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我要买房子,被上课的兄妹俩(求鲜花评价)

换源:

  “你......你.....你的一部剧本卖了4500块钱,加上稿费,那可就将近五千块钱了!”

张桂芬一脸不可置信的瞧着手中红黄底色的存折。

陈放在回来的途中,特意把剧本的稿酬存起来,手里只留下440块钱。

当下的社会环境并不是太好,陈放不敢把钱都带在身上,万一碰上个要钱要命的主,自己可就交代了。

一旁的陈建章听到陈放的剧本被北影厂采用,而且还成为助理导演,就开始一言不发,似乎还在消化这个匪夷所思的好消息。

陈雪凑过来,数了好几遍存折上的数字,紧接着,开口道:“哥,你拿到这么多稿费,可以不可以给我买个录音,让我也听听歌,然后在买台电视,买辆自行车......”

“你人长得美,就不要想的那么美了。”

陈放给了她一个大白眼,早知道陈雪在自己走后,一点担心都没有,反而还把点心都给吃了,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如果等几天,《人民文学》公示后在卖剧本,最少能卖5000块钱,就是因为她,才少500的。

陈放思索一下道:“爸、妈,我是这么想的,这4500块钱,我想买个房子!”

其余三人纷纷将疑惑的目光望向陈放。

“我现在没有正式工作,爸妈你俩单位分房子的事情也遥遥无期,还不如提前买个房子,改善一下住宿环境。”

陈家夫妻二人对视一眼后,觉得陈放说的有点道理。

陈建章道:“我看过报纸,国家确实允许私人建房、买房,但是有主的房子被安排好些人住进去”

“这些人不离开,咱们就算买了也住不进去,除非住户们找到新地方住。”

陈放笑道:“咱们就买个差不多点的院子,最好是人家都不爱住的,到时候,我想办法给休整一下。”

陈建章点点头:“行,我到时候给你问问。”

事实上,陈放更想买的是西郊花园桥附近的华侨公寓,大三室一百多个平方,暖气供应足,还有洗浴设备,真真正正的豪宅。

后世有句话,80年代住华侨公寓的人,子女开BBA,都算是家道中落。

只不过,对于现在陈放来说,华侨公寓的价钱实在是太贵,只能退而求其次。

另外,陈放对房子还有更重要的用处,可不仅仅是用来住的。

聊完房子的事,陈放才把目光放陈雪身上,道:“过几天,我会让你去试镜,你到时候可要好好表现!”

陈雪拍着胸脯保证道:“哥,你就放心吧,我肯定不会给你丢脸的。”

陈放笑道:“行,那我给你写一段台词,你现在给我演一段!”

“不行不行,我不好意思!”陈雪赶忙摆手。

陈放道:“不行也得行,你在家里表演都觉不好意思,那到了导演面前还怎么表现?”

陈雪将求助的目光望向陈建章夫妻二人。

陈建章二人齐声道:“你哥说得对!”

陈放准备让陈雪试镜的是小娜这个角色,聪明单纯而又浅薄、爱慕虚荣,鄙视父亲“万人嫌”李鹏飞的为人行事,却又对父亲爱拍的生活道路异想天开,险些上当。

嗯,很符合陈雪的本身的性格人设。

原版小娜的扮演者是刘岩,比较出名的《家有儿女2》中戴明明的继母,《甄嬛传》里胤礼的生母勤太妃...

陈雪声情并茂的念了几句陈放写的台词,听得陈放直摇头,好家伙,跟朗诵诗歌似的。

陈放皱着眉头道:“你这样读台词,肯定没戏。”

陈雪撅着小嘴道:“那我应该怎么读?”

陈放给她详细讲了一下小娜的性格特点,道:“你可以把自己带入到这个角色里面去,然后再读台词。”

陈雪又读一遍,比刚才稍微好一点,仅仅是一点。

陈放刚想开口,忽然注意到自家老爹饶有趣味的在一旁看戏,道:“爸,你是北电的副教授,你给她讲讲戏剧表演的三种方式。”

陈建章没好气的说道:“我还以为你能教她点好东西,你在哪听说的三大表演体系?”

陈放回应道:“我看过黄佐临先生在1962半年发表的《漫谈戏剧观》,他提出来的。”

陈建章摇摇头:“你看东西没看仔细,他在文章中根本就没提过三大体系这回事,他说的是斯坦尼是称体系的。”

“别以为自己看点东西,就随便出去给人讲,真遇到懂得人,你说的这些就会成为笑话。”

陈放沉默不语,其实也不怪陈放,当初他在北电上学的时候是1980年,而且教他的并非陈建章。

在1981年的时候,黄佐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梅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戏剧比较》,谈的是戏剧观。

结果在1982年,上戏的教授写了一篇文章,其中引用了黄佐临的观点,但是理解错了。

这篇文章影响较大,被不少高校收入,北电也是如此,三大体系的称呼也流传出来。

后世一说就是世界公认的三大表演体系,事实并非如此。

谈及表演,陈建章的话就开始多起来,然后就在家里给陈放、陈雪兄妹两好好地上了一课。

这是陈放两世为人第一次听陈建章讲表演,不得不承认,受益匪浅。

难怪79级表演班的明星那么多,而自己所在的80级业余班就稍微差一点。

陈雪眼睛都不眨一下,仿佛被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