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宴在南京是挺常见的。一般是家里亲戚聚在一起庆祝孩子的升学,就像满岁宴一样。我们家并不是所有亲戚都会和我们聚在一起。因为在亲戚中我们家分的很清楚:家人和亲戚。家人是指直系血脉,而亲戚是指血缘关系。家人会经常见面,而亲戚可能最多的时候只能一年才能见到一次。
我考上了大学,第一个请我吃饭的是亲戚。是一位和我非常亲近的舅爷爷和舅奶奶。听起来是不是很大?其实只是辈分大,他们年龄和我小姑姑一家相仿,我的舅舅比我哥哥要小上几岁。他们住在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曾经小时候我经常一个人做公交车一路做到底去他们家。他们于我而言,是真正的家人。不会有类似亲姑姑们的冷嘲热讽,但也不会少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第二位是我的表姨,他们一家算是南京上流圈子的一员。父母去拜访时总会拿出最上乘的礼物去拜访。高中时,母亲想将表姨家小女儿介绍给我的大姑姑家的儿子。爸妈都认为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双方都很好。但是时间不等人,今年表姨家小女儿已经和男朋友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吃饭进行的井然有序,小姐夫的言语之间对表姨一家的巴结显而易见。我深感无语,暗暗在心中吐槽这位小姐夫有多么不如自己的哥哥。吃完晚饭,我跑去和小侄子一起玩枪,孩童的世界总是新奇有趣的。他笑着问我:“阿姨,你以后会去古墓探险吗?就跟张起灵一样吗?”他的大眼睛里充满的对我崇敬,我摸着他小头笑着对大表姐说:“小侄子是个小人精。”
这也是第一次,我感受到了家人对我学习专业的认可。
第三个请我吃饭的是我的亲舅舅。我的舅舅一家对我都非常认可,弟弟与我在房间谈心“姐姐,我感觉我还没开始我就要结束了!”我笑的好大声,看到他初一的课本我回忆到了六年前。
嗯,好像真的很累。但是,又很值。
“加油!你会比姐姐更加厉害!”我笑着说。看着弟弟,我总会感慨时间的飞逝。我以前总是希望弟弟快点长大,现在是真的长大了。婆婆也抓住我的手给了大红包笑着说:“我的大宝贝考上大学了!”
回家时,舅舅突然在门口对我说:“虽然不知道你怎么想的,但是老舅认为,你在你妈妈这边已经很优秀的了。你开了一个很好的头。”我的心好像漏跳了一拍,是无措,是感动。
母亲回家吐槽父亲家里没有表示表示。父亲则是吐槽母亲时间安排不合理总是抽不出空聚会。
终于,在我临走前一天聚会了。大姑小姑也送上了升学红包。爷爷悄悄跟我说:“钱不够要跟我说哦!”我笑着说:“应该够的。”
父母也会悄悄讨论一下升学金钱数额。我也知道,尽管他们会在意这些,但是这些背后磨灭不掉的是血缘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