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筹钱

换源:

  大客车在南漳村口缓缓停下,车身尚未停稳,车轮扬起的尘土还在空中弥漫,祁先明和祁小刚便如同等待游子归家的亲人,迫不及待地带着数位村民,一路小跑围拢上来。

二人脸上洋溢着热情似火的笑容,那笑容仿佛能驱散冬日的严寒,让人心里暖烘烘的。

“同伟,这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来,我们帮你拎东西。”

祁先明率先开口,语气关切,眼中满是真诚。

“支书、村长,让你们久等了,实在不好意思。”

祁同伟见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眼眶微微湿润,颇有些受宠若惊之感。

“哪里的话,我们掐算好了时间,也就等了一小会儿。

你此番出去办事,一切还顺利吧?”

祁先明目光热切,追问道,眼神中透着几分期待与忐忑。

“挺顺利的,该碰面的人都见着了。”

祁同伟心领神会,知晓他们心底最为关切之事,遂又补充道:

“要买的股票我也已经选定,只要资金到位,明日便可着手购入。”

“钱的事儿你放一百个心,都筹备妥当了,这就通知大伙过来。”

祁小刚听闻此言,喜上眉梢,难掩兴奋之情,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仿佛看到了财富在向大家招手。

祁先明却伸手拦住了他,微微皱眉,嗔怪道:

“小刚,你着啥急呀,同伟和大虎这一路颠簸,肚子肯定饿了,先让他们吃点东西填填肚子。”

“没事儿,我这会儿还不被饿,先把要紧事儿办妥,饭晚点吃也不打紧。”

祁同伟摆了摆手,神色坚定,眼中透着一股执着与坚毅。

“也好,其实我们也都还没吃呢,就等着你们俩回来一起吃。”

祁先明转身,朝着身后的几位村民吩咐道:

“你们几个,赶紧去通知入股的乡亲们,让他们即刻前往村委会集合。”

“村委会地方太小,怕是坐不下这么多人,要不还是去祠堂吧,那里宽敞。”

祁小刚略作思索,提出建议。

“同伟,你意下如何?”

祁先明看向祁同伟,目光中带着几分询问,眼神中似乎隐藏着一些深意。

祁同伟心下明白,看来祁小刚心底还是有些许不放心,企图借祖宗的威望来镇镇场面。

料想祁同伟断不敢在祖宗面前信口雌黄、诓骗大家。

当然,这般心思倒也情有可原,毕竟关乎十几万的真金白银,谨慎行事自是应当。

祁同伟欣然应允,反正他本就真心实意想要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问心无愧,自然无惧祖宗见证,更何况……

参股的村民们听闻消息,脚步匆匆,很快就齐聚一堂。

祁同伟抬眼望去,只见人群熙熙攘攘,与此前拟定的那份名单仔细一对比。

嚯,人数竟然显著增多了。

不难想象,在这短短两日的时间里,祁先明和祁小刚为了促成此事,定是不辞辛劳,走村串户,费尽了唇舌。

众人神色各异,心态也不尽相同。

有些村民目光坚定,透着果敢与决绝,不但毫不犹豫地按原计划入股,还豪爽地追加了投资。

另有一些村民呢,脸上带着几分犹豫与谨慎,毕竟股票在当时对大多数人而言,就像是一片神秘莫测的未知海域,充满了风险与变数。

他们斟酌再三,稍微缩减了投资金额,这般小心翼翼的做法,倒也情有可原。

然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有几户人家却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做出了极其不明智的抉择——打了退堂鼓。

他们心底暗自打着小算盘,琢磨着祁同伟父子一贯以感恩重义闻名乡里。

不如先当个旁观者,在一旁观望一阵子,等真真切切看到能赚钱了,再投身其中也为时不晚。

可他们全然不知,此刻站在他们面前的祁同伟早已不是从前的那个人了。

如今这位虽说念着几分旧情,可说到底,充其量不过是在帮忙偿还欠下的人情债罢了。

他们这次轻易反悔,日后若再想参与,那可就比登天还难。

即便祁同伟勉强应允,也决然不可能再给他们开出这般优厚的条件,错失良机,悔之晚矣。

一番紧锣密鼓的忙碌之后,最终统计出来的入股资金数额,竟然高达令人咋舌的二十六万八千。

祁同伟神色凝重,在列祖列宗那庄严肃穆的目光见证之下,与乡亲们逐一签下协议。

他心里明镜似的,有了这笔雄厚的启动资金,自己很快就要彻底挣脱那紧紧束缚多年的“穷”字枷锁,昂首阔步迈向全新的人生旅程了。

金山县,作为一个贫困县,各方面的条件自然都有些滞后。

全县仅有的一个证券营业厅,恰好位于县政府大院的斜对门,位置倒是显眼,可规模却实在不大。

平日里,这里的生意也是冷冷清清,异常惨淡。

清晨十点,本是股市开盘的关键时刻,可走进大厅一瞧,空荡荡的,愣是不见一个股民的身影。

女柜员们闲得无聊,围坐在一起,家长里短地闲聊着,打发这难捱的时光。

角落里的保安更是百无聊赖,一大早就哈欠连天,无精打采。

得知祁同伟前来开户,而且一出手就要一次性投资二十多万,这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柜员们原本慵懒懈怠的神情一扫而空,个个眼睛放光,精神抖擞。

客户经理更是满脸堆笑,热情似火,急忙不迭地邀请祁同伟上二楼的大户室。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