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换源:

  急促的脚步声在昏暗的走廊中回荡,侯亮平心急如焚,额头上满是汗珠。

他飞奔在冲向牢房的路上,脑海里不断闪过洛闻渊那狡黠的眼神。

“不能让他就这么死了!”

侯亮平在心中怒吼,要是洛闻渊就这么去了。

那他苦心编织的关于揪出幕后黑手、揭开惊天阴谋的幻想,全都将如泡影般破灭。

终于,侯亮平冲进了牢房。

眼前的景象让他的心猛地一揪——洛闻渊瘫倒在地,口吐白沫,脸色黑如锅底。

生命的气息正从他的身体里一点点流逝,一副弥留的模样。

“快,叫医生!马上!”

侯亮平冲着身边的狱警大声吼道,声音里满是焦急。

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洛闻渊身边,蹲下身子,试图摇晃着唤醒他。

“洛闻渊,你醒醒!别犯傻!”

洛闻渊微微睁开眼睛,嘴角扯出一丝惨淡的笑容,可是他的喉咙发出什么声音。

洛闻渊的意识在一点一点消散,最后直接昏死了过去。

此时,医护人员匆匆赶到,将洛闻渊抬上担架,朝着医院飞奔而去。

刚刚还因掌握关键线索而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的侯亮平,心情瞬间如坠无底深渊。

他深知,目前自己还没有确凿证据能证明洛闻渊是间谍,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洛闻渊的招供上。

一旦洛闻渊死了,那千辛万苦寻来的线索就会像断了线的珠子,散落一地,再也无从找寻。

洛闻渊被紧急送回医院抢救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开。

有人将现场的视频发到了网上,瞬间,整个网络都被这一消息点燃,舆论的惊涛骇浪汹涌袭来。

“这是怎么回事啊?洛闻渊刚被抓到反贪局没多久,怎么就送医院抢救了?”

网友们在评论区里纷纷表达着自己的疑惑。

“是不是在反贪局受了什么委屈?”有人开始无端猜测。

“该不会是反贪局刑讯逼供吧?”

更有激进的声音出现,一时间,各种质疑和指责甚嚣尘上。

侯亮平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网上铺天盖地的舆论,眉头紧锁成了一个疙瘩。

他深知,此时必须尽快查明洛闻渊中毒的真相,不仅是为了揪出背后的间谍网络。

更是为了给民众一个交代,还反贪局一个清白。

“一定要救活他,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侯亮平对着电话那头的医院负责人,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

可是他这么做对于网友来说并不够,网友们的愤怒如火山爆发般不可遏制,对侯亮平以及反贪局的指责声浪达到了顶峰。

“侯亮平他们到底有多恨洛闻渊,非得急着弄死他?”

“反贪局难道就是这样办案的?草菅人命!”

类似的质问在各大平台铺天盖地。

看着网上这些评论侯亮平再也坐不住了,急忙赶去医院。

急救室外,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

侯亮平站在原地,目光紧紧锁住那扇紧闭的手术室门,仿佛只要自己稍有松懈,洛闻渊就会彻底消失。

他的部下们围在一旁,每个人都盯着手机,看着网络上那些不堪入目的评论,脸上写满了失望。

“局长……”

一个年轻的警员忍不住开口,声音里带着委屈,“我们明明没做什么,怎么就被这样污蔑?”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眼中满是愤懑。

侯亮平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

以往,他总是能在关键时刻给部下们打气,可此刻,他满心都是对洛闻渊生死未卜的担忧。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洛闻渊活着,才有可能揪出背后那庞大而隐秘的间谍组织。

“现在说什么都没用,等洛闻渊醒了,一切自然会水落石出。”

侯亮平声音低沉,却透着一股坚定。

他知道,自己必须撑住,不仅为了案件,也为了这群信任他却正遭受误解的部下。

他在心里默默祈祷:“洛闻渊,你一定要活下来,这不仅关乎我的声誉,更关乎整个国家的安危。”

洛闻渊的生死,重重压在侯亮平心头。

一旦洛闻渊死去,他不仅此前为揪出间谍的努力付诸东流,功劳尽失。

更要命的是,反贪局牢狱里闹出人命,他这个反贪局长难辞其咎,必将面临严厉问责。

他心里清楚,钟家的人脉或许能成为他的救命稻草。

可洛闻渊一死,钟家失去了从洛闻渊身上获取好处的可能。

钟正国对自己本就不冷不热的态度只会更加恶劣,到时候愿不愿意出手相助还是个未知数。

此刻的侯亮平,在急救室外来回踱步,焦急得宛如热锅上的蚂蚁,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却浑然不觉。

而另一边,随着洛闻渊中毒送医的消息不断扩散,有些人坐不住了。

李达康一得知洛闻渊在反贪局出事送医抢救的情况,眼睛瞬间一亮,心中立刻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在他看来,不管洛闻渊最终是死是活,眼下这个局面,侯亮平作为反贪局长,失职之责是怎么也推脱不掉的。

“这可是个好机会。”

李达康心里暗自思忖。

他一直觉得侯亮平在一些事务上和自己意见相左,要是能趁这个时候态度强硬些。

说不定就能把侯亮平从反贪局长的位置上挤走,让自己在官场的布局里少一个掣肘之人。

说干就干,李达康立刻召集了专项会议。

会议上,他表情严肃,言辞犀利地指出反贪局在管理和监管上存在的严重问题。

将洛闻渊中毒事件说得是反贪局工作不力的典型例证。

参会人员都认真记录着,会议室里气氛紧张而凝重。

沙瑞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脸上露出一丝不屑。

他并不知道洛闻渊间谍的事情,在他看来,李达康如此急切地报告这件事,似乎别有用心。

沙瑞金一向看重官员的实干和大局观,对于这种借题发挥、搞官场争斗的行为很是反感。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