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妈八五杨蜜,我喜欢传统曲艺。

换源:

  下午。京城。三环内。豪华别墅区。

《哈尔滨一九四四》成功杀青。

杨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

杨爸杨妈看到大半年没见到的孩子回来,心里都非常高兴。

三人拥抱良久后,

杨爸随即要亲自下厨为女儿接风。

杨妈则围着杨蜜,嘘寒问暖。

三人说说笑笑。

杨蜜伸了伸懒腰。

问杨妈。

“妈,杨峭呢?”

杨妈一脸无奈。

“不知道。”

“这孩子最近经常往外跑,我问他去哪?他也不告诉我。”

杨蜜听完,心理直犯嘀咕。

“这孩子不会早恋了吧?”

“等他回来我得问个清楚。”

虽然家境十分优越,但杨爸并没有铺张的习惯。

话不多时,几个家常菜端了上来。

番茄炒蛋,炒虾仁,老鸭粉丝汤,葱油蟹,还叫外卖送来了姑娘最爱的京城烤鸭。

杨蜜事业心挺重。

虽然刚回到家中,但在回来的途中心里就盘算着下一步的商业投资事宜。

准备回来后和杨峭好好商量一下。

就因为自己听从了这个小祖宗的神之决策,投资的几部电影全部成功,一下子赚了个盆满钵满。

此次《哈四》拍摄也十分辛苦,

杨蜜认为除了拍戏之外,也应该开始考虑转型了。

各种想法都等着杨峭回来给她出主意。

给杨峭打了电话,没人接。

发微信,没回。

杨妈看到后就说,

“姑娘,不用打了。”

“这孩子啊,从来不乱来的。”

”办完事情,他自然就回来了。”

杨蜜听后,心理也平静下来了。

“那好吧,那,咱们先吃饭吧,我也实在是饿极了。”

”来,姑娘,尝尝爸给你做的汤”

三人边吃边聊。

南城。

茶社。

台上,一人正在说着的评书是《火影忍者》。

台下,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静静的听着。

没错,是我,杨峭。

我今天又出来听评书了。

没别的,除了看影视,听音乐,偶尔打打游戏,弹弹琴,玩收藏,

我也喜欢听一些传统曲艺。

这不,最近突然看到这个茶舍的演员,用评书口风讲动漫的内容,感觉有点新鲜和搞笑,就来听了几天。

听了后觉着挺好玩的。

别管大家接不接受,起码也是一种新的探索。

我妈杨蜜,出去工作,经常见不着面。

这些日子总算找着点乐趣。

但是,估计,这火影要是听完了,

我儿子应该可以打酱油了。

现如今还能坚持在茶社坚持这传统曲艺形式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当然,能花钱天天过来听的就更少了。

看今天三十人的座,都坐不满。

也不仅让人感叹,时代的变化。

台上的说书人叫月梵,

二十出头的年纪,

小伙子精气十足,一身曲艺的做派,拿捏到位。

只是用评书口吻说”旗木卡卡西”的时候,我总是感觉有点好笑。

卡卡西秒变八旗的既视感。

正听着。

台下有个五十年岁的大叔说话了。

“哎!别讲了嘿”

”哎!停停

台上台下总就十几个人,一听这人讲话大家都转头看热闹。

月梵虽有不悦之情,没有发作。

在台上也停了下来,

“这位爷,您,有事吗?”

“我说,老板,您这个,小孩子听的,也不可乐啊,絮絮叨叨的,我听的都困了,有解乏的没有?”

月梵一听顿时感觉有点下不来台了。

其实我也有点不高兴。

这题材不适合你,可以不听嘛。

花了钱跑这捣乱就有点不对了。

还影响了我们听书。

月梵心想,

“说评书给人家说困了,看来自己的技艺还是不高啊。”

月梵调整了一下心情,

”这位爷,我这说的是评书,不是讲笑话”

“小可才疏学浅,技艺不精,没伺侯好您,您多担待”

“别说那没用的,有解乏的没?”

“您指的是?”

相声。

众人闻听无不吃惊。

我也很意外。

自我穿越到这个平行宇宙后,

发现了很多和自己原来世界不太一样的地方,

包括相声这个行业。

在这个世界,

相声行业的坟头三尺高。

经我搜索,网络上,

老一辈的相声作品是有的,什么侯宝林啊,刘宝瑞等大师的都有。

近些年的歌颂相声也有,不过没人听,

现场只能送鸡蛋让拿劳保的大爷大娘们来凑数。

要说卖票说相声的。

没有。

一个都没有。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