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深吸一口气,眼神逐渐坚定下来。
“大周一定会成为天下大国!”
杨风决心助力武曌实现大周崛起的梦想,他的计划是在洛阳打造一座学院,培育适合当前国情的人才。
面对大周国力的薄弱,他深知人才是兴国之本,决心培养一批能助力大周崛起的精英。
武曌对杨风的信任日益加深,尽管办学需巨额资金,她仍坚定支持他的决定。
“会有那么一天的!”
她信心满满。
杨风见到武曌脸上的期待与坚定,心中不禁一动。
对他而言,助大周崛起实则是在这个世界站稳脚跟;而对武曌来说,这是一直以来的梦想!
大周被欺凌太久,无人比武曌更渴望国家强大。
“陛下,大周要想强大,除了有钱,还得有人才!”
杨风笑道,“我打算在洛阳建个学院,专门培养对大周发展有用的人才。”
武曌秀美的眉毛微微一挑:“建学院?”
“没错。”
杨风沉声道,“我国底子薄,要发展,需要更多人才,这是百年大计。”
“我要培养一批适合我国现状的人才。”
与其他国家相比,大周显得落后,但他相信,即使起步较晚,也有超越的可能。
大周要想在列强环伺下立足,必须有自己的底气。
现在这些大国尚未攻打大周,不代表未来不会。
弱者没有发言权,只有培养出自己的人才,才能助力大周持续崛起。
武曌沉思片刻:“这事你自己决定吧,不必再跟我商量。”
她对杨风的信任逐渐加深,不再像起初那般警惕。
杨风笑着说道:“还得陛下您做决定呢,毕竟这需要一大笔钱。”
武曌深知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她深吸一口气:“多少?”
杨风摸了摸下巴,伸出五个手指。
“五万两?”
武曌惊讶地问。
武曌面对杨风提出的办学资金需求,焦虑不已,两人因此争执不休。
杨风坚持原则,不愿动用私房钱,惹得武曌不满,他却以攒钱娶媳妇为由,辩解得头头是道。
最终,武曌决定从商号中拨出资金,却坚持自己的那份分成不动,算作欠杨风的,甚至承诺包揽他日后的婚姻开销,让武曌松了一口气。
“啥?五十万两!”
杨风瞪大眼睛,惊疑不定。
“叮!情绪值 500!”
武曌眼皮狂跳,咬牙切齿,“你办个学院,需要这么多钱?”
杨风嘿嘿一笑,解释道:“学院需要地皮,还需要大量用具,这些钱省不下来。”
武曌揉了揉眉心,“商号还有钱吗?”
“直接用一些钱不就行了?”
杨风撇嘴。
“陛下,商号里的钱那是我自己的!”
杨风强调。
“怎么能用在这上面?公和私这是两笔账,您可不能搞混了。”
“除非动用你的那份分成,那我就没话说了。”
“叮!情绪值 600!”
武曌嘴角一抽,感觉有些麻木,心中暗骂这佞臣。
怒火中烧,武曌咬牙道:“不就是点钱,你至于分得这么清楚?”
杨风眨巴着眼睛,一脸无辜,“陛下,这是臣辛辛苦苦攒下来的老婆本,这话没了,以后怎么讨老婆?”
“叮!情绪值 1000!”
武曌额头青筋暴跳,拳头握紧,暗暗安慰自己,不跟这混蛋一般见识。
深吸一口气,武曌瞪着杨风无辜的眼神,轻哼一声:“你娶什么媳妇,要花五十万两!”
“那可不好说,现在取个媳妇儿费钱着呢,不多准备点怎么行?”
“想必您也不想看到,臣为了大周操劳一生,最后落得两个媳妇儿娶不上,香火都留不下来吧?”
“陛下,你总不能看着自己的臣子为了大周连媳妇都不娶吧!”
“叮!情绪值 1000!”
武曌俏脸微冷,“那算朕先借你的行不行?”
“你以后娶妻的花销,我包了!”
杨风一脸惊讶,心想这买卖划算。
杨风,一句话,巧妙地让女帝武曌应允包揽彩礼,心中暗自窃喜。
武曌,这位冷艳的女皇,表面波澜不惊,内心却冷笑不已,对杨风那副得意模样颇感不快。
三日后的朝堂,年轻官员狄仁杰恭敬地报告找到了理想的宅子。杨风对他的眼光深信不疑,决定直接入手。
狄仁杰因此对杨风心怀感激,因为是杨风的提拔,他才有机会进入户部,心中满是敬意。
随后,杨风回到府中,与圣人王阳明商议学院事宜。
宅子已安排妥当,决定由王阳明担任院长,委托他全权管理。
“陛下,就这么定了!”
杨风三言两语,让女帝为他包办了彩礼,心中暗笑:“我真是太聪明了!”
武曌那冷艳的俏脸上露出一丝淡然:“朕一言九鼎!”
见杨风满脸笑意,她心中冷笑:“男人,想娶公主?不知为何,本宫突然有些不爽。”
三日后的朝堂,狄仁杰恭敬地报告:“丞相,您要的宅子已经找到了!”
杨风微微一笑,看了年轻官员一眼。
狄仁杰,太原狄氏出身,武周名臣,正直无畏,因杨风的安排,他得以进入户部,这份恩情让他备感温暖。
“知道了,本相会派人带着钱与你一同去买下那宅子。”杨风笑道。
狄仁杰一愣:“杨相,您不去看看?”
“不必了,本相对怀英的眼光深信不疑。”
杨风的话让狄仁杰感动不已。
打发走狄仁杰后,杨风回到府中,对王阳明微笑道:“先生,学院的事情安排妥当了。”
王阳明脸上挂着淡然的笑意:“丞相,都安排好了?”
“没错,我已经让人买下了学院需要的宅子,不久就能入驻。
到时学院院长就由先生担任,一切就拜托先生了!”
杨风,一心想要打造一所培育数理和军事人才的学院,将之分成了文武两派。
王阳明,凭借全方位的才能,微笑着接受了这个重任。
学院成立,七至十四岁的聪明孩童纷纷入学,王阳明负责管理,杨风则精心编纂启蒙教材,期待学员们茁壮成长。
与此同时,大唐皇帝李世民收到了周国女皇拒绝联姻的书信,与房玄龄讨论此事。
他们认为,周国虽小,女皇显然有更大的野心,不甘心屈居人下。
两人探讨强弱国力,但也承认,有些人天生不愿低头。
“这学院,就得有两下子的人才镇得住!”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