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 不造车壳,造飞机壳

换源:

  国安局,叶长河办公室。

“局长,邵梵直播间销售的五菱车壳已经悉数追回,补偿也已发放。”

叶长河脸色很不好。

“保密协议签的如何了?”

助理小李回复道:

“目前全国各地的同事正加班加点走访告知中,已经签署了12万份。”

“余下正加紧联系中。”

叶长空微微点头。

再有个两三天,估计也就差不多了。

这段时间,可苦了国安局的基层警员。

上面一句话,下面跑断腿。

关键活干完了,好处啥都捞不到。

叶长空越发对邵梵咬牙切齿。

两次了,

白给邵梵擦两次屁股了!

“小李,找人密切关注邵梵的直播间!”

小李不解道:“局长,咱们的人一直盯着呢。”

“谁能想到,卖个五菱车壳,能跟空军扯上关系。”

“下次邵梵在开直播,随时通知我!”

叶长空发誓,

邵梵是惯犯,肯定还会做出倒卖战略资源这类事。

下次再让他抓到把柄,

特么谁来都不好用!!

…………

空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赵悦捧着纳米纤维布,喜滋滋正要去测试。

回来一直忙着跟威光纤维对接新战机的纤维指标,纳米纤维布这事就暂时搁置了。

好不容易有空,赵悦已经迫不及待,想好好盘一盘纳米布。

“赵组长,你不忙着突破碳纤维,拿着块破手绢晃悠啥呢?”

对面的人叫章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的同事。

章涛是吸波涂料攻略小组,职位与赵悦同级,都是小组长。

新五代机,两个没突破的技术,分别是碳纤维外壳和吸波涂料。

两个技术未突破许久了,同是难兄难弟,均摊空军的压力。

可碳纤维的技术被纳米纤维替代了,这事在空军里知道的人不多。

显然,章涛还不知道。

赵悦笑道:“章组长,您还有心思替我担心?”

“您的吸波涂料进展如何?”

同为难兄难弟,两部门原本应该相互扶持。

但章涛学历高,有点看不起低学历的赵悦。

“肯定会比赵组长的碳纤维先一步突破。”

赵悦难掩笑意。

“章组长您还不知道吧。”

“空军的外壳有着落了。”

章涛震惊,质疑道:

“这么快?”

“不对!你的碳纤维明明没有进展,空军肯定另找的材料!”

“东丽肯走私一批t300给咱们了?”

“这您就别猜了。”

“反正外壳的问题解决。”

“眼下就剩贵组的吸波涂料了!”

章涛见赵悦一副轻松的样子,一点不着急。

他不着急,章涛急了!

外壳有了,五代机最后的壁垒,就剩他自己了啊!

卧槽,

泰山压顶了!

不能隐身的五代机,还能叫五代机?

章涛已经预想到空军大大小小各级军官,轮番对他施压。

顾不上跟赵悦斗嘴,赵涛快步回到研究室,继续掉头发去了。

赵悦喜滋滋来到靶场。

虽说纳米纤维跟他半毛钱关系没有。

可身为碳纤维专家,国内有了领先国际的先进技术,他也一样自豪!

小王把纳米布固定在靶纸上。

二人都不会打手枪,好在92手枪近距离射击,不怕打不上靶。

呯!

纳米纤维布产生严重形变,但并未被击穿。

赵悦和小王震惊了。

尽管有了预期,可亲眼看到1毫米厚度的纳米布,硬抗住手枪弹的动能,自身并未任何损坏。

弹头在中心留下了个小坑。

小王摸了摸,有点烫手。

揉了揉,小坑又恢复了平整。

两人同时吞了口唾沫。

这材料,太变态了!

接下来是小口径武器。

95步枪,近距离射击!

呯!

纳米布的形变很厉害,子弹向后侵蚀了近10厘米。

然而,依然没有击穿。

两人再次震惊。

95的5.8毫米弹,可比92的9毫米弹动能强了不止一倍!

哪怕测试用的是打靶弹,装药量比较少,并非全威力弹。

就算如此,纳米布也足够变态了!

这还是只有1毫米厚度的纳米布。

如果再厚些,或多层叠加。

赵悦呼吸都急促了。

可他很快冷静下来。

纳米布的韧性是厉害,但无法击穿,不代表人员免除伤害。

刚才抵挡95的动能,让纤维布向后侵蚀了10厘米!

放人身上,胸骨干稀碎!

心脏估计都爆了!

纳米布单独使用,造成的伤害可能比子弹直接击中还大!

必须搭配其他防弹类装备,才能把伤害下降到最低。

把纳米布制成军装的梦想破灭了。

但不代表纳米布没用了,对所有防弹装备来说,有了纳米布,防护能力会大大增加!

赵悦可以预见,未来对纳米纤维的产量会急剧增加。

到时就不止空军了,陆军海军、特警武警,都是高需求对象。

得跟领导提,赶紧让邵梵增加产量!

另一边,威光纤维产品加工厂。

一群工人围住了邵梵,问这问那。

“老板,之前来参观的那批军人是干嘛的啊?”

“还有,咱们的五菱外壳造好好的,为啥停产了呢?”

“最新的定做模具,精度要求太变态了吧!”

邵梵只好实话实说。

“诸位,告诉大家一个不好的消息。”

“咱们的工厂,以后不能造车壳了。”

工人面面相觑。

工厂才刚建成,这么快就要倒闭了?

岂不是马上失业?

“不造车壳,我们以后造啥?”

“造飞机外壳。”

工人:“???”

邵梵解释道:

“目前正在生产这批外壳,正式空军给咱们工厂下的订单。”

“近期,厂子将会与空军密切交流,会有专人来调查身份背景。”

“家里人员合格的,会让诸位签署保密协议。”

“咱们工厂,要民转军了!”

“留下的人,有了编制,待遇大幅提高。”

短暂的沉默后,工人爆发出热烈欢呼。

“老板牛逼!”

“老板真厉害,居然跟军方牵线?”

“给空军造壳子,不会用在战斗机上吧?”

“卧槽,被空军认可,那咱们可太厉害了!”

“邵老板牛逼!!”

邵梵被工人捧得有些高,缺氧了。

“诸位,我就牵个线,主要功劳还是你们啊!”

工人们哪听这些,七嘴八舌把邵梵好一顿夸。

当初邵梵买下厂子,保留住了所有工人,放弃进口碳纤维,转而研究自己的纤维技术。

工人们都看在眼里。

那段时间,一点产出没有,纯粹就是烧钱!

工厂民转军,除了工人们本身,带头研发的邵梵功劳最大。

“李技术,第一批外壳啥时候出成品?”

“空军那边着急测试呢。”

“报告老板,明天就能出!”

“好,明天出来喷上漆面,我联系空军拉走测试。”

李技术疑惑道:

“用什么颜色的喷漆?”

邵梵想了下。

“多喜庆的事,给喷个大红色!”

“反正咱们漆面多,可劲造!”

邵梵忽然想到。

坏了,

外壳禁售,

当初给外壳搭配的自喷漆,卖给谁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