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那自然是等待了。”秦一鸣笑道。
这些报道一出去,自然会引发各界的反响,那么无论是移植的绿色通道还是技术变现都会有人去“跟进”的了。
“只是在等待的过程中,我需要做好一些准备。”秦一鸣对着姜文博说道:“我想以论文撰写团队为基础,正式组建科技公司,这样才具备跟他人合作的基础,只是……”
秦一鸣托着下巴有些犹豫,现在烦恼的就是资金的问题了。
之前为了组建实验室研究肾脏移植手术已经把家底掏空了,可以抵押的都给抵押了,想要组建公司,秦一鸣主要还是想继续进行研究,毕竟虽然对于克隆出来的肾脏虽然经过了各方的检测,但是还未经过相关的移植实验,最好是可以在给父亲移植前先拿出一颗肾脏出来进行动物实验甚至是活体实验,这样才能保证万无一失,这也是秦一鸣克隆出三个肾脏的原因。
秦一鸣心想:“或许可以试试贷款,我有cell的公开论文,以此作证或许可以贷款出一笔研究经费。”
只是这可能性确实不大,银行是金融机构说到底是商人,他们看中的是收益不是做善事,即便是科技投资也不可能毫无抵押地投资给一个自然人。
他也想过找一些纵向投资(官方研究基金)和横向投资(企业投资基金),这也是大部分研究项目的路子,但是给他否决了。
无论是纵向基因还是横向资金都是投资性质的,也就说研究出来的成果归属性会有争议,乃至于成果的转化和成果的利用都会受到限制。
官方基金也就罢了,资本的投资极有可能会有左右研究的走向,让研究走向牟利的资本道路,这是秦一鸣绝对不允许的。
为了保证研究可以切实按照自己想法开展,并且研究的成果可以造福大众,秦一鸣必须成立属于自己的公司,在此基础上再和其他社会力量、研究机构进行合作,这样至少在研究的过程中自己就有自主权。
此时,姜文博似乎看出了秦一鸣的难处,主动说道:“老师,这是我这些年做研究的积蓄,大概有一百万左右吧,我想作为公司的启动资金应该是足够了。”
秦一鸣一愣,就连张清来和陈依依也被姜文博的举动吓了一跳。
姜文博一生未娶,全身心致力于科学研究,没车没房,没吃出门还是蹭车租车打车的,也就是说这一百万是他所有的资产了,没了这张卡他只怕连晚饭怎么吃都没着落了。
“不行,我怎么能收你的钱呢?姜叔你快收起来,钱的事情我再想想办法。”秦一鸣自然知道姜文博的情况,他现在还住在学校宿舍呢,绝对不是什么大富之家,可以随随便便拿出一百万来。
“秦师,您就不要跟我客气,只要你答应做我师傅,以后我问您问题你不要拒绝就好了。”这段时间来,尤其是写论文的三天时间里,姜文博已经完全把秦一鸣当做老师了,要不是年纪差距太大说一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也不过分,“更何况我这些钱也没什么用,留在我这也就是给银行吃利息而已,也算是我的一种投资吧!”
这时候陈依依也说道:“是啊,一鸣你就收下吧,你出技术姜叔叔出资金,你们合作建立公司,分配股权不就好了吗,我相信这个公司一定大有作为的,这笔钱姜叔叔投的也不亏,你就接受吧!”
秦一鸣犹豫了一下,“好吧,这样吧,公司的股权我们一人一半,而这笔钱就当做是我借的,等公司赚了钱就把钱还你。”
“不行不行。”张清来连忙阻止道:“股权不能均分,对于公司管理这种事情你们还是不懂,我有点经验,必须要保证一方的股权超过百分之六十这样才方便日后的决策和管理。”
张清来知道这种事情也是尴尬,于是直接替两人做主了。
“这样吧,一鸣占百分之六十一的股权,文博占百分之一十九的股权,剩余的百分之二十的股权可以用来公开筹集资金,我先做表率,我认筹百分之五。”张清来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过公司组建,但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他的很多技术都被转化成商业资本,他也是看过听过经历过。
陈依依见状也表示要凑一份,“虽然我钱不多,但是也想跟着挣大钱,我认筹个百分之二吧!”
秦一鸣感受着众人的信任,心里满是感动,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能够倾心相交何其难得,这份情谊远胜过那些资本钱财。
“多谢,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信任,一定会把公司发扬光大,做好科学研究,我有信心我们这个公司将成为科技龙头。”秦一鸣语气坚定地说道。
“好,企业手续和公司注册这些我擅长,就交给我来办吧!至于公司的地址我想也不用找了就用我的直播写字楼来改吧!”陈依依充满干劲地说道。
“那么我就来组建公司实验室,购置实验机械和研究材料这些我擅长,至于研究员,秦师我觉得梁春添、叶诗雨、吴怡三个就很合适,他们之前参与过论文撰写对于我们基因克隆研究有了初步的了解我想应该最是合适。”
姜文博的建议正正符合秦一鸣的想法,当初选定这三人也是为了组建公司做准备。
“好,你们这么努力,我想我的老本应该不会亏光了。”张清来笑道:“诶对了,我是不是要给这个公司取个名字啊!”
陈依依看着大家,“我有个主意,大家听听看合不合适。”
“我和一鸣的名字都有一个‘一’字的读音,不妨就用这个一字的读音吧,然后再加上姜叔叔的‘博’字,就叫博弈科技怎么样?”
“博弈?”张清来读了读,很是满意,“博弈博弈,博弈天下科技,博弈未来科技,有点意思小丫头。”
秦一鸣和姜文博也觉得很是合适,“好,就叫博艺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