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N先生的交流

换源:

  祁同伟和高小琴将手头的数字货币兑换成美元后,与高小琴一起到佛州的沙滩度假休闲。

经过这次的生意,祁同伟这才知道,原来搞金融赚钱这么容易。

高小琴得知这笔钱他们收取了20%的手续费后,惊讶地感慨道:“看来国内管得越严,咱们赚得越多。“

祁同伟说道:“我一会要去参加一个这方面的论坛会议,你要一起去吗?“

高小琴回答:“那我没兴趣,我还是更喜欢海滩和大自然。

你们说的那些区块链什么的,我可听不懂。“

高小琴知道祁同伟约了N先生一起参加下午的会议,自己就不去打搅他了。

这个N先生,高小琴也和祁同伟见过几次。

N先生看上去一副理科学术精英的样子。

锃光瓦亮的脑门似乎在展露着其中的智慧。

祁同伟说:“也成,我们两个大男人也聊得痛快一点。“

展会上,祁同伟和N先生聊起了数字货币的未来。

“关于数字货币的未来,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N先生热情洋溢地说:“这个我们之前也聊过很多,总体上我是持乐观态度的。“

祁同伟一直很不明白这一点:

“不过是电脑中的一串代码,为什么会有价值呢?这太违反我自己的直觉了。“

N先生大笑,他思考了一会儿,尝试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

“其实这对于正常人来说确实很难理解。

有很多人古人也发出过像你一样的疑问。

现代人、包括古人也喜欢真金白银,但是后来他们选择了纸币。

在这个变换的过程中,也有很多人提出了和你一样的疑问:

一张纸又不值多少钱,为什么大家都会相信它有价值呢?“

祁同伟回答:“这个知识我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每个国家的纸币背后都有政府的信用作为担保。

国家使用法律规定你的纸币是可以换到钱的。“

恩教授摇了摇头:“你的前半句是对的,但后半句严重错误。“

祁同伟说:“为什么?“

恩教授解释道:“纸币背后的信用确实是国家背书的。

但是后半句关于法律规定的说法是错误的。

如果能这样规定,法律为什么不直接规定一元钱可以买到一艘游艇呢?

那人民的财富岂不是都增加了?

实际上是人通过自由交换,在商业行为中决定纸币能够换取到多少货物。“

N先生继续说:“其实最初任何一个国家在发行纸币的时候,

都是用自己的信用担保一百块钱能够换到多少米、多少面、多少金子、多少银子。

只不过后来大家默认了这样的信用之后,

没有人再在乎这些钱能不能真从国家那里换来这些东西了。

大家用着方便就好了。

但是没有一刻,纸币可以离开信用独立运行。“

祁同伟补充道:“只要有信用,其实无所谓什么东西,都可以当钱花。“

“是的,你说得没错。“恩教授点点头,

“一切都源自于信用。

在过去的一些历史时期内,有一些比较大的商场或者饭店,一些老顾客可以不需要每次都付现钱,而在账本上记账。

你们中国人管这个叫挂账。

其实在西方的威尼斯早期各个地方都有类似的做法。

这样就避免了每次繁琐的付钱找钱的过程。

能够这样做的基础也是因为信用,而并不是因为账本上的几个数字能值多少钱。

我说得没错吧?“

祁同伟点了点头。

N先生继续说道:“那么现在电脑上面的这一串数字,或者说你所理解的这一串代码,也是一个账本。

上面记载了每一个拥有数字货币的人有多少的金额。

并且这个账本是绝对安全的,无法被篡改的。

那么你说这个账本它有没有价值呢?“

祁同伟现学现卖道:“那就要看有多少人为这个账本买单了,也就是有多少人承认这个账本,给予它信用。“

N先生夸赞道:“你很聪明,很快就意识到了问题的本质。

如果大部分人都使用这个账本来记账,并且都承认上面的每一笔数字,那么你的数字货币就可以换来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各样的商品。

如果大家都不承认某一个国家的纸币,那么这个国家即便是立法,也无法规定自己的货币能够换来任何的商品。

这背后的一切都是信用。“

祁同伟说:“那数字货币的弱点也在这里。它需要更多的人去认同它。

可是第一个人为什么要认同它呢?

他如何说服别的人去认同这个货币。

从而让这一串数字可以换取自己辛苦挣来的柴米油盐呢?“

N先生说:“你说得没错。

起初这个项目一开始只是实验性质的。

可能一开始他的创造者也没觉得会有人为此买单。

不过让人高兴的是它已经度过了这个阶段。在

世界上100多个国家里,有着上千万人共同承认它的价值。

大概因为它有自己更独特的优点,能够让这些人冒着一定的风险依然去接受它。“

“哦?“祁同伟有些好奇。

“那它有什么优点呢?据我有限的了解,这个数字货币只是给我带来了转账上的便捷。

如果各国的政府,比如说政府取消了货币管制的话,自由流通这一点,数字货币并没有强到哪里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