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换源:

  同年,建安二十五年,天下局势依旧动荡不安,曹魏势力不断扩张,对蜀汉边境构成严重威胁。这一年,曹魏大将高览奉曹丕之命,率领三万大军,直扑蜀汉的重要关隘——阳平关。阳平关是蜀汉东北方向的门户,一旦被攻破,曹魏军队就能长驱直入,威胁到蜀汉的巴郡等地。高览此次出兵,一是为了挽回曹魏在汉中之战的颜面,二是想削弱蜀汉的势力,为后续的进攻创造条件。

高览大军直逼阳平关而来,关隘守将连忙派人向成都刘备告急。刘备和诸葛亮得知消息后,紧急商议应对之策。诸葛亮看着地图,沉思片刻后,对刘备说:“主公,飞熊锐士训练多时,一直未经历实战检验。此次曹真来犯,正是让他们一展身手的好时机。”刘备点头道:“正合我意,就看他们能否担此重任了。”

于是,诸葛亮开始调兵遣将,派遣魏延率领一万精锐部队,火速赶往阳平关正面迎敌。魏延领命后,迅速集结部队,日夜兼程奔赴战场。同时诸葛亮命令飞熊锐五营每营抽取十人士组成一支特别行动小组,由一营陈到负责执行斩首行动。二营由廖化带领,负责在敌军后方进行骚扰和破坏,在敌军的补给线和营地周围活动,烧毁敌军粮草,袭击敌军巡逻,使敌军不得安宁,分散敌人注意力。三营由向宠带领,负责切断敌军退路,在必经路上埋伏,一旦敌军出现溃败迹象,就立刻出击,堵住他们的退路。四营五营由霍峻、王平带领,作为预备队,随时支援其他营的行动,在敌营周围活动,灵活调整作战策略。飞熊锐士各营接到命令后,迅速集结。

魏延到达阳平关后,立刻组织防御,魏延利用关隘的地形优势,布置了严密的防线,与高览大军对峙。双方多次进行小规模交锋,战事陷入胶着状态,魏延的部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在夜色的掩护下,陈到的一营飞熊锐士,身着轻便且融入夜色的黑色劲装,手持利刃,如鬼魅般,沿着山间崎岖的小道,小心翼翼地朝着敌军敌营摸去,陈到等人凭借出色的前行技巧和对地形的熟悉,避开了敌军巡逻岗哨,在其他各营的配合下,成功来到高览的中军大帐,帐中曹魏大将高览此时正为战事的胶着而烦恼,突然飞熊锐士们如神兵天降般出现。高览惊慌失色,匆忙起身,迅速抽出腰间的佩剑,大声喝道:“来人,敌人袭营!”然而,飞熊锐士们早已将大帐团团围住,外面的守卫一时无法进入。高览挥舞着佩剑,与飞熊锐士们展开了殊死搏斗。他武艺高强,剑招凌厉,一时间让飞熊锐士们无法近身。陈到见状,大喝一声,冲上去与高览正面交锋。两人的剑在火光下闪烁着寒芒,碰撞出激烈的火花。陈到凭借着精湛的武艺和顽强的斗志,逐渐占据上风。

在激烈的战斗中,陈到瞅准高览的一个破绽,猛地一剑刺出,高览躲闪不及,被一剑刺穿喉咙,鲜血喷涌而出。高览瞪大双眼,难以置信的看着陈到,缓缓地倒下去。飞熊锐士们看敌军主帅已死,迅速清理了大账痕迹,然后按照预定路线撤离。此时外面的敌军还不知道主帅已经身亡,还在混乱中寻找入侵者。而陈到已经带领小队趁着夜色,安全的回到自己营地。

随着高览的死亡,敌军的指挥系统瞬间瘫痪,士气一落千丈。魏延在正面得知飞熊锐士得手后,立刻下令发动总攻,曹魏大军无心恋战,纷纷溃逃。在王平、霍峻的乘机追击下,大获全胜。

刘备和诸葛亮对他们的表现十分满意,重赏了飞熊锐士和魏延,经此一役,飞熊锐士在蜀汉军中扬名,也传到了曹魏耳中。

阳平关一役中,飞熊锐士与魏延所率部队密切配合,成功击退曹丕派遣高览率领的三万精兵,高览被飞熊锐士一营陈到所部斩首,阳平关得以保全。此役不仅稳固了蜀汉北方门户,更极大地振奋了蜀汉军心士气。刘备为嘉奖有功将士,在成都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

庆功宴上,灯火辉煌,酒香四溢,蜀汉群臣齐聚一堂。刘备坐在主位,脸上洋溢着欣慰与自豪。他举起酒杯,说道:“诸位爱卿,此次阳平关大捷,实乃我蜀汉之幸!多亏了大家齐心协力,才让那曹魏贼军有来无回。”

群臣纷纷起身,举杯回应。其中一位大臣说道:“主公,此次大捷,飞熊锐士功不可没啊!那斩首行动,犹如神兵天降,直接扭转了战局。”

诸葛亮微笑着点头,说道:“不错,飞熊锐士平日训练有素,关键时刻方能如此勇猛。陈到将军带领一营飞熊锐士执行斩首任务,更是果敢决绝,一举斩杀高览,实乃大功一件。”

刘备接着说:“此次一定要重赏飞熊锐士,尤其是斩首高览之人。陈到将军,你说说当时情况如何?”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