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暗巷惊魂
深秋的雨裹着寒气,将古城浇得愈发冷寂。方英华攥着湿透的裙摆,在九曲回环的巷弄里跌跌撞撞地奔跑。身后传来杂乱的脚步声,混合着粗重的喘息,像一张无形的网正将她死死笼罩。半小时前,她刚从郭岩松的纠缠中脱身,却不想在回家路上被三个醉汉盯上。
“小妹妹,这么晚了,陪哥几个玩玩啊!”为首的男人歪戴着棒球帽,酒气熏天的手突然搭上她的肩膀。方英华本能地甩开,转身就跑,却在湿滑的石板路上重重摔倒。膝盖擦过碎石,火辣辣的疼痛让她眼眶发红。
千钧一发之际,一束车灯刺破雨幕。陈远的白色轿车急刹在巷口,车门被猛地推开。他浑身湿透地冲过来,一把将方英华护在身后:“滚!”声音低沉而危险。醉汉们见状骂骂咧咧,却在看到陈远紧握的拳头时,骂骂咧咧地消失在雨雾中。
“受伤了吗?”陈远蹲下身子,借着手电筒的光仔细查看她的伤口。方英华这才发现他的衬衫后背洇着大片血迹,雨水混着血水顺着衣角滴落:“你流血了!”“小伤,别担心。”陈远轻描淡写地说着,却因牵动伤口闷哼一声。
医院的消毒水味道刺得人发慌。方英华守在手术室门口,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皱巴巴的离婚协议。郭岩松的最后一句话在耳边回荡:“你要是敢离婚,我就死在你面前。”而此刻,陈远为了保护她倒在了手术台上。
“患者刀伤未伤及要害,已经脱离危险。”医生的话让方英华紧绷的神经瞬间松懈,泪水夺眶而出。她走进病房,陈远苍白的脸上带着倦意,却仍挤出一丝微笑:“哭什么,我这不是没事吗?”
方英华握住他冰凉的手,哽咽道:“为什么这么傻?”陈远用没输液的手轻轻擦去她的眼泪:“看到你有危险,我根本来不及想。”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百叶窗洒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温柔而坚定。
出院那天,陈远坚持送方英华回家。路过那间熟悉的花店,他停下脚步:“等等我。”再出来时,怀里抱着一大束向日葵,金黄的花瓣在阳光下肆意舒展:“向日葵永远向着太阳,就像我想带你走向光明。”
方英华接过花,鼻尖萦绕着淡淡的花香。手机突然震动,是郭岩松发来的消息:“我看到他送你花了,方英华,你会后悔的。”她攥紧手机,将消息删除。陈远似乎察觉到什么,轻轻搂住她的肩膀:“别想那些不开心的,今晚我给你做顿大餐。”
厨房飘来阵阵香气,陈远系着围裙的样子让方英华有些恍惚。记忆中,郭岩松也曾说要学做饭给她吃,最后却把厨房弄得一团糟,还冲她大发雷霆。而此刻,陈远哼着歌翻炒着菜肴,时不时回头对她温柔一笑。
“尝尝这个。”陈远夹起一块糖醋排骨,小心翼翼地吹凉,“我跟奶奶学了好久。”方英华咬了一口,酸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眼眶却突然发热。这是她三年来,第一次吃到带着温度的家常菜。
深夜,方英华躺在床上,手机屏幕亮起。是郭岩松发来的长语音,里面传来酒瓶碎裂的声音:“方英华,你以为那个姓陈的能给你幸福?他不过是趁虚而入!你是我的,永远都是……”她颤抖着按下删除键,将手机关机。窗外,月光如水,陈远发来最后一条消息:“别怕,我在。”
第八章:旧梦难拾
古城历史研究所的档案室里,郭岩松将一摞古籍重重摔在桌上,扬起的灰尘在阳光下飞舞。自从方英华提出离婚,他的世界仿佛崩塌了一角,工作也变得愈发心不在焉。手指划过《宋代婚姻律法》的书页,他突然停在某段批注前——那是方英华用红笔写下的字迹,娟秀而工整。
“小郭,这些古籍要送去修复,你……”老周的话戛然而止,看着郭岩松布满血丝的眼睛和胡茬丛生的脸,“你最近状态太差了,要不要请假休息?”郭岩松猛地合上书本:“不用!我能行!”声音里带着病态的倔强。
深夜的研究所,郭岩松独自坐在电脑前。屏幕蓝光映照着他扭曲的脸,鼠标不断刷新着方英华的社交账号。当看到她和陈远在民宿的合照时,他一拳砸在键盘上,键帽飞溅:“贱人!”愤怒让他失去理智,抓起桌上的镇纸,狠狠砸向显示器。
玻璃碎裂的声音在空旷的走廊回荡。郭岩松喘着粗气,看着满地狼藉,突然跌坐在椅子上,双手抱头。记忆不受控制地涌来:大学时,方英华在图书馆帮他整理资料,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发梢,泛着金色的光;求婚那天,她红着脸答应时,眼里的喜悦几乎要溢出来……
“我到底怎么了?”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脆弱。从发现方英华不是处女的那一刻起,嫉妒和猜疑就像毒蛇,一点点吞噬了他的理智。他以为通过控制和伤害,就能留住她,却没想到把她越推越远。
另一边,方英华在陈远的帮助下,正在收拾新租的公寓。墙上贴着她和陈远在海边的照片,照片里的两人笑得灿烂。书架上,研究生的课本整齐排列,这是她重获新生的希望。
“小心点!”陈远及时扶住差点摔倒的方英华,“别累着,这些我来就好。”方英华看着他额头的汗水,心里泛起阵阵暖意。这时,门铃突然响起。透过猫眼,她看到郭岩松失魂落魄地站在门外,手里捧着一大束枯萎的白玫瑰。
“英华,我错了。”郭岩松声音沙哑,“我不该那样对你,我们重新开始好不好?”方英华握紧门把手,指甲几乎掐进掌心:“郭岩松,我们回不去了。”“为什么?”郭岩松突然激动起来,“就因为那个姓陈的?他能给你什么?”
“他能给我尊重、信任和安全感。”方英华的声音冷静而坚定,“这些,你永远给不了。”门内传来陈远的声音:“小华,是谁?”郭岩松听到这个声音,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却在看到方英华决绝的眼神时,泄了气。
“我不会放弃的。”郭岩松将花扔在地上,“方英华,你迟早会回到我身边。”脚步声渐渐远去,方英华靠在门上,久久无法平静。陈远走过来将她拥入怀中:“别害怕,有我在。”
夜深了,方英华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月光。手机突然收到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方小姐,郭岩松最近一直在跟踪你,小心。”她握着手机,手心沁出冷汗。这场婚姻的闹剧,似乎远没有结束。而她,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因为她知道,身后有陈远坚定的支持。
第九章:迷雾重重
秋雨缠绵,将古城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方英华撑着伞走在去学校的路上,总感觉有一双眼睛在暗处盯着她。自从那晚郭岩松出现在公寓门口后,这种不安的感觉愈发强烈。她加快脚步,却在转过街角时,迎面撞上一个抱着纸箱的男人。
“对不起!”方英华连忙道歉,蹲下帮忙捡起散落的文件。一张照片滑落出来,她捡起的瞬间,心脏几乎停止跳动——那是她和陈远在医院的照片,陈远正温柔地为她擦去眼泪。男人慌乱地抢过照片:“看什么看!”匆匆离去。
方英华呆立在原地,寒意从脚底蔓延至全身。她拿出手机,给陈远发消息:“我觉得有人在跟踪我。”几乎是立刻,陈远回复:“别乱跑,我马上来。”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方英华不断回头张望,每一个路过的身影都让她神经紧绷。
“小华!”陈远的声音让她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他撑着伞跑过来,眼神里满是担忧:“没事吧?”方英华将照片的事告诉了他,陈远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一定是郭岩松。”他掏出手机,“我报警。”
警局里,警察看着照片,眉头紧皱:“这种情况我们会加强巡逻,但你自己也要小心。”离开警局时,天色已暗。陈远将方英华送到公寓楼下:“这几天我住你这儿,有个照应。”方英华想要拒绝,却在看到他坚定的眼神时,点了点头。
深夜,方英华被一阵异响惊醒。她轻轻起身,看到陈远站在窗前,手机屏幕的光照亮他严肃的脸。“怎么了?”她轻声问。陈远转身,表情凝重:“我刚才查看小区监控,发现郭岩松在附近徘徊。”
方英华感觉浑身发冷,陈远走过来将她搂进怀里:“别怕,我不会让他伤害你。”窗外,雨还在下,打在玻璃上发出沙沙的声响。方英华靠在陈远肩头,听着他有力的心跳,渐渐平静下来。
第二天,方英华在图书馆整理书籍时,收到一条匿名邮件。打开后,里面是一段视频:郭岩松在酒吧与人交谈,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钱递给对方。虽然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但郭岩松脸上的阴狠让她不寒而栗。
她立刻将视频转发给陈远和警察。陈远很快回复:“在家等我,哪儿都别去。”方英华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的雨,心中充满不安。门铃突然响起,她透过猫眼看到是郭岩松,他浑身湿透,眼神疯狂。
“方英华!你居然报警!”郭岩松拍打着门,“我只是想和你谈谈!”方英华颤抖着拿起手机,准备拨打110。就在这时,陈远的声音从楼道传来:“郭岩松,你再不走,警察就来了!”
郭岩松转头看到陈远,眼中闪过一丝杀意,却在听到警车鸣笛声时,转身逃走。陈远冲进屋,将方英华紧紧抱在怀里:“没事了,没事了。”方英华靠在他怀里,泪水夺眶而出。这场婚姻带来的噩梦,似乎永无止境,但她也更加坚定了要摆脱郭岩松的决心,和陈远一起走向新的生活。
第十章:真相浮现
古城的深秋总是格外萧瑟,方英华坐在陈远的车里,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梧桐树。警方通知他们有了新线索,此刻正赶往警局。陈远伸手握住她冰凉的手:“别紧张,一切都会结束的。”
在警局的会议室里,警察调出了最新的监控录像。画面中,郭岩松与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在城郊的废弃仓库碰面,那人正是上次和方英华撞个满怀的人。“我们跟踪调查发现,这个男人是个惯犯,有恐吓、勒索的前科。”警察顿了顿,“郭岩松雇佣他来骚扰你。”
方英华只觉得一阵眩晕,陈远连忙扶住她。“为什么……”她喃喃自语,“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警察叹了口气,拿出一份文件:“我们在郭岩松的住所搜到了这个,或许能说明问题。”
那是一本日记本,纸张已经泛黄,字迹凌乱潦草。方英华颤抖着翻开,第一页写着:“今天英华又和那个男生说话了,他们笑得那么开心,为什么她不能只属于我一个人?”再往后,字里行间充满了猜疑、嫉妒和自我否定,越到后面越显疯狂。
“根据我们的调查,郭岩松患有严重的偏执型人格障碍。”警察解释道,“再加上童年时期父母婚姻破裂的阴影,让他对感情极度缺乏安全感。”方英华想起大学时,郭岩松很少提起自己的家庭,现在想来,那些沉默背后藏着太多伤痛。
从警局出来,天空飘起了细雪。陈远为方英华围上围巾,轻声问:“想去哪儿?”方英华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去海边吧。”曾经,她和郭岩松约定要一起去看海,如今,这个愿望只能和另一个人实现。
车子行驶在沿海公路上,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低沉的轰鸣。方英华脱下鞋子,踩在冰凉的沙滩上,陈远默默地跟在她身后。“你说,人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她突然开口。陈远走到她身边,握住她的手:“因为执念,也因为不懂爱。”
夕阳西下时,方英华的手机响起。是郭岩松的母亲打来的:“英华,岩松他……他住院了。”老太太的声音带着哭腔,“他吃了安眠药,幸亏发现得早。”方英华握着手机的手在发抖,陈远将她揽入怀中:“别为难,无论你怎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医院的走廊弥漫着刺鼻的消毒水味道。方英华站在病房门口,透过玻璃看着躺在病床上的郭岩松。他脸色苍白如纸,手上插着输液管,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却如此憔悴。
“对不起……”郭岩松睁开眼,看到方英华,眼泪夺眶而出,“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方英华看着他,心中五味杂陈。郭岩松抓住她的手,哽咽道:“我只是太害怕失去你,我从小就看着父母互相伤害,我不想我们也变成那样……”
方英华抽回手,轻声说:“岩松,爱不是占有,不是伤害。”她转身离开,留下郭岩松绝望的哭声在病房回荡。走出医院,陈远正在门口等她。他张开双臂,方英华扑进他怀里,泪水浸湿了他的衣襟。
雪越下越大,落在两人肩头。方英华抬起头,望着陈远温暖的眼睛:“我们回家吧。”这一次,她终于看清了方向,也终于明白,真正的爱情,是相互尊重,是彼此信任,是在阳光下携手同行。
第十一章:新生曙光
新年的钟声在古城上空回荡,方英华站在陈远家的露台上,望着远处绽放的烟花。这是她离婚后的第一个新年,也是她重获新生的开始。陈远端着两杯热红酒走过来,将一杯递给她:“新年快乐,我的小太阳。”
方英华接过酒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眼镜。过去几个月,她在陈远的陪伴下,慢慢走出了婚姻的阴影。郭岩松在住院治疗后,接受了心理辅导,偶尔会发来问候短信,但她知道,他们之间已经彻底画上了句号。
研究生的课程紧张而充实,方英华沉浸在学术的海洋里,重拾对生活的热爱。她的论文《宋代女性婚姻自主权研究》得到了导师的高度评价,这让她信心倍增。陈远总会在她熬夜写论文时,默默准备好宵夜,在她遇到瓶颈时,给出独到的见解。
“下学期有个国际学术研讨会,导师推荐我去参加。”方英华兴奋地说,“这是个难得的机会。”陈远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我就知道我的小华最棒了!到时候我陪你一起去。”烟花的光芒映在两人脸上,幸福的笑容格外耀眼。
春节期间,方英华带着陈远回了老家。父母看到女儿重新振作起来,又有了真心疼爱她的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母亲拉着陈远的手,一个劲地往他碗里夹菜:“好孩子,谢谢你照顾我们家小华。”
在老家的山坡上,方英华和陈远并肩坐着,看着夕阳慢慢落下。“你知道吗?”方英华靠在陈远肩头,“以前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完了,是你让我相信,未来还有无限可能。”陈远转头看着她,眼神温柔而坚定:“以后的路,我们一起走。”
回城的路上,方英华收到郭岩松的最后一条短信:“英华,我要离开这座城市了。谢谢你让我明白,爱一个人不是束缚,而是成全。祝你幸福。”方英华看完后,默默删除了短信。往事如过眼云烟,她终于可以心无芥蒂地拥抱新的生活。
春暖花开时,方英华收到了学术研讨会的邀请函。站在镜子前,她穿上崭新的职业装,妆容精致,眼神自信。陈远从背后环抱住她:“我的学者小姐,准备好了吗?”方英华转身,在他唇上轻轻一吻:“准备好了。”
机场大厅里,人来人往。方英华和陈远手牵手走向安检口,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他们身上。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不再害怕,因为她知道,无论遇到什么,都有一个人会陪在她身边,一起迎接每一个日出日落,一起书写属于他们的幸福篇章。
第十二章:永恒誓言
盛夏的海滨,阳光将沙滩晒得金黄。方英华穿着洁白的婚纱,赤着脚走在柔软的沙滩上。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远处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宛如童话中的场景。陈远穿着笔挺的西装,站在临时搭建的婚礼拱门下,眼神里满是深情。
“小华,你真美。”陈远伸手拂去她额前的发丝,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方英华抬头看着他,眼眶湿润:“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