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连环杀人案的凶手是他?

换源:

  老刑警简单的话语,揭开了尘封已久的悬案,那起七一三连环杀人案,如同一道伤疤刻在市分局的历史上。

八年前的大年初一,江南金太阳洗浴城后的巷子里,一具年轻女尸被发现在麻绳的捆绑下窒息而死。

没有目击者,没有留下任何凶手的痕迹,甚至找不到一根毛发,案件陷入僵局。

警方立刻成立专案组,全力侦破,却依旧一无所获。

但这只是噩梦的开始,一个月后,四龙旧巷的垃圾桶里,又一具年轻女尸被发现在麻袋中,手法如出一辙。

紧接着,半个月后,第三起案件发生……直到那年七月十三号,最后一起案件发生后,除了几起模仿犯罪,再也没有类似案件发生。

所有的线索中,真正有价值的,只有那份无法匹配的DNA。

连环杀人案的不断发生,让原本惊慌失措的民众彻底无法忍受,他们纷纷集合到分局门前,要求说法。

受害者家属心中的悲痛化为了激愤,民间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上级部门高度重视,下令动员大批警力,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搜查行动。

DNA、毛发、指纹,一项项线索排查,三个月过去,却依旧一无所获。

在此期间,分局局长换了一茬又一茬,老刑警李玉深感凶手仿佛人间蒸发,案件陷入僵局,渐渐成了令人唏嘘的悬案。

八年时光流逝,李玉对每一个细节都铭记在心,却自责未能将凶手绳之以法。

家属的哭泣、民众的责难,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那些年纪轻轻便含冤而死的生命,竟连为他们复仇的机会都未能找到。

民怨沸腾,引起了高层的关注,下令李玉他们加大力度。

一时间,25万名警察和士兵投入搜查,五千个嫌犯被排查,六百组DNA、一千根毛发、四千枚指纹被鉴定。

然而,三个月的艰苦努力换来的却是失望。

那段时间,分局的领导换得像走马灯,李玉作为其中一员,面对如山般的压力。

凶手却如同隐形,毫无踪迹可寻,案件进度停滞不前。

这起连环杀人案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了一宗令人扼腕的悬案。

“八年了,整整八年!”

李玉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我记得每一桩案件,每一位受害者的资料,每一份证据。”

他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哪怕忘了妻儿的生日,我也记得住那个混蛋的所有犯罪时间和手法!”

“但我太没用了,就算拼尽全力,还是抓不住他,抓不住那个该死的家伙!”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

说到这里,这位即将退休的老刑警眼眶湿润。

他还记得那一天,分局门外摆满了花圈,纸花如雪飘落。

七个死者的家属,一个个抬着棺材前来,声声哭诉,令人心碎。

当时还是分局局长的李玉,当场下跪道歉,并发下重誓,祈求家属给他时间,他誓要找到真凶!

从此,那些尸体上的痛苦表情,家属的哭诉,民众的指责,以及幻想中嘲笑他们的真凶,这一切如同梦魇,折磨了李玉整整八年。

面对如此情景,他心中的痛楚无以言表。

李承天深入了解老刑警的曲折历程后,不禁深深叹息,与同事们一道向这位屡破奇案的前辈致敬。

他们斗志昂扬,誓言将真凶绳之以法,捍卫法律的尊严。

紧急会议上,针对苏寒与八年前连环杀人案的关系展开热议,众人看法不一。

有人抛出“16岁少年可能是凶手”的猜想,却立刻遭到反驳。

李承天强调,任何推测都要合理,时间紧迫,必须迅速行动。

此言一出,所有人神情严肃,进入紧张工作状态。

李承天长叹一口气,走到老刑警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那时的他虽未调至江南市分局,但对这事也颇为了解,其中的苦涩不言而喻。

在场所有警员目光湿润,纷纷向老刑警致敬。他们心里明白,这位老刑警曾是破案无数的高手,值得尊敬的前辈。

此刻,他们更是被老刑警的职业精神感染,心中同样涌起坚定的斗志,要将真凶缉拿归案,不仅为告慰亡灵,安抚家属,更是为了捍卫他们毕生守护的法律!

老刑警情绪逐渐平复,分局的老牌刑警齐聚会议室,一场关于苏寒与八年前七一三连环杀人案关系的紧急会议就此开始。

李承天指着屏幕上的逃亡路线图,开门见山道:“基本情况你们都了解了,现在,谈谈各自的看法。”

会议室沉默三秒,众人神色各异。

随即,一位有些秃顶的中年刑警试探性地问:“当年的连环杀手,会不会是一个16岁的少年?”

江婉立刻看向他,“你是说,苏寒就是凶手?”

资料显示苏寒如今24岁,当年正好16岁。

见江婉如此说,秃顶刑警立刻摆手,严肃认真道:“别误会,我可没那么说,只是发表下意见而已。”

李承天扫了他们一眼,接着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任何猜测都要合理。我们有必要讨论研究。

上面下了死命令,我们耗不起,现在连一天时间都没有,最多只剩12小时!”

这话一出,所有人的神情都严肃起来。

警方的会议上,李承天一语惊人,提出要分析苏寒和七一三连环杀人案之间的联系。

据档案记载,八年前,苏寒在江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因性格孤僻选择校外居住。

面对如山的纸质记录,警员们回忆起当年对苏寒的简单排查,秃头刑警推测苏寒当时可能没有不在场证明。

江婉皱眉,质疑仅凭苏寒去过案发现场就将其列为嫌疑犯是否草率,顿时引发秃头刑警的不满。

会议陷入僵局时,一位老刑警拿出了一本破旧的笔记本,为案件带来了新的线索。

“我觉得可以假设一下,分析一下苏寒和七一三连环杀人案的联系。”李承天开了个头,抛出问题。

负责档案的警员扶了扶眼镜,回答:“据档案记载,八年前,苏寒正在江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但因为性格原因,他搬到了校外居住。”

秃头刑警眯了眯眼,问道:“当时全体市民都进行了排查,应该有苏寒的笔录,能找出来吗?”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