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寿春城。
县衙门口,寿春县令王志飞带着一众手下恭候钦差大驾光临。
“我听说,这回来的钦差不是别人,正是那位窝囊到家了的九皇子。”师爷黄涛文捻着细长的八字胡说道。
县令王志飞冷哼了一声,不满道:
“也不知道圣上和太子是怎么想的!竟然派这么一个钦差!这不是添乱吗?”
师爷黄涛文连忙嘘了一声:“大人慎言,当心隔墙有耳。”
王志飞吞了口唾沫,心不甘情不愿地把嗓子里的话咽了回去。
现今,寿春城内局势复杂,洪涝淹毁良田,粮价一路上涨至70文每斗。
可陈、王、何三大粮商还不知足,趁着这个机会沆瀣一气。
以70文每斗的价格将市面上的粮食一扫而空后,硬生生地将粮价再次抬到了100文每斗。
王志飞用尽所有办法试图遏制粮价飞涨,可始终无济于事,哪怕是开仓放粮。
百姓们自然是怨声载道,骂声不断。
想到这一茬,他便焦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不远处突然传来了车马的躁动声,尘烟滚滚。
“大人,九皇子来了。”师爷连忙提醒道。
不消多时,一辆豪华的马车停在县衙门口。
马车前后左右,围绕着十多个身披战甲、骑着高头大马的士兵。
骑着最前面一匹马的,身着飞鱼服,便是暗影卫副统领吴景升。
得到夏皇旨意后,他便出城追赶周云了,一直到盛京城外才得以追上。
“九殿下,寿春城已经到了。”吴景升对着车帘说道。
“哦?已经到了?比我想得还要快。”
车帘被掀开,露出了周云英俊年轻的脸庞。
说着,他跳下马车,好奇地打量周遭的环境,跟电视剧里的古城大致相同。
“拜见三殿下!下官为寿春城县令王志飞!”
虽然心中对这位钦差多有不服,王志飞还是很识趣地带着下属行礼。
“王大人免礼,快快请起!”
周云连忙扶起对方,略微打量了一下,发现王志飞一脸疲惫,眼眸中满是血丝,眼眶边缘是浓浓的黑眼圈,想必最近跟奸商斗智斗勇辛苦了。
“王大人,这是九殿下任平粮钦差的圣旨。汝等可有疑义?”
吴景升打开圣旨,在迎候的官员眼前晃了晃,语气很是傲慢。
“下官不敢有任何疑义!”
王志飞只是匆匆瞥了一眼,看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印,便不敢怀疑了。
何况面前又有个穿飞鱼服的暗影卫,他早就认怂了。
因为暗影卫的凶名早就远扬在外,官员们要落他们手上,起码要脱层皮。
“吴统领,说话温柔点呗~大家都是父皇的好臣子,一家人应当和和善善。”
吴景升唱完黑脸,周云趁机出来唱红脸。
王志飞蠕了蠕嘴唇,心中吐槽:果然官大一级压死人。
“好了,王县令,说说县里的情况吧。”
进入县衙正堂后,周云坐在县令椅上,开口询问道。
“遵命!”王志飞上前一步,朗声说道:
“三殿下,入汛以来,洪水凶猛,寿春城粮田悉数尽毁,这也导致粮食减产,粮价大幅上升,寻常百姓早已无力负担。
可是城内的粮商非但不响应官府号召捐献钱粮,还趁机发国难财,集体约好上涨粮价,洪水前30文一斗的粮价已经被吵到100文一斗了。
光是这样还不够,百姓失去粮田后无以为生,难民无家可归便在城内四处游荡,长此下去恐生事端。”
说着说着,王志飞越来越激动,声音发着颤儿。
看得出来他是恨透这些奸商了,同时也是真的同情这些可怜的百姓。
“王大人,那说说看,你采取了哪些措施?”
周云呷了口茶水问道,与其说是茶水,不如说是水中放了1、2颗茶叶,口感全无。
不过现在是困难时期,他很清楚自己作为下派钦差,应当带头艰苦朴素。
“启禀三殿下。下官贫农家庭出生,不忍见百姓遭受如此苦难,便下令打开粮仓,开设免费粥铺。
此外,我还设宴约谈城中带头起价的三大粮商,陈家、王家、何家,号召他们仗义疏财,只是他们阳奉阴违。”
立在周云身侧的锦衣卫副统领吴景升皱了皱眉,心说这寿春城的灾情比他想象的还严重,而且各方势力错综复杂。
初出茅庐的九皇子,真的能处理好吗?
周云听完,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继续品尝茶水,并没有说什么话。
这温水里撒几颗茶叶,你别说,品着品着还真别有一番滋味。
口腔里,茶水汩汩涌动发出了“嘶溜嘶溜~”的声音,在肃静的正堂中很是刺耳。
王志飞悄悄瞄了一眼周云,看到他这幅惬意轻松的表情,心里不由得生出一丝鄙夷:
“都火烧屁股了,你个二世祖还这么安逸!等着吧,你舒服不了多久的!”
周云半天没说话,王志飞故意提高嗓门说道:
“九殿下,下官才疏学浅,斗胆请教如何破解城中困局...”
然而话音刚落,衙门外便传来了一阵吵闹声,看样子似乎是衙役在阻拦人进来。
没几秒,县衙大门就被强行挤开了,冲进来十多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难民。
这群难民虽然已饥肠辘辘好几天没吃饭,却是张牙舞爪、怒气冲冲,看这样子就像要拼命了!
“王家子!我问你!你设立这粥铺到底安的是什么心?是真的要赈灾?还是打着赈灾的名义跟富人狼狈为奸?”
为首的老头约莫70多岁,上来就指着正堂中间的王志飞一顿狂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