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边疆告急,率军出征

换源:

  夜色如墨,寒风刺骨。

我策马奔行在京城通往军营的官道上,身后数十骑紧随其后。方才从刑房出来,那名刺客的死让我心头沉重,而就在我们准备进一步追查时,一名驿使闯入府邸,带来了边疆沦陷的消息。

“敌军突袭,三座要塞失守!”

“百姓流离失所,边境告急!”

“请大人速回宫中议事!”

皇帝震怒,朝堂哗然。百官惊惧,却无人敢主动请缨。司马睿虽已倒台,但其残党仍在暗中作祟,朝中人心惶惶,谁也不愿承担此等重责。

我站了出来。

“臣愿率军出征,誓保大燕疆土无恙。”

皇帝凝视着我,良久未语。最终,他点头应允,赐我征讨大将军印绶,命我统领十万兵马,即刻开拔。

我转身离去,未再多言。

这一战,不仅是为国为民,更是为了查明背后真正的黑手。

尉迟烈早已整备好亲卫部队,上官灵则在城外集结江湖义士,作为斥候先行探路。诸葛策连夜送来一份密信,内容简短却意味深长:

**“敌军动向精准,布防情报泄露。极可能与司马睿旧部有关,务必小心。”**

我将信折起,收入怀中。

“诸葛先生,你有何看法?”

他神色凝重:“若真是如此,那敌人不仅掌握我方军情,还具备极强的统筹能力。这不像是一支普通外敌能办到的事。”

“你是说……有内应?”我低声问。

“不止是内应。”他缓缓摇头,“而是有人在背后操控全局。”

我沉默片刻,目光望向远方天际。

那里,正是边疆的方向。

……

大军集结完毕,旌旗猎猎,铁甲铿锵。

我站在点将台上,扫视下方整齐列队的将士。他们的眼神中有敬畏、有期待,也有不安。毕竟,这次出征并非寻常征战,而是关乎国运的一场生死之战。

“诸位!”我的声音穿透晨雾,“敌军来势汹汹,边疆告急,百姓危矣。今日,我等肩负重任,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脚下这片土地,为了身后的父老乡亲!”

众将齐声高呼:“誓死效忠!”

“尉迟烈!”我点将。

“末将在!”

“你率前军五千,先行探路,遇敌不可轻敌冒进,务必稳扎稳打。”

“遵令!”

“上官灵!”

“属下在。”

“你带江湖斥候三百人,绕行北线,侦查敌军动向,若有异状,立刻传讯。”

“明白。”

“诸葛策留守中军,协助调度,若有紧急军情,可直接调兵。”

“属下遵命。”

一切安排妥当,大军浩浩荡荡开拔,旌旗遮天蔽日,铁蹄踏碎晨霜。

欧阳婉与欧阳柔前来送别,姐妹二人一左一右立在我身旁,神情复杂。

“渊哥哥……”欧阳柔轻轻拉住我的衣袖,“一定要平安回来。”

我低头看着她,露出一丝笑意:“放心吧,我答应你们,一定会回来。”

欧阳婉则只是默默注视着我,眼中满是担忧与不舍。她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一件披风递给我,轻声道:“路上小心。”

我接过披风,郑重地披在身上。

赫连嫣也来了,她身穿戎装,英姿飒爽,眉宇间透着坚定。

“慕容公子。”她走到我面前,“我刚刚收到消息,邻国那边传来的情报显示,此次敌军之中有一位神秘指挥官,战术诡异,极难对付。”

“哦?”我眉头微挑,“可有具体情报?”

“没有。”她摇头,“只知道此人行事低调,极少露面,但每一场战役都极为精准,仿佛能预知我军动向。”

我心中警铃大作。

果然,正如诸葛策所言,这场战争背后另有黑手。

“我会留意。”我点头。

赫连嫣忽然靠近一步,低声道:“还有……那位指挥官,似乎会使用某种奇异的力量。”

“奇异力量?”我眼神微凝。

她点点头,压低声音:“据说是从地底封印中释放出来的,带有红光,能操控人心。”

我心头一震。

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警告:能量波动持续增强,请立即干预!】

我握紧拳头,心中已有决断。

这场仗,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一场关于命运与信仰的对决。

“出发!”我一声令下,大军缓缓前行。

身后,熟悉的身影逐渐远去,化作尘埃中的剪影。

前方,是未知的战场,也是潜藏阴谋的深渊。

……

三日后,大军抵达边关前线。

沿途可见战火痕迹,村庄被毁,尸横遍野,空气中弥漫着焦土与血腥的气息。

我勒马驻足,望着眼前废墟,脸色阴沉。

“敌军前锋已经逼近雁门关。”尉迟烈策马上前汇报,“据斥候回报,敌军主力尚未现身,但已有小股部队开始试探性进攻。”

“雁门关守将是谁?”我问。

“原镇北将军赵文远。”

“赵文远……”我皱眉,“他还在?”

“是。”尉迟烈点头,“不过听说最近身体抱恙,军务多由副将代理。”

我思索片刻,下令:“全军加快行军速度,明日辰时前必须抵达雁门关。”

“遵令!”

大军继续前行,气氛愈发凝重。

傍晚时分,我们在一处山谷扎营。

我独自一人站在营地边缘,眺望远处山峦起伏,思绪万千。

忽然,一阵冷风吹过,带着一股异样的气息。

我猛地回头,只见远处林中闪过一道红光。

那光芒,与观星台上的符文极为相似。

我心中一凛,正欲唤人查看,忽听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大人,属下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东西。”

我转身,见是一名斥候,手中捧着一块破碎的金属牌。

我接过一看,瞳孔骤缩。

那上面,竟刻着一枚熟悉的印记——

与刺客令牌几乎一模一样的纹路。

我缓缓抬头,看向黑暗深处。

“看来……我们来得正好。”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