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集”张浩嘴里念着,自己好像在哪里听到过。
“想起来了!那不是信上面那个业主吗?
哪里哪里,阿姨你们可是折煞我了。
随着声音来出看去,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走了过来。
他和张浩不一样,一身都是名牌西装,让人一看就是成功人士的样子。
“哟小陈回来了,快和阿姨们讲讲,是怎么炒股的。”
见有人询问自己,陈集神色得意。
“没问题,王阿姨”。
于是陈集就在这里将炒股的东西讲了出来,正好张浩能够听到.
张浩越听陈集讲话,越觉得自己也能够一夜暴富,差点就冲过去请教陈集了。
不过很快就像被浇了一盆冷水一样,冷静下来了。
这不就和那信上一样吗,张浩将心神收了回来,没有在听那陈集的话了,打开手机开始欣赏美女了。
“炒股这么简单啊,回去我就去买点。”听完陈集的话,那位王阿姨感叹。
见这些人动心了,陈集神色一喜。
不枉自己在这里讲了这么久,总算是将这群人糊弄到了。
接下来只要让他们去他推荐的机构买股票,他就可以拿到钱了。
最近陈集卖股股票的机构推出一个活动,只要拉来新人就有一千块钱。
小陈推荐一下那只股票比较好,在陈集旁边的王阿姨问道。
“勒视把”
听到陈集推荐勒视这只股票,张浩猛的回头看向陈集。
勒视!
当勒视的名字从陈集口中出来时,张浩心里一颤,眼皮狂跳。
一次是巧合,两次有可能是巧合,三次呢?
张浩此时的心情又震惊又惊喜,惊喜里面还有兴奋,那叫一个痴汉样。
咦?陈集发现门口保安一脸兴奋的看着自己,有些疑惑。
这还有意外收获?
自己话术这么厉害了?看来以后可以考虑向这方面发展。
“哎呦讲这么久了啊,那什么王姨我先走了,我还有事,就不陪你们聊了。王姨你们要是需要买随时和我联系。”
说完从包拿出早就打印好的电话号码给他们,当然保安亭的张浩陈集也给了一张。
“小兄弟我看你也对股票感兴趣,有需要打电话给我。”
拍了拍,张浩的保安服,陈集潇洒离去。
陈集相信,经过了自己话术,他们一定会来找自己的,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张浩要是知道了陈集的想法,只会说一句自作多情。
他刚才完全沉迷于那封信能够预测未来的惊喜当中,无比了解自己还能够预测未来即将发生的某些事情。
陈集,勒视……
今天的事情,完全和信里面的内容一样。
这不是预测未来是什么?
冷静冷静!说不定是假的。
张浩想起来自己曾经看过楚门的世界,说不定就有国内综艺学习整蛊他。
于是张浩开始观察周围环境。
张浩左看看,右看看。
嗯!没有摄像机,也没有可疑的人。
要真要找出个可疑的人话,就只有自己了。
看来那封信真的能够预测未来,张浩确定了。
桀桀桀桀……
正在小区门口玩耍的小孩,听到张浩的笑声,直接吓得跑路了。
“快跑,有坏人!”
……
“哼哼哼“张浩吹着口哨欣赏某音上面的美女,刚打开手机,他面前就出现了一个人影,这个人影让张浩哼唱的小曲戛然而止。
要说摸鱼的时候什么碰到什么情况最尴尬,那莫过于摸鱼的时候发现领导来查班了。
更尴尬的是,被领导抓个正着。
张浩对着李明尴尬一笑,将手机收了起来。
“张浩现在是什么时间,知不知道现在是上班时间”梳着个中分的李明黑着脸道。
“哦刚才我妈给我打电话,这不打完了就把手机收起来了吗?”
“是吗?你妈还挺时尚的啊,还喜欢唱擦玻璃。李明看着张浩嘲讽道。
“这个月你全勤没了,还要给我一个书面报告。”
张浩有些疑惑看了看李明,虽然自己平常和他不熟,也不会去阿谀奉承,不过以前基本上也不会扣钱,只是在别处刁难一下,毕竟谁能一直工作不摸下鱼。
难道早上吃枪药了?
张浩不想理会李明,转过头去。
“你你……”本来就心烦的,没想到这张浩还甩脸色给他看,李明的心情更加差了。
没办法李明现在只能黑着脸离开。
开玩笑给你惯的!
月薪十万,领导说啥就是啥,屎他说闻着香那就是闻着香,月薪一万他爱说啥就是啥。
月薪四千还不交五险,不好意思我是大爷。
很快就到了张浩下班的时间,不过有一个例行会议。
“今天在会议上我要批评某个在上班时间摸鱼,不认真工作的某员工,在这里我就不说是那位张姓员工的名字了”
在想吃什么的张浩顿了一下。
瞬间其他人的目光就看向张浩。
他们目光中,既有同情也有幸灾乐祸的。
“我在这里重申一下,作为保安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工作认真,这样才能够对得起业主对我们开的工资,不要想着什么摸鱼玩游戏。”
对于上班时间摸鱼的,不动起来的。经过我们讨论要是下个月还是这样,我们有权将他辞退。
我们公司要的是能够保护业主,不会上班摸鱼,愿意帮助业主的优秀员工。
在这里我要重点的提醒某些人,不要以为工资低就可以不认真工作了。
我们公司其实是狼性文化,你看我就是敢拼敢干现在就已经是保安队长了,拿着五险一金还有着六七千的工资。
所以那些不能够适应我们公司文化的乘早离开吧。”
半小时后,会议结束。
“喂!你是不是得罪李公公了,怎么他一直针对你?”
张浩正在想等会吃什么的时候,一个有差不多一米八的寸头男凑过来戏弄道。
“刚刚我可听出来来了,那李公公可是再说你哦,说话的时候一直看着你。”
这人是胡伟,和张浩在一个班次。
至于李公公,则是因为每次领导过来他就像古代的太监一样,恨不得将领导背在自己背上。
于是李明多了个雅称李公公。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