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满期盼 心失望 明升实远贬

换源:

  我尚不自知,期望值很高,心中正暗自窃喜。当初以为在闽越国封为奉常一职,已觉得到了人生巅峰,想不到有朝一日竟还能当上朝廷的国师,真是祖上冒清烟,时运来了,想不给祖上增光都难,膝盖一软便不由自主地跪下山呼万岁!

文皇帝开口封道:“因北方边境匈奴气势汹汹,犯我边疆,杀伤我军民,导致我大汉生灵涂炭,急缺医务人才,鉴于金王孙身为细柳从军郎中,亟需为朝廷效力,支援北方边塞。朕特封金王孙为陇西四品从军大夫一职,协助陇西郡守王信守边卫疆,为军中将士们搞好医疗保障。所献蛇珠,乃国之瑰宝,朕代表朝廷将其收归国有,防止匈奴贼寇窃取,遗害中原。待朝廷有用之时,再行召唤。钦此。”

听了皇帝宣诏,我不禁一愣,想不到陛下改口比闪电还快,但不敢抗旨不遵,否则就有杀头之罪,灭顶之灾。于是表现出一副很乐意接受的样子,随之口呼:“谢朝廷信任,谢万岁隆恩!”

周亚夫带我回到细柳营后,心中也是闷闷不乐,心想这陛下也太会找借口了。不但名正言顺地抢走小金的蛇珠,而且还把他贬到边塞去,让人有苦说不出。

回到军营,我收拾好行装,便来找条侯道别。条侯见了连连叹息:“唉!一切木已成舟,只能往前走。陇西郡守王信是个嫉贤妒能的小人,除了一身奉承钻营本领,没有真才实学,可偏偏深得大将军窦婴信任,就让他到到北方边塞地区历练,将来再回朝廷重用。李广将军目前也在那儿,有事你可去找他商量。”

“李广不是上次在细柳营校武场因为武艺出众被皇帝看中,选进皇宫当禁卫军都尉了吗?”

“唉!说起来话长。李广被皇帝从细柳营选拔到禁卫军当都尉不久,便因不善奉迎被派往陇西担任中郎将,做陇西武官,协助王信守关。两人性格上不对付,王信就不断地给他穿小鞋,上眼药,既想整他,却又怕他,毕竟边境离开李广不行。只能在李广每次出城与匈奴作战时,要么延迟相救;要么缺少粮草,就是不让他在灭匈奴过程中建功立业,搞得他战也不是,退也不是,有劲使不出来。我想依你的性格,即使去了恐也难与王信相处,所以有点替你担忧。”

“那李广将军为啥不另投高明?偏偏要在一个如此卑鄙的人手下任事。”

周亚夫朝我虚了一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的安排不是谁想改变就改变的了的,除非你和中行说一样去当叛徒。如果李广要这样做,那他一辈子就会被人钉到耻辱柱上。那王信也知道李广能打仗,守关夺隘离不开他。因此,李广除了忠诚,别无他念,这才是真正的臣子。”

“那李广将军能在边塞立住脚,让匈奴忌惮,的确不是一般人啊!”

周亚夫笑道:“李广将军在边塞地区是赫赫有名的战将,他家世代相传射箭之法有非常可怕的战力,就像现代人拿一挺机关枪闯入冷兵器时代,远远扫射那还不得成片倒下?文帝派李广到汉匈边境时,恰赶上匈奴军大举入侵汉境,李广迅速参军抗敌,骑马射箭,百发百中,杀敌最多,致使匈奴人一听说李广的名字就不敢露头。

相当初,李广在朝廷任都尉时,陪文皇帝外出射猎,每次表现都一马当先,哪怕一头猛兽出现,他也能迅速射中要害,真是军中神箭手啊!文帝曾叹息说,李广啊,你真是生不逢时!如果你生在高祖那个争夺天下的时代,封个万户侯不在话下。”

“有这样的将军,是我们大汉朝的福气,若我有他这般本事,到了边塞也可为国多些效力,将来封侯也大有希望。”

“王侯将相是天生注定的,你祖上有军功后代自然沿袭受封,不是靠努力就能得到的。匈奴的铁骑连年如狂风般肆虐,北方边境陷入了一片混乱与危机之中。朝廷亟需一位英勇无畏的将领来抵御匈奴的入侵,于是,李广这才被朝廷选拔到北方边境,任命为中郎将,协助王信肩负起了保卫边塞的重任,这对一个年轻人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职位了。”

“条侯,我听说李广还射死过老虎,果有此事吗?”

“射虎是以讹传讹的事,实际上是那枝箭射进一块坚硬的石头。应该发生在去年吧。平明时分,他外出射猎时,把一块巨石误看成是老虎,一箭射去,箭簇居然射进了巨石之中。那些匈奴人听说这件事后,吓得就再不敢轻易入侵汉境了。在李广的带领下,陇西一带的士兵们士气高昂,他们紧密合作,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匈奴的进攻一次次被击退,李广的飞将军之威名传遍了整个边关,他成为了汉匈边境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他的存在,让匈奴不敢轻易进犯,为边关的安宁带来了希望。在他的守护下,陇西边关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与繁荣。”

听了周亚夫对李广的评价后,我有些唏嘘不已。

“边境一线急缺医护人员,尤其像你这样的医术奇才,你到陇西郡后,虽然只是个从医大夫,但其作用一点也不比李广差,好好为国尽忠,为官兵尽责!军人就是为打仗,保的是朝廷安宁,哪怕军中一个做饭的,都应军事过硬。战场上敌人不会因为你是伙夫,是医生就不对你动武。若与敌人发生对恃,且要记住三件事:一要先占据有利地形,二要让士兵训练有素,三要注意后勤给养充足。平时要多参加训练,把身体素质搞上去,在医术上要多关心士兵,爱护士兵,这样你才能得到他们的爱戴。”

雷江南、雷江北、寿四三个哥哥都来为我送行,大家在十里长亭特地摆了一桌,以壮此行。

大哥宽慰我说:“现在朝廷用人都是从边境有打仗经验的将领中选拔,兄弟你这么年轻就已封为四品官职了,拉我们一大截,说不定哪天回到朝廷就能捞个三品御医,哥哥们仰仗兄弟的地方还多着呢!到了那里好好干,哥哥们都看着你呢!”

“我宁肯什么官都不当,也要跟哥哥们生活在一起,何况我还有女儿放在常五爷那里帮抚养,这一去北部边境,不知猴年马月才能接女儿回了呢!”

哥哥们鼻子都酸酸的,觉得我命挺苦,妻子跑了,孩子又难在身边,凡事都不由自主。若再到陇西边这片苦寒之地,“不马革裹尸还”就不错了。

因此,大家依依不舍,高唱“长城外,古道边,夕阳天外天。”

兄弟们就此别过,不知何时再相见。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