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太子南巡也不轻松,江南各行省州府赋税照旧。”
李幽看向朱慈烺,给他下达任务。
“太子到南都之后,第一件事便要抓紧催收赋税及欠税!”
“巡查各地粮仓,确保能够为北方提供足够多的钱粮。”
虽然对京师豪门贵族开刀很爽,来钱速度最快,但容易得罪天下所有氏族。
李幽也要知道。
清朝之前,国家的权力组成,还是以天子与士大夫共治为主。
那些氏族权贵,有的甚至吸血了千年!
所以至少在明面上,还得让人看到太子正四处筹粮,国库充盈。
后面杀权贵抄家,才不会引发大乱,所有氏族聚众抗议。
“这.....”
崇祯帝闻言有些尴尬。
“怎么,陛下有问题吗?”李幽面露不解。
“先生勿怪,父皇之前也是为了稳住民心,由今年元月时,下旨免去崇祯十二年之前,全国各地所有欠之赋税。”
朱慈烺也想到这点,便事无巨细的说出来。
“无碍,不是还有这两年的么。”
李幽表示没关系。
“可先生,太子毕竟才十三岁,年纪尚小,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他,是不是不太稳妥?”
崇祯帝亦有些担心。
毕竟收税这种得罪人的差事,即便经验丰富的老臣,也不一定干得好。
“陛下放心,这点我早有打算。”
李幽呵呵一笑道:“太子南巡时,可派张煌言、文安之前去辅佐。”
“前者乃宁波府人,根据历史记载,今年应该会考中举人,是个文武双全的忠臣。”
听到这里,崇祯帝和太子都为之一愣。
只听李幽继续道:“建奴南下入主中原后,南边那几位宗室各自为政。”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张煌言联合郑家,与建奴进行长达二十年的艰苦斗争,直到天下再次统一,他也是宁死不屈。”
“后者陛下应该清楚是谁。”
李幽没有再说,而是看向崇祯帝。
见对方果然在那沉思,便道:“早年文安之被奸臣弹劾,一直罢官在家。”
“直至建奴入主中原,江南各州府沦陷,南明即将覆灭之时,他毅然出仕,最终为明朝尽忠,是历史上明朝最后一任督师!”
说到这里,又想到一人,又继续说,“我记得勇卫营总兵孙应元还没战死吧?”
“要不了多久,他的这支勇卫营就会因孤立无援而全军覆灭。”
“以我来看,陛下不妨下旨,让其率领军士回京,然后陪同太子一起南巡。”
“如此一来,文武忠臣都有了,哪怕他日北方最终沦陷,太子也可以靠这些人,继续与建奴抗争。”
崇祯帝点点头。
对于李幽的这些安排,他表示非常支持!
“太子,你到南京之后,还可召郑芝龙之子郑森随行左右,用为心腹。”
毕竟关乎皇儿的安全,崇祯也为其挑选一个人才。
“谁?可是父皇.....”
太子一听是郑海盗家的,有些不解。
“没有什么可是,虽然如今大明内忧外患,但说到底,郑家还是我朱家之臣!”
“当然了,肯定指望不上他老子,不过年轻人都有一腔报国热血,所以你务必将其拉入麾下,为己所用。”
朱由检此时也顾不得脸面,态度十分强硬。
“儿臣明白了。”
太子拱手答应下来。
而这边,李幽也闻言大喜,他差点就忘了那位国姓爷了。
此时对方差不多十八岁,他老子更是世界第一大海盗!
虽然被朝廷诏安,但宣调不听。
私有船只三千余艘,吊打荷拦、西班芽等殖民舰队,富可敌国!
不过崇祯说的很现实,目前大明内忧外患,想要对方雪中送炭是指望不上了。
刚想到这里,腹中却传出一阵擂鼓之音。
所有人听后一愣。
“哎呀,只顾着与先生商讨,忘记用膳,来人,让光禄寺多做几道佳肴。”
崇祯帝呵呵一笑。
整个殿内的紧张气氛,也随着李幽那“咕咕”叫的肚子缓解下来。
....
某间牢房。
司礼监掌印太监,东厂提督王德化,一脸阴晦的看着眼前三人。
“那厮到底是谁?”
虽陷牢狱,但王德化神情依旧保持自若,仿佛被审问的是他人,而不是自己。
“呵呵,咱家劝你,还是把心思放到招供上吧,以免受皮肉之苦。”
经历今天种种,王承恩已将生死看得很淡,如今他只想办好皇帝交代的事。
“哼,就算咱敢招,你真敢呈送御览?”
王德化对他轻蔑一笑:“这样吧,咱主动上缴十万两白银,另外,再分你十万两。”
“皇上那边,再替咱家美言两句,你意下如何?”
闻言。
王承恩只是冷笑,并不答话。
“怎么,嫌少?”
看到对方的样子,王德化有些吃不准,只好又继续服软:“这份人情咱家会记在心里,记住,风水轮流转!”
“咱们这些在宫廷里做奴婢的,谁也说不准哪天会遇到我这种情况。”
“凡事总要留一线!”
“魏忠贤是个例子,曹公公也是....”
不等他说完,王承恩便将其打断道:“说够了没有,说够了就赶紧招供。”
留一线可以,得看分什么事!
对于这种背叛皇帝,开门迎接贼寇的腌臜之徒,他恨不得现在就将其诛杀。
“你当真要学魏忠贤?”
见对方油盐不进,王德化也尤为恼怒。
“呵呵,还想给咱家扣帽子?”
王承恩神色淡漠,语气十分坚决,“咱家谁也不学,只想尽心办好陛下所交代的差事,替陛下分忧而已。”
闻言。
王德化面色阴沉,“给你二十万两,这事就当翻过去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