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上午,我刚批改完作文,正准备去教室上课,手机响了。
是公司的同事,也是自己带的第一个师弟,林远打来的电话。
他兴奋的说道:“师兄,在忙吗?我来九江玩了,你在哪所学校教书呢,我去看看你,你把定位发我一下哈。”
我通过微信把定位发给了他。
十一半点左右,一辆出租车缓缓停在校门口。车门打开,一个穿着白T恤、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跳下车,四处张望着。
我迎上去,笑着喊道:“林远!这里!”
他看见我,也笑了:“师兄,不容易啊,终于找到你了!这地方可真够偏的,导航都差点把我带沟里去了。”
我上前搭着他的肩,一起步入校园,像回到当年一起加班、吃夜宵的日子。
“快进来坐吧。”我把他带到办公室,办公室里就我一人,其他老师都上课去了。
他一进门就环顾四周,感叹道:“这环境……比我想象中要朴素多了。”然后为了掩饰尴尬,笑了起来。
“还可以,还可以,孩子们很可爱。”我笑着说道,“来九江玩的怎么样,可尽兴?”
林远说道:“非常不错,登了庐山,还看了瀑布,心旷神怡,环境真的很好。”
“是吧,九江还是很好的。”我笑着说,“待会我带你去食堂一起吃饭,下午我想请你给孩子们上一节课,讲讲你是怎么考上清华的,他们一定感兴趣。”
他点点头:“这个没问题,正好我也想看看你在做什么。”
中午我们就在食堂吃了顿饭,林远感慨的说道,这个和公司的伙食差远了,虽然公司的伙食一直也被吐槽,也许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下午上课的时候,我带着林远走进初一(1)班的教室。
“同学们,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特别的老师。”我介绍道,“他叫林远,毕业于清华大学,是我在杭州工作的同事。今天,我请他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他是怎么学习的,是考上清华的,大家欢迎!”
教室里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有几个孩子甚至激动地站了起来。其中刘渊表现的最为激动,似乎梦想就在触手可及之间。
林远走上讲台,微笑着说:“谢谢大家的热情。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站在中学的讲台上,有点紧张。”林远虽然很聪明,但是,说话还是有点小腼腆。
孩子们笑了起来,气氛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师兄让我来给你们分享,有点临时和突兀,我也没有提前做什么准备,那就讲到哪里算哪里了。首先,我要告诉你们,清华并不遥远,坐上高铁或者飞机,到BJ,然后就能去清华了。”他说,然后问道,“你们有人去过清华吗?”环顾四下,结果班上的学生都摇摇头,这一点倒是让林远有点惊讶,“它是一座美丽的校园,有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室,也有食堂、宿舍、操场。那里有一群和你们一样的努力学习的学生,只是你们是初中生,他们是大学生。”
“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将来要考哪所大学?”他问。
“清华!”一个男孩大声回答,引得全班哄笑。
林远也笑了:“很好,有目标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一点一点去靠近它。”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讲述了自己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经历,如何面对压力、如何制定计划、如何调整心态。
“其实我小时候也不算特别聪明,成绩也就中上游。”他说,“但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考上清华。为了这个梦想,我每天比别人多学一个小时,周末不休息,假期不放松。慢慢地,我就变得越来越优秀。”
“所以,成功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坚持和努力换来的。”
林远讲完之后,我鼓励学生们提问。
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
“林老师,大学是不是像天堂一样,没有作业,不用考试?”一个女孩好奇地问。
林远笑了:“大学确实自由一些,但作业和考试更多,而且更难。你要学会自律,没人会逼你学习,但如果你不努力,就会被落下。”
“那你以前最讨厌什么科目?”另一个男孩问。
“数学。”他坦率地说,“我高中时数学经常不及格,但我没有放弃,反而花最多时间去攻克它。后来高考数学考得还不错。”
“那你当时有女朋友吗?”这个问题让整个教室都安静了一下,随即爆发出一阵笑声。
林远尴尬地笑了笑:“这个嘛……还是好好学习比较重要。”
最后,有个小姑娘怯生生地问:“林老师,你觉得我们这样的农村孩子,也能考上清华吗?”
林远看着她,眼神认真而温柔:“当然可以。清华从来不会因为你来自哪里而拒绝你。只要你肯努力,未来就在你手中。”
教室里再次响起掌声。
那一刻,我看到几个孩子眼里闪着光。
晚上,我和林远坐在学校的操场上,看着远处的山影,喝着一瓶啤酒。
“你真的打算一直在这里教书?”他问。
我点点头:“是的。”
“值得吗?”他顿了顿,“你放弃了大城市的生活,放弃了高薪的工作。”
我笑了笑:“值得,当然值得。你知道吗?有时候我觉得,在这里教书,比写代码更有意义。”
他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以前觉得,只有做出伟大的产品,或者赚很多钱,才算是成功。但现在听你这么说,我好像也开始理解你的选择了。”
“其实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一样。”我说,“对我来说,能让这些孩子看到外面的世界,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就已经足够了。”
他看着我,忽然笑了:“师兄,你变了。”
“是啊。”我也笑了,“变得更简单,也更坚定。”
我们碰了碰瓶口,仰头喝了一口酒。
远处传来蝉鸣,晚风轻轻吹过梧桐树的枝叶,仿佛也在为我们的重逢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