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苏寒干的。”李承天语气坚定。
这一刻,所有人都知道,除了苏寒,没人能做到这一切。
正因为是苏寒,李承天才会如此失控,心中压抑已久的情绪,如同洪水般爆发。
“队长!”宋诚仁的怒吼声在暴雨中回荡,连总指挥中心的严通都听得一清二楚。
尽管严通心中已经确定苏寒不在后山,但特勤组仍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继续搜寻,哪怕是一只野兔,也休想逃出他们的视线。
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过去,特勤组成员全部撤离,后山几乎清场,但李承天和宋诚仁仍在暴雨中寻找。
苏寒不可能就这样消失,绝对不可能!
尽管找到了昏迷的李元基,但苏寒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一团迷雾,让人无法捉摸。
昏迷的李元基被火速送往山下,紧急送往医院检查。周围的记者见状,纷纷涌上前采访。
无数激愤的民众,要不是有稽查人员现场维持秩序,估计早就冲上去了。
此刻,后山脚下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因为那尘封八年的713悬案,终于迎来了即将真相大白的一天。
然而,坐在总指挥车中的严通,神色却依旧紧张,丝毫不敢放松。
暴雨如注,后山上,李承天与宋诚仁踏着泥泞,追寻那一串神秘的脚印,试图揭开苏寒的行踪之谜。
悬崖之畔,两人细思极恐,幡然醒悟——原来他们一直被苏寒巧妙地玩弄于股掌之间,那些所谓的线索,或许不过是苏寒故意抛出的诱饵。
李承天,一声叹息,岁月的痕迹刻在脸上,不甘之余,却也释然:“真是老了,不甘心也只能接受,现在是年轻人的世界了。”
此时,后山一片死寂,只剩下暴雨的喧嚣。李承天与宋诚仁并肩坐在悬崖边,任由雨水拍打。
宋诚仁手中的黑伞,像是守护着他们最后的一丝尊严。
“呼!”李承天吐出一口烟雾,目光迷离地盯着深不见底的悬崖。
“老宋,给。”
他将半截香烟递给宋诚仁,后者接过,猛吸一口,随后踩灭烟蒂,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笑:“苏寒这小子,算他干了件‘好事’,想通了,我倒不那么气了。”
“气?”李承天轻笑,笑声中带着释然,“我气的只是被他耍得团团转。老了,是该提前退休了。”
话锋一转,他眼神突然凝重:“其实,从开始我们就掉进了他的陷阱。
想想,为什么苏寒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布新章节?为什么地点在四塘区?
告诉我们李元基是真凶,再引我们到中心监狱。”
“全是套路!”李承天愤愤不平,“这小子,把我们当成了工具人!”
“我们能查到苏寒的踪迹,我怀疑,那些线索都是苏寒故意泄露的。”话音刚落,雨水依旧无情。
或许,他们来到后山,就只能找到昏迷的李元基,甚至如果苏寒没能得手,他们连李元基的影子都抓不到。而现在,对于苏寒的追捕,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
在都市的喧嚣中,李承天将功绩归给苏寒,这一举动让宋诚仁满脑门?
惊得眼珠子差点没掉出来。
江婉组长和严通的到来,却像春风化雨,让众人明白了李承天背后的智谋。
严通,即将执掌提刑司的帅印,尽管李承天心中打鼓,但对严通的能力却是百分百信任。
苏寒案一旦告破,严通便能一飞冲天。
六小时后,江南市星巴克咖啡厅内,伪装的苏寒静待时机,身边是一杯热气蒸腾的香浓咖啡。
这一幕,才是让李承天真正感到无力的原因。
“这小子,这么邪门?”宋诚仁瞪大眼睛,不敢相信。
他一直以为是自己本事大,抓到后山,哪知道功劳全被李承天扣到了苏寒头上,这让他怎么服气?
“不是邪门,是智珠在握。”江婉的声音响起,宋诚仁和李承天抬头,只见江婉和严通,两人撑伞站在面前。
“服了,服老了。”李承天见到严通,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加油吧!早日抓住苏寒!”
说完,李承天转身离去。从今天起,提刑司的指挥棒就交到了严通手中。
虽然李承天放心不下,但时代终究是年轻人的,严通在提刑司已有十七个年头,三十五岁,正值壮年。
上级将他调来江南市分局,意图明显。若能破苏寒案,严通必能青云直上。
“我会的。”严通点头,目送李承天远去。
他看了宋诚仁一眼,笑道:“宋哥,以后就劳烦您照顾了。”
“好!”宋诚仁欣慰点头,跟着离开。
严通和江婉相视无奈一笑。
六小时后,苏寒在星巴克咖啡厅内,一杯热咖啡旁,他的伪装几乎完美,只待行动。
全线封锁之下,咖啡厅人影寥寥,仅有的几位客人目光齐聚电视屏幕,目送昏迷的李元基被抬上急救车,现场一片哗然。
新闻报道揭示警方八年后再捕重大嫌疑人,而苏寒却在回忆里挣扎——制服李元基,任务却未圆满?
他揣摩着李元基那怪异行为的背后,发现对方崇拜的并非自己狂热信仰的邪念,而是真正的凶手!
“封锁线让这家店成了荒漠,只剩零星客人散落各处。”
客人们的目光齐刷刷锁定右侧墙壁,电视屏幕上的画面让人瞩目。
“瞧,李元基还在昏迷中就被送上了急救车,速度堪比闪电!”
新闻播报声中,苏寒的思绪飘向不久前。
他成功拿下李元基,系统却无动于衷,任务未完成,意味着什么?
苏寒心知肚明,抓错人了!李元基不可能是713案件的真凶。
若他是,任务在警方抓捕瞬间便已完成。
如今,李元基落入警方手中,系统依旧沉默。
苏寒皱眉,回想起李元基身上那股怪异的气息,心中越发不安。
他盯着玻璃杯,光洁表面映出自己思索的面容。
突然,他恍然大悟,李元基的模仿背后藏着更深的信息。
那是极致的模仿,近乎狂热,近乎BT。
当时,李元基脸上的虔诚,如今看来,并非信仰某个念头,而是崇拜一个人!
他渴望成为真凶,似乎这才是对自己的认可。
这种渴望,也演变成了近乎BT的模仿欲,行为举止,一举一动,都在模仿,导致苏寒误判。
李元基崇拜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凶手!
所以,李元基并非真凶,却识得真凶,甚至有着血缘关系,一举一动模仿得微妙,连镇墓兽雕刻都栩栩如生。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