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48年,曾经的废太子,现临江王刘荣因扩建被招回到长安问罪,在中尉府给自己的父亲汉景帝写下谢罪书后自杀,结束了自己短暂而戏剧性被坑的一生,年仅23岁。
废太子刘荣被杀后,负责调查此案的郅都受到牵连。为防止窦太后找茬,汉景帝外放郅都继续到雁门做郡守,实际上是保护起来了。郅都很厉害,守卫边境,抵御匈奴入侵,被誉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最终,还是被窦太后追究,将其下狱处死。
刘荣的太子之位被废后,一时出现空缺,立太子一事立马就上了朝廷的议事日程,因景皇帝预封匈奴叛将和王美人的哥哥王信为侯。周亚夫等权臣顶着,坚决不同意,因为此事,景帝开始疏远他们。到了二月,丞相陶青被罢免,太尉周亚夫出任丞相。看似这是景帝对周亚夫的重用,实际上君臣关系已经不再是四年前共同对战吴楚叛军时那般亲密。紧接着他的命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关于当选太子一事,后宫左右着皇帝的决策。窦太后和美人王娡决定要先除掉那些拦路虎,绊脚石,特别是周亚夫、莫雪雁之流,必须得清除掉,两大皇后惦记着他,其命运可想而知。
王娡最会权衡利弊,最会察言观色,她知道丈夫是妈宝男,凡事都听他娘的,所以王娡虑事总是以婆婆的意志为意志,以婆婆的好恶为好恶,哪怕是小姑子,她都完全屈就,从不忤逆她们的意见。更何况在平定七国之乱中,她灭楚国有大功,救了小叔子梁孝王一命,因此,深受窦太后信任那也是自然而然的。
王娡虽然依附权贵,顺从权贵,但对忤逆她的朝臣,不管他在朝中权势多大,她都毫不留情地灭掉。
当初,莫雪雁被景帝招聘到皇城担任禁卫军卫尉,因他认识王娡,怕被识破其真实面目,特别结过婚、生过孩子这些私事,若要让老公景帝知道了,那还得了?自己不方便明目张胆地阻止,只好利用宫女被莫雪雁骚扰为名秘密除死。
周亚夫尽管是她的主婚和媒人,她也一心想把周亚夫除掉而后快,为的是不让他发现自己曾经是金王孙的老婆。她一直蜇伏深宫,不敢抛头露面,生怕被周亚夫发现。她也知道,这样长此以往,躲来躲去终究不是个办法,必须得尽快除掉他,否则会非常危险。
于是王娡就利用一个机会对景皇帝道:“陛下,莫雪雁被处死了,您觉得谁会最难受?”
“那当然是周亚夫了,毕竟莫雪雁是他一手提拔重用起来的贴身爱将。”
“那此次陛下秘密除掉了莫雪雁,难道不危险吗?您可别忘了周亚夫曾长期掌管军权,手握重兵,威信崇高,没有人能撼得动他的地位啊!还有诸吕作乱时,他的阿爹周勃诛杀诸吕时,那也是毫不留情,赶尽杀绝的啊!”
一语点醒梦中人“皇后所言极是,他现在侍权侍功傲慢无礼,对我提拔王信和为侯一事极力阻碍,实在让我难堪,对我都敢如此,以后如果太子上位哪还管得了他,是该除掉他了。”
于是,景皇帝就在宫中设宴招待大臣,想故意羞臊一番周亚夫。在赏赐食物时,只给他的盘子里放了一大块肉,没有切开,也不给他筷子。
周亚夫一向自尊心强,心中很不痛快,回过头来生气地质问主管宴席的官员,为什么不给他准备筷子。景皇帝看着周亚夫:“你想干什么,没大没小的,你以为是在你自己的家里,难道朝廷亏待过你吗?”
周亚夫满脸通红,忙摘下帽子向皇帝谢罪。
景皇帝没有给他面子:“这儿不欢迎你,给我出去!”
周亚夫只好快步退了出去,景帝目送着他走出去:“这个愤愤不平的人,不适合做君主的臣子。”
此事过后不久,周亚夫的儿子从工官那里买了专给皇室制造的可用于殉葬的五百件铠甲盾牌。搬运这些东西的雇工非常辛苦,周亚夫的儿子却不给他们工钱,雇工们知道这是盗买皇室专用器物,怀着怨恨上书朝廷,检举周亚夫的儿子图谋叛乱。
周亚夫家里不是没有钱,可是他的儿子为人苛刻,瞧不起下人,故意无端苛扣雇工工钱,最后被雇工联合告发。子不教父之过,最终,这事儿就牵扯到了周亚夫身上。
景皇帝令人审问周亚夫,周亚夫拒不回答,景帝得知后骂周亚夫:“你是个什么东西,我用不起你。”言外之意,你该去死了。
景皇帝又让周亚夫去接受廷尉处审讯。廷尉问周亚夫:“你为什么要买盔甲、兵器造反?”
“臣所买兵器,乃死人用的陪葬品,怎么能说我造反呢?”
审讯小吏道:“你即使不想在地上反,也是想在地下反!”审讯小吏思维让人不可理喻,逼供也越来越残酷,就是无论你说与不说,都要置他于死地。
当初官吏逮捕周亚夫的时候,他就想要自杀,是他的夫人劝阻:“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大丈夫要能屈能伸,熬过冬天,春天才会来。”
关进牢狱后,周亚夫等了很长时间也不见有放出来的迹象,看到如此形势,知道朝廷是让自己非死不可,于是不堪其辱,绝食五天,吐血身亡。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周亚夫,这位曾为汉室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最终含冤离世。然而,他的离去并未使风波平息。朝廷之中,一场针对周亚夫“余党”的清理行动悄然展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