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求活路,刘和欲取汝南

换源:

  初平二年冬,刘和带着追随自己的一千多人凭着对历史的记忆一路向东。

汝南是刘和选择的一个中转站,这里绝对不是刘和所选择的立足点,因为刘和知道,汝南现在由刘辟与龚都两个黄巾军霸占着,后来刘备占据徐州之后,也对汝南垂涎三尺,更不用说还有袁术与曹操了,所以,看起来汝南现在属于无主之地,但是不用多久,就会成为新的战争漩涡。

刘和并不想那么早的去跟历史大佬们对抗,一个早早下线的袁术都差点把他弄死,要是让他遇到曹操与刘备这两个大佬,恐怕自己可以早早的去投胎了。

虽说如此,但是汝南却是他必须要去的地方,因为汝南那里有黄巾军,因为刘和知道,现在的时局中想要增加兵力,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收编黄巾军,毕竟历史上曹操就是收编了黄巾军,组建了青州军之后才开始慢慢的站住了脚跟,继而雄霸北方的,所以刘和对于汝南的黄巾军势在必得。

刘和带着残兵走了大约半个月的时间,才到了汝南郡,距离汝南郡的治所汝南城还有不到二十里的距离,刘和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就地安营扎寨。

刘和的中军帐率先被搭建完成,刘和立即通知文武官员来中军帐议事。

不多时,人皆以到齐,刘和扫视一周,看着自己的初始班底,心中多少有点慰藉,文有法正、刘晔(虽然刘晔暂时没有认主,但是刘晔也没有选择逃走,反而是安安静静的陪着刘和从博望坡来到了汝南郡,刘和认为这是刘晔在考察自己。),武有黄忠、甘宁、周泰、魏延、文聘、刘磐、蒋钦。

这样的班底不算豪华,但是对于现在的初始阶段,可以说已经是很奢侈的了。

刘和穿越之前其实非常喜欢三国的穿越小说,看着那些穿越者要不就是开局收了关羽、张飞,要不就是收了典韦、许诸,现在轮到自己了,刘和对关羽张飞那是不想了,因为这个时间上,刘关张早就桃园三结义了,所以刘和放弃了对关羽张飞的幻想。

那么就退而求其次,刘和为了典韦,特意改道己吾,却得知典韦已经去投靠了陈留太守张邈,刘和知道,这个历史齿轮自己无法变更了,典韦必然属于曹操的了,但是凭着刘和前世对典韦牺牲的不值,刘和还是请典韦的家人给典韦送去一个锦囊,并且让典韦等遇到张绣之后再打开,能保典韦一命。

离开了己吾的刘和在去谯县和汝南之间纠结了半天,最后选择暂时放弃对许诸的招揽,先去汝南招募兵士才为首选之事。于是刘和也就不再耽误行程,终于最后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来到了汝南郡。

刘和见人员已经到期,当下直接问出了自己的顾虑“诸位,我准备去汝南扩充兵力,但是汝南现在由黄巾贼刘辟与龚都霸占,据说他们手上的黄巾余孽差不多有十万之众,他们手上的黄巾军就是我想用来扩充兵力的兵源,但是我们现在也就一千人,诸位,谁可以教教我如何可以把这些黄巾军收归己用呢?这些人虽然现在还是黄巾贼,但是毕竟都是我大汉的子民,但凡有一丝生路,谁也不想为贼啊。”

刘和的问题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只见刘晔率先开口道:“和公子,其实汝南的黄巾余孽并非不可收归己用,只是需要一些策略和耐心。首先,我们需要派遣信使,以我们大汉朝廷的名义,向他们传达一些消息,表明我们的立场和态度。我们可以承诺给他们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让他们看到我们的诚意和善意。其次,我们可以主动派出一些使者,去汝南与刘辟和龚都进行谈判,表达我们想要收编他们的黄巾余孽的想法,并承诺给他们一个合理的待遇和地位。如果谈判成功,就可以直接将他们纳入我们的势力范围。”

刘晔话音刚落,只见法正也开口回答刘和的提问了“主公,正觉得子扬先生的话言之有理。汝南虽然现在被黄巾贼占据,但毕竟黄巾军也是大汉的子民,他们心中或许仍有向善之心。我们可以尝试以大汉的名义,派出使者前去汝南,晓以大义,或许可以感化他们。”

刘和见刘晔与法正都如此说了,也觉得这不失为一个可以兵不血刃解决现在困境的办法,当下点头同意了这个对策,但是在选择人选上却犯难了。

让谁去呢?刘晔与法正肯定完全可以胜任,但是要是刘辟与龚都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杀了他们两人,这不就相当于断了刘和一个臂膀吗?刘和觉得这样的事情,并不划算,但是要让武将去,像黄忠、甘宁这样的超一流武将自然可以保证全身而退,但是他们能不能说服刘辟与龚都,还在两可中。

刘和的眼睛在文臣武将的身上不断的游走着,一时间根本无法抉择。众人似乎看懂了刘和的纠结,也都各自在思索着。一时间,帐内鸦雀无声。

“主公,要不让我去试试?”一个突如其来的声音打破了帐内的宁静。

刘和与众人循声望去,发现是文聘,文聘被大家这么看着,脸皮居然一下子红了,但是却没有低下头,反而顶着自己的大红脸说道“论嘴皮子,我不如孝直与子扬,论功夫,我不如汉升与兴霸他们,但是要说~~”

文聘还没说完,就被刘和直接打断“要说文武全才,还真的就是你文仲业莫属,哈哈。”

刘和这么一顿夸赞终于把文聘彻底说得低下了头,但是嘴角微微扬起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洋洋得意。

刘和看了看文聘,又看了看所有人,直接做出了结论,让文聘与周泰同时去汝南城,文聘以使者身份出现,周泰以护卫身份做保护。

自持嘴笨的周泰没有想到自己会被点将,正在低头懊恼自己没用的时候,被刘和点了名,一时间居然以为自己听错了,周泰看着刘和,举手指了指自己,以示询问,待刘和点头之后,周泰方才明白刚才并未听错,不由得开心的表示绝对完成保卫工作。

众人见周泰的滑稽表现,顿时觉得好笑,一时间,紧张的情绪被吹散了不少。

刘和回到主位,立即写下了书信,待墨迹干了之后,才递给文聘,然后让文聘附耳过来,跟文聘嘀嘀咕咕说了一会。

文聘听着刘和的附耳之语,一脸的震惊与不信,但是看到刘和面色镇定的点了点,文聘才收住了震惊的表情。

文聘接过书信藏在衣服内,对着刘和抱拳拱手,正欲与周泰离去,突然发现自己与周泰被刘和拉住,不由得心生疑问,随即停止了举动,转过身来看向刘和。

刘和拉住了即将要走的文聘与周泰,眼圈发红的说道“仲业,幼平,若事有万一,一定要以自身安全为重。特别是仲业,记住我刚才跟你说的话,一定要稳住,只要稳住了,那么接下来的所有事情都容易了。不论发生什么事,我只要你们可以安然无事,我可以不要汝南,但是绝对不愿意失去仲业与幼平啊。”

文聘与周泰感动非常,两人单膝跪地向刘和表示,此番出使,定会马到功成,请刘和不要担心,只需要做好接下来的准备工作即可。

之后两人起身,双双离开了中军帐,直奔汝南城而去。

文聘与周泰两人大摇大摆的走进了汝南,现在的汝南就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毕竟刘辟与龚都的能力在那,两个黄巾贼出生的人会有多大的本领呢?而且他们追求的仅仅就是荣华富贵,黄金美人而已。

两人大摇大摆的走进汝南之后,发现汝南的百姓居然活的非常的滋润,并没有像其他黄巾军占领了城池就一顿血洗那样的惨相,单凭这一点刘辟与龚都在文聘与龚都二人的心中印象分飙涨。

两人初来乍到,对汝南并不熟悉,连续问了好几次路人,才终于来到了汝南府衙门外。

两人来到府衙门外,见门口有几个黄巾军的兵士在站岗,两人不管不顾的就直接往府衙内走去。

刚走了几步台阶,就被站岗的伸手拦住“站住,此乃渠帅府,闲杂人等不可入内。”

只见周泰眉毛直立,两眼一瞪,口中怒喝道“大胆!”然后手指文聘说道“此乃朝廷宣旨使,你们居然敢伸手阻拦,就不怕朝廷诛了你们的九族?真还以为张角还在呢?”

门口小卒被周泰这么一吓唬,顿时缩回了手,但是依旧没有敢让出通道来,只见其中一个小卒结结巴巴的说道“还请宣旨使稍后,小的这就去禀告渠帅,没有渠帅的话,小的实在不敢放二位大人进去,还请两位大人体谅一二。”

文聘见时机差不多了,于是故作勉强的点了点头,得到文聘首肯的小卒急急忙忙的往府衙内跑去。

刘辟与龚都此时正在府衙内寻欢作乐呢,玩的正开心呢,就看见看门小卒慌慌忙忙的跑了进来,一边跑一边喊着“大帅,大帅,出大事了,出大事了啊。”

一瞬间把刘辟与龚都的雅兴给弄得兴致缺缺,龚都挥手让其他人出去,皱着眉头看着跑来的看门小卒,语气阴沉的问道“出啥事至于这么慌张?有人打过来?”

只见看门小卒一边摇头一边摆手一边急急忙忙的回答道“朝廷,朝廷派了宣旨使前来,看情况是要给两位大帅升官发财的。”

刘辟听看门小卒如此说,腾的一声的站了起来,快走两步,一把抓住了小卒的衣领“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给我听听。”

看门小卒被刘辟抓住衣领之后顿时吓得两腿颤颤,险些跪倒在地,颤颤巍巍、结结巴巴的说道“门口来了两人,自称是朝廷派来的宣旨使,说是有圣旨要给两位大帅。”

刘辟听小卒说完,突然松开了手,小卒一个猝不及防,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刘辟松开小卒之后,哈哈大笑,一把搂住龚都“兄弟,听到了没?朝廷派来了宣旨使,咱们兄弟俩快要脱离贼这个身份了。咱们快要成为官军了,哈哈哈。”

龚都听完小卒的奏报,跟刘辟一样开心极了。

是啊,都是平头老百姓,要不是生活所迫,又有谁愿意甘心为贼?

因为生活所迫投靠了黄巾,本来就准备一条路走到黑的,岂料事情居然有了转机,现在朝廷居然有旨意到此,那么就是说朝廷也注意到了汝南这里了,而朝廷并没有派出大军前来征讨,反而是派出宣旨使前来,这是稳妥妥的要收编他们啊,只要收编了,那么以后得日子肯定是越来越好的啊。

思念至此,刘辟与龚都立即命令众人,开中门迎接宣旨使。

再看文聘与周泰这里,安安静静的等了半天也没有人过来,脾气暴躁的周泰有点等不及了,正要对文聘说些什么,只见府衙中门慢慢打开,从门内跑出来两位看起来应该是首领的人物。

只见两人跑出来之后,扫视一下府衙外,看到文聘与龚都之后,立即一路小跑来到文聘与龚都面前,直接跪倒在地“罪臣刘辟(龚都)拜见天使,罪臣公事繁忙,未能及时前来请旨,还请天使赎罪。”

细心的文聘看到龚都脸上与刘辟衣服上尚有未擦去的胭脂印,心中暗自掂量了这公务繁忙的缘由,但是当下并未点破,只是与周泰分别扶起刘辟与龚都“两位将军难道是准备在这里接旨吗?”

被搀扶起来的刘辟与龚都恍然大悟,连连告罪,忙延请文聘与周泰入内,当下文聘与周泰也不拒绝,直接甩开了架势,两手别在身后,大摇大摆的走进了府衙。刘辟与龚都忙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

到了大堂之上,文聘当仁不让的坐在了主位,周泰煞有其事的站在文聘身后以彰显文聘的地位。刘辟与龚都垂手而立。

文聘没有说话,刘辟与龚都想问,但是又怕得罪所谓的宣旨使,所以一时间大堂内鸦雀无声。

文聘见时机差不多了,也不再端着架子,站起身来,从怀中掏出刘和写给刘辟与龚都的信,然后对着刘辟与龚都鞠了一躬说道“还请两位将军赎罪,我们二人并不是真正的宣旨使,我们乃是宣旨使麾下马前卒,现在我们的宣旨使正在汝南城外,因为不知道两位将军到底是一心做贼还是心怀汉室,故命我二人前来刺探一下两位将军之心。如今看来是宣旨使多虑了,两位将军虽委身侍贼,但依旧心怀汉室,如此,请两位将军虽我等二人去城外迎接宣旨使吧。”

说完文聘把刘和的信递给了刘辟,刘辟与龚都听文聘如此一说,顿时面面相觑,两人彼此对视了一下,刘辟见文聘递来书信,忙恭谦的接过来。

刘辟打开了刘和的书信看了起来,只见刘辟眉头紧锁,看了一会又递给了龚都。

龚都也是眉头皱起的看了又看,之后把书信递还给刘辟。

刘辟见龚都递回来书信,两眼瞪着龚都,龚都摇了摇头,刘辟见状顿时如泄了气的球一样,叹了一口气,然后恭敬的把信还给了文聘。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