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山水集团

换源:

  在大风厂车间内,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

工人们群情激愤,纷纷指责齐三。

“这个流氓,他一进来就拿着三尺长的木棍。这不是来找事情是来干什么的?”

一位工人满脸通红地吼道。

“对啊,一进来就朝着我们的机器可劲儿的敲敲打打。你们知不知这些都是咱们养家糊口的家当。”

另一个工人眼中闪着怒火。

“还打咱们的工人,王师傅为了护着机器,手膀子都被你们这些狗东西打肿了。也不知道断了没有。家里的几口人就指着这些机器养活,你们敲坏了谁来赔。”

一位老工人气得声音都在颤抖。

“万一,万一咱们的厂子还能干下去呢。”

一位女工说着,声音带上了哭腔,眼中满是绝望与无助。

齐三却还在狡辩,

“我没有犯法,公安局凭什么抓我。”

他试图鼓起勇气为自己辩驳,可那底气明显不足。

赵德汉冷冷地看着他,

“故意伤人,寻衅滋事,聚众斗殴,随便哪一条都可以。审问的时候,什么一不小心断手断脚的,应该是基本操作。哦,对了,我们还录了像,还有你舅舅,你猜他会不会保你呢?”

齐三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瘫坐在地上,内心陷入了挣扎。

他知道自己现在是进退两难,说了可能会很惨,不说也没好下场,毕竟背后那些人他一个都惹不起。

赵德汉见状,语气稍微缓和了些,

“到底是谁指使你的,如果你老实交代了,可能还有将功补过的机会。怎么样,想清楚了吗?”

齐三一咬牙,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

“好,我说,但是我要私下说。”可他话音未落,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

一个年过四十岁,梳着平头,身材微胖的国字脸男人从厂外面走了进来。

工人们自觉地让开了一条道,男人身后还跟着四五个公职人员。他一眼就认出了赵德汉,快步走到跟前,伸出右手,躬身说道

“赵组长,您好。我是光明区的区长孙连城。”

赵德汉起身回握,

“你好,孙区长,我是赵副组长。”

“哦,哦,啊,瞧我,是是是。”

孙连城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他在官场多年,立刻明白赵德汉是个谨慎之人。

这时,“滴嘟滴嘟……”警车的声音再次打破了现场的氛围。

原来是局长赵东来听说燕京特别巡视组的领导在这儿,亲自带着警队赶来了。同时赶到的还有一直在外奔波的大风厂工会主席郑西坡。

胡刻向各位领导详细描述了刚刚车间里发生的事情。

赵东来听完,果断下令:“把这些人都带走,齐三单独审问。”

两名警察走过去,架起地上的齐三就往外拖。齐三路过孙连城的时候,颤抖着轻喊了一声:

“舅舅,救我。”

孙连城从进来开始就没正眼看过他,此时满脸厌恶,

“混账东西!请赵局长公事公办。”

“舅舅,舅舅……”

齐三的呼喊声渐渐远去,他和他的小弟们都被带走了。

郑西坡向前一步,

“各位领导,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想请各位领导到咱们厂的会议室,我给各位领导汇报一下大风厂现在的情况。”

“好,走吧。”

赵德汉说完,不给孙连城等人拒绝的机会,示意郑西坡带路,众人只好跟上。

来到大风厂的工会办会议室,赵德汉率先开口:

“刚刚齐三好像还有重要的事情没有交代,大家都一起听一听吧。”

不多时,公安局的同志押着齐三进来了。

齐三吓得腿都软了,路都走不稳,一进来就开始痛哭流涕,

“我错了,我只是收了山水集团的好处,他们让我上门闹事。说只要不出人命,他们都能摆平。”

他又看向孙连城,

“舅舅,您不能不管我呀。我真的再也不敢了。”

“带下去吧。”

赵东来挥了挥手。

“赵局长,您都听见了。山水集团这是连一天都不愿意等了,一场正常的商业交易,没必要这么着急吧。”

赵德汉说道。

“嗯嗯,赵副您放心,这事儿我一定派人查得清清楚楚。”

赵东来回应道。

“唉,哪里的话。我就是一个过来京州学习项目的,刑侦这些事儿我是一点儿不懂,还得靠赵局长啊。”

赵德汉虽然嘴上客气,心里却忍不住吐槽,要是他们早就用心办事,哪里还需要自己来提醒,希望侯亮平能敏锐些,齐三都把“山水集团”这个关键信息送上门了,自己一个搞经济的,总不能还帮他们查贪腐吧。

接着,郑西坡开始详细介绍大风厂事件的来龙去脉。

原来,厂长蔡成功以大风厂为主体从各个银行借了大量的钱,眼看到期却无力偿还。

于是,他向山水集团的高小琴求助,用大风厂所有股权做质押,借山水集团5000万的过桥资金先还银行贷款。

双方商定使用期限是六天,日息千分之四,并且以大风厂全部股权做了质押。

可没想到,本来已经审批通过的银行突然变卦,说好的8000万贷款不发放了。这样一来,蔡成功欠的过桥资金利息越滚越高,从最初的5000万最终变成了8000万。

半年后,法院做出判决,把蔡成功质押的股权判给了高小琴的山水集团。

高小琴拿到大风厂的所有权后要求拆除厂区,这自然遭到了大风厂员工们的坚决反对。

员工们还找到了陈岩石,把整个大风厂的事情闹到了沙瑞金那里。

而大风厂又是京州市上报的开发项目集群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目前闹得最大、影响最恶劣的项目。

郑西坡刚说完,孙连城就开始诉苦:

“赵副,您是不知道啊。大风厂的处理安置工作,不是我们不想做,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现在咱们光明区,要地没地,要钱没钱,厂里上百号员工,加上家属,涉及大几百人。咱们拿什么安置他们。达康书记每日都在为这个事儿发愁,工作协调会都开过了十几场了。明天就要正式举办一场新的招商会,看能不能协调这个事儿。”

“山水集团也在吗?”

赵德汉问道。

“是的,还邀请了外省的一些机构投资人。招商会的安排今天应该是已经发到您的办公室了。您也在邀请出席的名单里。”

孙连城回答。

“好的。郑工,放心,大风厂的事儿,达康书记和我们都是放在心上的。再给我们一点时间。”

赵德汉恳切地安慰郑西坡。

在回去的路上,王勇何有些踌躇地向赵德汉汇报:

“赵副,山水集团和大风厂股权纠纷这个案子的审判有问题。”

“很好,你也发现了,说说看。”

赵德汉鼓励道。

“这个案子有致命的漏洞,在股权质押中,是需要根据所有债权人的质押顺位判断偿债顺序的。就算山水集团是唯一的债权人,也是要先将大风厂进行司法拍卖再偿还,而不是将大风厂直接判归山水集团。”

王勇何认真地分析。

“小王啊,你下午找个时间,亲自去反贪局那边取一下京州项目上报的材料吧。”

赵德汉吩咐道。

“好的。”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