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救人命 识官差 歧路变通途

换源:

  我离开林家沟酒馆,继续踏上寻妻之路。天气燥热难耐,树上的知了不停地热啊,热啊地叫着,叫的令我心烦气躁。

中午的官道上热气蒸腾,没有行人,我又累又乏,背上的包袱都被汗水浸湿了。于是就坐在路边的一棵大树荫下,胡乱吃了一点干饼,喝了几口水,算作中午的午餐。实在有些吃不住了,就把手往蛇珠上摸了摸,想念动咒语,让老婆自己回来,免掉这份吃苦的罪,但是手在怀里抚摸了很久,还是迟迟下不了这个决心,想到老婆说过,蛇珠的许愿只有十次,不能把人生的这份能量用完,万一遇到艰险岂不更惨?还是继续留着做点更有价值的事情吧!

正想着,我突然听到身后路边有个女人喊救命的声音。

我赶紧灵醒起来,背起包袱,爬起身,循着声音奔去。路边的一条小河里有个女子在河中央,不停地拍水扑通着,正拼命地想往四周抓住点什么,她要溺水了。

我不会游泳,心里很着急,怕这个女人被水冲走,于是只能沿河岸追着,边追办找寻棍棒、绳索之类的东西,以扔到河里想拉她一把。还好,不远处有一根长蜡杆,我就赶紧跑过去,拿起长杆,伸向那女子,那女子本能地抓住杆子,在我的拉拽下,慢慢凫向岸边。

只见她浑身湿湿漉漉的,衣服紧贴在凹凸有致的身上,像个落汤鸡。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少妇,据她自己说是来河边洗衣服,因天气炎热,就想在水里泡一下,谁知一失足就倒进了水深处。

就在我准备离开时,那妇人拧着衣服上的水,开口道:“多谢小兄弟相救,现在中午天气炎热,何不到嫂嫂家喝杯茶水凉快一下再走也不迟。”

我说自己要继续赶路,想及时到皇城找一个失散的亲人。

“赶路也不差这回子功夫,我家男人在皇城廷尉府做衙役,这两天刚好在家歇班休息,问问他或许能帮上你的忙。”

我一听,正愁自己对皇城不熟悉而不知何去何从,见这个嫂子重情重义,索性就跟着她沿石阶爬上岸,绕过几棵椿树,穿过一片青青的菜园子,径往她家的房舍而去。

推开柴门,只见沿土院墙码着整齐的柴堆,两头的角落用木条扎着鸡鸭猪舍,正对柴门是三间黑瓦房,与两旁的草房相比,妇人家生活显得比较阔绰些。

那妇人先向自家丈夫详细说了中午遇险的过程,然后又向我介绍她的丈夫。她的丈夫看着有四十岁年纪,豹眼狮鼻,嘴阔额宽,不怒而威。听了老婆的话后,忙恭身施礼,邀进厅舍喝茶纳凉。那妇人换了一身干净衣服,然后为我们煮酒炒菜,让我和她丈夫聊皇城轶事。

大哥自称姓王,名叫王奔,是皇城廷尉府的普通衙役,专门跟着廷尉办差,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普通民警身份。由于要经常办案,对皇城大大小小的琐事了解很多,可以说是个皇城通。

凡事向他打听,他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十分爽快。

“在偌大的皇城找人简直浩入烟云,若没有熟人指路几乎如同盲人摸象。

你找我算是找对人了,到时候跟我走就能找到,如果是找年轻女子就多到烟花柳巷;找孩子就多到集市和打把式卖艺的地方;找老人就多到城效荒地等地方。

依据兄弟所说,我认为你的老婆应该到花柳巷去看看。”

王大哥直言直语,让我听了有些不自在,我老婆王娡不可能去这种地方。他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恕我直言,在皇城的烟花巷并不都是出卖肉体的,也有很多卖艺不卖身的,她们多是被人贩子从外地贩卖到皇城的,为的是靠唱功琴艺混得一口吃。”

“我老婆出身富贵之家,心灵手巧,为人大气,不管是卖艺还是卖身,都不会去做这种事的。”

“依我多年办案经验来看,弟媳应该是被人拐卖到那里去了,女人失踪多是去这两个地方,一个是卖到烟花地出卖色艺;另一个就是卖到偏远地做那光棍的媳妇。这次你跟着我进京去花柳巷看看,一家一家找找,若没有我们再想其它办法。”

听了王大哥的话,我的心顿时亮堂了很多,办差人员果然不一样,说起话来思路清晰,办起案来风风火火,说得我顿时愁云尽散,一夜好睡。

第二天一早,我与王奔结伴进京。

他雇了一辆马车,辞别老婆,一路打马扬鞭,带着我直赴皇城。

我们在京郊沿路所经之处,只要王大哥亮出腰牌,立刻就会畅通无阻,只需要花一天功夫就到了。他的办事能力很强,与他比起来,我的确是小趴菜一个。若换了我独自一人进皇城,花三天时间也到不了。

进了皇城,我感到眼睛都看花了,做买的做卖的,打把式卖艺的,吆五喝六,卖冰糖葫芦的,三教九流,热闹非凡。

王奔大哥给我从衙门口腾了个地方住宿,他要忙办案,让我住在皇城随心就好。

我先是按照王大哥所指的路线图,在皇城一家一家地找,几乎找遍了整个皇城的花柳巷也没有任何消息。这天,王大哥突然把我拉出来:“他查过人口登记薄,在铜锣巷一家叫留芳园的宅子,里面有一个头牌艺妓,琴弹的特别好,长得也好,恰好名字也叫王致,虽然名字的字不一样,或许是取了协音呢?”

我一听有门儿,当天一擦黑就迫不及待地去了留芳园,这个位置相对皇城其它花柳巷要隐秘的多,进了宽大的石狮门档,是一块影壁墙,上绘半掩半遮的美女,有的怀抱琵琶;有的拿扇掩面;有的手撷花朵;有的逐蝶嬉戏,看了让人不觉让人心驰荡漾,春扉顿开。

楼内咿咿呀呀之声不绝于耳。

拐过影壁墙,呈现在面前的是一座两层青砖黑瓦垒就的小红楼,掩映在青柏翠竹、月季芍药之中,宽阔的院子里摆有各种圆石桌和圆石凳,桌面上胡乱地摆着一些残棋和纸牌。

小红楼的廊道上不时会有男男女女走进走出,里面既有悦耳的琴声,又有推杯换盏的打情骂俏声,还有哭哭泣泣的抽打声,声声入耳,声声扰我心绪不宁。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