有的眉头紧锁,望着大屏幕上的‘节日’主题陷入沉思,手中的笔在指尖来回转动,似乎灵感还在和他们捉迷藏。”
“还有的年轻人略显稚嫩,眼神中却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儿,边写边小声默念,像是在反复斟酌词句。”
“桌面上还有一个扫描的东西,写完后扫描一下就直接传送到“博学”的数据库里。”
“当镜头停留在陆晨这里时,只见陆晨气定神闲,即没有奋笔疾书也没有看大屏幕,只是盯着桌面出神。”
网络直播里依旧是人才济济,各种诗词纷飞,当有人看到陆晨后就认了出来,立马有弹幕飘过:
“这不是陆晨吗?他怎么也在这里?他不是作曲人吗?他懂什么作诗?”
“卧槽卧槽…我看见谁了?陆晨他不是钢琴家吗?”
“看他这样都不动笔,是不会了吧?还是回去作曲吧,年轻人跨界不是这么好跨界的。”
“而特殊包间里,罗天一家三口正百无聊赖的在聊天,罗雅薇有一搭没一搭的回复着,她的注意力一直放在陆晨这里。”
“看到陆晨竟然一动不动,她心里有点着急,小晨子,你快写啊,不要让本姑娘难堪啊。”
“她偷偷瞄着身旁的爸妈,她可是跟爸妈打包票来着。”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还有十分钟的时候,陆晨动了,他刚才就在想要写哪一首诗词。”
“因为可以选的太多了!想来想去还是这首合适,开大…快开大…。”
“对的,陆晨要开大,他迅速在纸纸上沙沙沙的写着。”
“陆晨写完后,看到还有五分钟时间,他自信地将作品放入扫描器中。”
“罗雅薇看到陆晨终于完成了,她心里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小晨子,你是最棒的…我爸妈在看着呢,你要是表现的不佳,你的路就难走了!”
“时间到,第一轮比赛结束。机器人“博学”的声音响起:“现在,智能AI正在进行初步评审,请大家稍作等待。”
“等待的过程中,台下的参赛者们开始交头接耳,讨论着刚刚的题目和各自的作品。陆晨则一脸轻松,静静地坐在座位上。”
“李墨轻声问道:“晨哥,怎么样?”
陆晨笑着说:“还行吧,能不行吗?他都放大招了。”
“你呢?一定也表现得不错吧?
“李墨挠了挠头,苦笑着说:“晨哥,我可比不上你,心里没底啊。”
“十分钟过去了,能通过“博学”的初步评判后的作品都会出现在大屏上,现在大屏幕里只有38首。”
“第一轮评判结束!“博学”的声音响起。”
“网络上和现场众人都炸了,这么严格吗?”
“怎么说至少也有100人参与,而且能被邀请到这里的哪有草包,竟然刷掉差不多三分之二?”
“看不到作品名只有通过的作品数量!”
“所以也不知道是谁被刷下来,每个人都是提心跳胆的,紧张又期待!”
“十位评委带上自己的老花镜,看着自己面前的电脑,真是辛苦这些老人了,这么大岁数还要看电脑屏幕。”
“十分钟过去后,十位评委都在认真的审着,还交头接耳的讨论起来,时不时点头称赞。”
“突然有一位华清大学的教授突然站起身,由于动作幅度太大了,把自己坐的椅子都摔倒。”
“这一举动把其他的评委都吓一跳,有人就喊道:“老韩,你发什么疯啊?”
“站起来的老人呼吸极速,身子在微微颤抖,旁边的那位女评委见状连忙说道,快叫医生…老韩可能是心脏病犯了。”
台下众人也是紧张起来,网络弹幕里纷纷刷着:
“这咋回事啊?别吓我!”
“希望老人家没事!”
“比赛还能继续吗?”
“一群医护人员立马快速赶来,就在医护人员想要把韩教授扶走时。”
“他挥手喊着:“别靠近我…,我没有心脏病,那声音中气十足哪有犯病的样子。”
“老韩,那你什么情况?文艺协会的莫严也站起身一脸疑惑看着韩教授。”
“你们看这首词…神作啊!”韩教授身子还颤抖着!”
“台下的陈敬斌一脸激动,肯定是他的作品,他对他作品有百分百的自信,他猜中题了。”
“恭喜了,陈兄!我之前就应该听你的话…哎!”
“陈兄厉害,真的猜中题了!附近的人还有他的好友纷纷向他发出恭喜声。”
“此时,镜头正好扫到陈敬斌这里,看到这里一群人纷纷恭喜陈敬斌。”
“网络上的人都好奇起来,陈敬斌其实很出名的,所以都好奇陈敬斌这一次又创作出了何等的佳作?”
“陈敬斌老师又要出佳作了吗?看评委激动成什么样了?”
“其他评委都好奇的朝韩教授这里走来,这…这…文艺协会的莫严也结巴起来。”
“到底是什么作品啊,急死人了”
“投放大屏幕让我们也看看啊”
“弹幕中不然人纷纷央求放大屏幕,还有台下的众人也是好奇得不行,他们又期待是否是自己的作品。”
“这么多都挤了过来,根本就看不着,莫严直接把这首词投放到身后的大屏幕中。”
“所有评委都转头看向大屏幕,只看到大屏幕上一首词占满整个屏幕。”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所有人都默默的看着这首词,在场的所有人都是有极厚的文学功底和素养,一眼便能看出这首词的厉害之处!”
“韩教授激动得声音颤抖:“诸位,且看这词,这乃是一首精妙绝伦的咏月词。”
“起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以天问之态,将读者瞬间引入那浩渺的宇宙之思,直抒对中秋明月的疑惑与感慨,其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莫严接着说道:“是啊,再看‘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在中秋佳节之际,作者对天宫展开遐想,充满了奇幻与神秘,让人于团圆之时也不禁浮想联翩。”
“女评委点头道:“还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这几句于中秋月夜,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那种既向往天宫的高洁,又惧怕其清冷的纠结,恰是人们在佳节中对理想与现实的思索。”
“另一位评委感慨:“‘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又从幻想回归现实,于中秋团圆的氛围中,体现出对人间烟火的眷恋。”
“这种转折自然而深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也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几句描绘的画面细腻而动人,在中秋之月的映照下。”
“仿佛让我们看到那月光流转,照在无眠之人身上,将月光的动态与人物的心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宁静的氛围,又一位评委补充道。”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句的反问,于中秋这一象征团圆的节日里。”
“将人间的离愁别绪与明月的阴晴圆缺相联系,极具哲理和情感深度,揭示了人生的不完美和无常,让我们在感慨的同时也能引发对命运的思考。”
“韩教授最后总结道:“整首词以中秋明月为引,意境恢弘,上下阕过渡自然,从对宇宙、天宫的畅想,到对人间悲欢离合的感慨,情感层层递进,丰富而深邃。”
“其语言优美,韵律和谐,用词精准而富有韵味,将哲理、情感与中秋美景完美融合。”
“这是中秋咏月的最佳之作,实乃诗词界之幸事,此词必将流传千古,成为不朽的经典!”
“好一首“词牌名”,这将是咏月词中的巅峰之作!另外一个文艺协会的老者语气充满肯定地说。”
“众人再往下看去就看到作者名字,陆晨…。”台下众多学者自以及网络直播里仿佛惊雷炸响!”
“当这首词投屏大屏幕上的时候,陈敬斌就已经浑身瘫软的坐在位置上,整个人呆呆的看着大屏幕,脸色变得苍白无力,竟然不是他的诗!”
“顿时感觉脸上有些火辣辣的,刚才众人恭喜他的模样…。”
“但是面对这样一首咏月词他又能说什么呢?”都把他震傻了哪里还敢不服。”
网络弹幕更是疯狂刷屏:
“这词太牛了,我都起鸡皮疙瘩了!”
“陆晨大神,请收下我的膝盖!”
“中秋能写出这样的词,简直无敌了!”
“这才是真正的诗词高手啊!”
“这样的词我不配坐着看,我得躺着看才能表示我的敬意!”
“楼上的你不够虔诚,我现在跪着看。”
“台下众多文人也是一片哗然。”
“有的赞叹不已:“这陆晨真是后生可畏,如此才华,让人佩服!”
“有的则陷入沉思:“如此佳作,不知我何时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还有的文人懊悔地说道:“早知道我也该多下点功夫,唉,自愧不如啊!”
网络上各媒体纷纷紧急发布报道,
“震惊“陆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惊艳诗词大会,成中秋咏月巅峰之作!”
“震惊,“陆晨龙国年轻天才钢琴家,在诗词大会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竟把华清教授“气”出心脏病,这才是天才的打开方式吗?”
“各式各样的标题满天飞,把整首词全都复制粘贴,霸占各个网站头条,把那些不知道诗词大会或者对诗词大会不感兴趣的人全都吸引到直播间。”
“李墨兴奋地对陆晨说:“晨哥,你太厉害了…这首词太…流弊了!全网都在讨论你的词。”
“陆晨只是淡淡一笑,他又何尝不知道这首词的厉害!”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
“人家都还在玩小鸟加步枪,陆晨直接掏出火箭炮!”
“把“苏仙”的《明月几时有》搬出来了,这首词在地球上被称为“千古第一咏月词”,堪称“咏月之巅”!
“《明月几时有》一出,再无中秋词”可不是说说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