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长,这丞相之位,咱想你就退了吧,做个韩国公也好。”
轻飘飘的一语,让得整个御书房都为之一静。
朱标的脸色复杂。
他其实心中已经有心里预料。
但当朱元璋真正说出口之后。
他就知道。
他的父皇已经下定了决心。
去除相权这件事。
他是一定会推进下去的!
这件事一定会有无数人想螳臂当车。
到时候必然又会是一场腥风血雨。
但在朱元璋真正提出之后。
朱标反而没有像刚才,以为朱元璋要杀李善长那样,站出来为李善长说话。
尽管在他看来。
自己父皇完全就没有想到该怎么去平替掉相权。
但既然父皇已经宣战。
他是朱元璋的儿子!
大明的太子!
此事容不得他退缩,再去站在朱元璋的对立面。
不过朱标也明白过来。
父皇也不是完全没有动作。
他在这种关键时刻。
拿出神药生命药水。
很明显,这是为了将淮西勋贵们稳定住。
淮西勋贵,是大明立国的基本盘。
他们直接与兵权接轨。
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是文官。
之前胡惟庸案发的时候。
之时除掉了以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为首的文官以及众党羽。根本没有牵连到淮西勋贵。
但李善长就不一样。
要除掉李善长,就一定会牵连到淮西勋贵。
就他朱标所知,在淮西众将中,李善长的山头同样极大,甚至能够跟汤和徐达分庭抗礼。
跟李善长关系最近的就有吉安侯陆仲亨,以及今年二月去世的腾国公顾时的儿子济宁侯顾敬。
延安侯唐胜宗,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宜春侯黄彬,汝南侯梅思祖,河南侯陆聚,靖宁侯叶升,荥阳侯郑遇春。
这些他朱标都知道,掌握锦衣卫的朱元璋能不知道?
只怕比自己要详细的多!
这些淮西将领,到时一个都跑不掉!
如今看情况。
自家父皇拿出生命药水。
又拉来自己这个当朝太子未来储君,以及淮西最大的两个山头徐达跟汤和。
这样的恩赐,这样的阵容,
又好言劝说李善长卸位。
朱元璋已经在极力的压制自己的杀戮本意,
如果李善长能够接受。
那废除掉相权的阻力,就会少很多很多。
所以此时朱标一言不发,几乎屏住呼吸看着李善长,等待他的抉择。
汤和与徐达两人。
徐达还好,他重病在家。
对于朝堂现在的局势根本就不甚了解。
最多听过自己儿子徐辉祖讲述上位拿下了胡惟庸这件事。
所以他此时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好似看不够一般。
而汤和则是眯起眼睛。
他虽然久在军中,但也正因为久在军中。
对于李善长一直拉拢淮西将领的动作感到不满。
在原本的历史中,李善长找他借调了三百卫戍兵去大兴土木。
他当即就把这事捅到了朱元璋那里。
也成为老朱诛杀李善长的最后一根稻草。
汤和先是看了一眼面色青红交加的李善长,又看向面无表情的朱元璋。
心思百转间,汤和瓮声瓮气的开口道:“李善长,上位让你退了丞相位呢!你看看你带的学生胡惟庸,都干了什么?直娘贼的造反!
他一个书生,哪来的胆气敢造咱上位的反?
是不是你这老师言传身教?”
“你以为这些你不用负责吗?上位仁德,咱们都是淮西出来的老兄弟,关起门来说。”
“今天你要不照着上位说的办,出了御书房的门,咱就一刀结果了你!当初徐达在潘阳湖救了你一命,咱替他收回来!”
朱元璋静静的听着汤和的鼓噪。
表情淡淡的摆手道:“你这憨货,胡说什么呢?善长是咱的大功臣,你砍他,咱先砍了你!”
汤和顿时笑呵呵的摆了摆手道:“上位要砍咱,咱也认了!”
君臣二人嬉笑怒骂。
李善长却浑身都在微微震颤。
果然,是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刻了吗。
从胡惟庸倒台的那一刻起。
他李善长就有了这个觉悟。
或者说,从刘伯温感染风寒后,御医越治身体越差之后。
他就已经明白了。
上位啊,你口口声声说共富贵。
你是不学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但你却什么都与他赵匡胤反着来。
你打压文官,甚至要染指相权!
天下世家,谁能够答应?!
刘伯温他害怕啊!
你不放过他,拉起胡惟庸围攻他,
更却让他感染风寒而死。
刘伯温死了,胡惟庸也死了。
现在轮到我了!
李善长一时间只感觉自己的身子都佝偻了许多。
他的这些心理活动,即便是一边隔着屏幕观看的楚光都不知道。
不过就算知道了也会无所谓一笑。
相权这种东西,本来就是集权制的产物之一,有与没有,根本上来说,对整个国家没有任何区别。
只不过对于那些想要与皇权分庭抗礼的各地世家,却是如断臂膀。
该说不说还得是乞丐起家的老朱。
人家都说世家绝于五代十国时期。
世家真正意义的断绝,终于相权被老朱推下历史舞台的那一天!
等了良久。
李善长猛地抬起头。
他红着眼,从胸襟中掏出一块免死金牌。
他将免死金牌放地,看着朱元璋道:“上位,要杀吾乎?”
朱元璋手指轻点案几。
“善长,那年咱在滁州,咱问你,天下之乱什么时候才能平定呢?”
“你说汉高祖从亭长而起。
他生性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胡乱杀人,五年成就了帝王的基业。
现在元朝纲常已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
倘若效法汉高祖,天下便可轻易平定。”
朱元璋语气平静,手指点着自己的脑门道:“你说的这些,咱一直记得,咱听从你的建议,取了天下,如今又怎会胡乱杀人。”
“但咱当时也跟你说过,咱饿啊!那地主家的牛吃的都比咱好,咱只能去当和尚,去乞讨!
咱说要还天下太平,让那些祸害百姓的,让咱吃不起饭的,都一扫而空!”
“当年咱去打鸡笼寨,和阳被元军偷袭,一场血战啊,善长你浑身是血,跟咱说,你守住了咱的基业和阳城,咱记得啊!”
“善长,你还记得咱说的吗?”
李善长胸膛起伏不止。
他狠狠吐出一口浊气。
“上位,臣卸丞相之位后,何人接替?宋濂?”
朱元璋摇头道:“今后不再有丞相,咱预设立内阁。”
“果然!”
李善长惨笑一声。
他表情忽然平静道:“这就是上位女婿给您出的手段吗?不知上位此内阁为何?”
不止是李善长,朱标汤和等人,亦是都心头巨震的看向朱元璋。
尤其是朱标更盛。
原以为朱元璋没有想到办法。
没想到他居然早就有了应对。
而且他那个传说中的妹夫,给朱元璋的两策,除了海禁,另外一策居然是关于相权!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能够相当于起死回生的神药,又有两道国策!
难道真是神仙中人?不然如何会这么多,这么神秘这么强?
既然自己父皇会采纳这妹夫的计策,那就说明,在父皇看来,这计策绝对是可行的。
一想到父皇在问自己,自己却答不上来时,一闪而过的失望。
朱标便不由的心中产生一股强烈的挫败感。
所以他迫切的想要知道,这内阁,到底是一道什么样的能够让自己父皇愿意执行的国策。
朱元璋也没有藏着掖着,平静道:“咱会在明天的朝会中提出,废除掉中书省跟宰相。
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
另外设置四辅官,
辅官从应届举人中选取。
但不设品阶,无品无阶。
以后只负责对天下奏章的汇总建议,不参与决定权。
并闻风直奏对。”
...
各位读者老爷,新书启航,求点免费的鲜花,评价票,月票支持.......新书不易,大家多多支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