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孙连城这样干部多一点多好!

换源:

  “各位,咱都是老熟人了。

有些话,我就不说了。

大家都认识我,在汉东摸爬滚打这么多年。

各方面,我都有基本的概念。

也别客气,刘省长由于自己个人原因。

提前退休,我也没想到。

组织会给我这个机会,我原本还以为我就这样要回去养老了呢。”

听到这话,现场的大员们也是配合的笑了笑。

高育良这个大教授,这么接地气的讲话。

还是第一次,在场的这些人。

也是觉得新鲜,毕竟这个时候。

高育良的这样的态度,就是一个好的信号。

说明了此时的高育良的态度,不是如同老沙的那样。

新官上任,就是来立威的。

此时台下的李达康,也是顺势搭腔说道。

“高省长这话接地气啊,我们做政府工作的。

首要的一点,就是要能接地气。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治下的百姓知道我们的所思所想。

为民之所盼,更好的开展工作。”

此时的高育良,全神的毛孔都舒展开了。

这个李达康,一直以来。

和他搭班子的时候,就是处处生间隙。

当初在林城,高育良书记李达康市长。

两人就闹得不可开交,直到现在。

还是彼此之间,看不对眼。

而现在,他上位省长之后。

很显然,李达康立刻让他体会到了。

什么叫做权力,原本桀骜不驯的李达康。

瞬间变成了小绵羊,顺着你的话往上走。

不得不说,李达康不愧是当秘书出身的。

这两句话说的,真的舒服。

高育良看了李达康一眼,李达康笑着回应道。

但是闭上了嘴,听这高育良继续徐说话。

“达康书记说的很好,我们做政府工作的。

不像是组织工作,组织工作更在乎理论。

而政府工作,则是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

我们的一切,都是为了民生服务。

我门的改革开放,可谓是浩浩荡荡。

每个人人都身处于洪流之中,

期间,许多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或者是幸运。

站在了潮头之上,但这潮头之上是风光无限诱惑无限,

也风险无限,就看我们如何引导了。

看未来,远不如看过去清楚。

在当初我们的政府,积极相应改革开放。

才有了我们现在汉东蒸蒸日上的局面,可许多人。

还是挣扎在温饱线之上,这是我们的耻辱。

老百姓常说,父母官父母官。

这是老百姓的无奈,我们的官员。

更多的,还是一个服务者的角色。

我好几次去魔都考察,发现比之他们。

我们的行政效率,低的可怕。

就拿一点来说,光明的信访窗口。

想要调整一下,需要七八道手续。

其中需要十多人签字,到最后更改完成。

你们知道需要多久吗?半年!

幸亏光明区的区长,花了六十块买了四个小凳子。

巧妙的改善了信访条件,虽然说比起银行柜台差了不少。

但是实实在在,做出了改变,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这样的事情。

多不胜数,但不是每一次。

每一个部门,都有孙连城这样的干部。

随机应变,处理完善。

同志们,我们的能够坐在这里。

都是群众的支持,有句话说得好。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我们的百姓,是全世界最好的百姓。

我希望你们不要辜负他们,也不能辜负他们。”

高育良这段话,有高有底。

有理论有实际,借力打力。

充分的体现出来了他的理论功底,但是不得不说。

此时的高育良,是真的将百姓放在心中。

不然说不出来这些话,此时要说心中最心惊的。

就是李达康了,昨天他才骂过。

孙连城的信访窗口,虽然他知道。

这几天只能做成这样,但是他不得不批评。

因为没有达到他的预期,可今天高育良直接在会上提及。

让他心头一颤,难道这高育良要动手了?

“大家都知道,我是个学者出身。

有些书生气,前面的话希望大家记住,那是我的底线。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正常会议。

达康书记,现在省里最的光明峰项目。

现在这么样了,进展这么样?

有什么有什么困难,该怎么样就是怎么样。

咱都是老同事了,大家群策群力。

先把这件大事办好!”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