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亭通向邺城的道路上,
红色的海洋在流动,这是宋吟新换装的大军。
十万新装他给手下王泰拨了两万。
王泰的忠诚度达到了98。
而李农的忠诚度才达到50。
这是不让李农领军的原因。
他将李农派到了东面,防止刚占领广固的段龛趁邺城空虚,偷袭老家。
刚到苍亭,就看到了石祇的人马。
先锋是张贺度,
石琨在邯郸集结人马。
宋吟让手下严阵以待,自己到了阵前!
此时,
张贺度看到宋吟的人马,不由大吃了一惊。
原来的乞活军阵容不整,衣服破旧不堪。
但是眼前的这支队伍。
军容整齐,精神气十足。
看起来威风凛凛。
接着,
他在阵前看到了宋吟,宋吟手提大刀,身高八尺,跨下神驹。
如一尊天神相仿。
“前面的可是张贺度,快快投降,还能活命,否则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张贺度,你也是一个汉人,为何给异族人卖命,就不怕受到千万汉人唾弃。”
张贺度面露讽刺之色。
冉闵自己也是汉人。
之前同样为羯人卖命。
当了皇帝后,为了收卖人心,才提出汉人复兴,
不过是收卖人心罢了。
现在居然以大义指责自己,
实在是让人不屑,他也没有理会。
眼睛看着对面的队伍,想知道这些人的战力如何。
毕竟从阵容上来说,自己带的人是不如对方的。
不过对方看起来不过八万人,自己有十万。
既使乞活军兵器占优,但自己在数量上赢他。
可以一战。
“张贺度,我刚才的话你可听到。”
“你的军中大半人都是汉人,若是所有汉人联合起来,将羯人赶跑,汉人就不会受到欺压。”
“住口!”
张贺度喝住宋吟,怕他再说下去动摇军心。
“来人,擂鼓,冲杀!”
张贺度下了开战的命令。
见无法说服对方,宋吟慢慢退后。
他挥了挥手,手下的八万兵士,齐齐向前冲去。
两军混战在一起。
初次交锋,襄国兵士如潮水一般败退下来。
他们发现根本就杀不动。
自己的兵器和对方碰在一起,不是兵器断成两截就是碰了个大豁口。
手中的刀砍在对方身上,连衣服也划不破,更别说砍到肉了。
而对方的兵器砍在自己身上,如切瓜砍菜一般。
“通知士兵们,汉人投降者,不杀,不接受羯人投降。”
“是,陛下。”
手下的副将兴奋的说道。
他们也是打了大小几十仗的人,
从来没有打过人数占劣势的情况下还如此顺利的仗。
当两名副将消息传出去后。
无数襄国汉人士兵开始投降。
一战下来,宋吟的手下的士兵不但没有减少,还多了八万人。
而在另一片战场,王泰带领的十二万人,同样大败于靳豚。
靳豚被追至阴安砍杀。
两军汇合后,直逼邯郸。
石琨会合败兵,站在城墙上,看着城下的邺城兵士,脸上露了吃惊的神色。
“什么时候乞活军变的如此厉害?”
“将军,敌人的兵士甲衣要胜我们一筹!”
张贺度一边禀报,眼中却露出困惑之色。
不明白冉闵从哪获得如此厉害的兵器。
“冉闵本来勇冠三军,打不过很正常。”
石琨并没有和乞活军对战过,认为张贺度不过是给败仗找理由罢了。
“既然对方兵马聚齐了,我方兵士也都到齐,就在邯郸城下决一死战,毕其役于此,赵国之危可解!”
“将军不可!敌人势大,我们守住城池,敌人无以为继,必定退却。”张贺度急忙劝道。
“怎么,张将军怕了吗?”石琨轻蔑的看了张贺度一眼。
这些汉人就是不可靠,也许对战的都是汉人,下不了狠心吧!
他冲身边的将士说道:“全体都有,随我出城。”
众人齐声称诺。
张贺度叹出一口气,不敢再劝。
从刚才石琨看自己的眼神,充满了怀疑。
如果不让对方吃一些亏,是不会相信自己的。
石琨带人来到阵前,用居高临下的口气说道:
“冉闵,你本是我羯人的奴才,先帝爱惜人才,才将你提拔至显赫位置,你不思图报,反而谋反,还是个人吗!”
石琨刻意在“人”上面加重了口音。
嘲讽味十足!
宋吟面无表情,冷声道:
“石琨,在你们羯人统治下,从来没有把汉人当成人,自然在你的眼中,所有的汉人都不是人。”
“在你的眼里,我们汉人与猪狗同列,如果我们不反抗,再过几十年,还真的成猪狗了。”
石琨装模作样的叹了一口气,用怒其不争的口气道:
“冉闵,我问你,各国的汉人中,哪国的汉人最受优待?”
“是赵国吧,你可知道你喊的口号名义是提高汉人的地位,其实是害了他们。”
“各国今后对汉人更加警惕,对汉人的压迫更甚。”
“你为了一己私利,将更多的汉人陷入水火之中,还在此大言不惭。”
宋吟可不想陷入与石琨的口舌之辨,直截了当道:
“这本来都是我汉人的土地,你们这些异族若是自动退却还好,不退就全部杀掉!”
“现在,你们立马投降,汉人我会安置,羯人立马滚蛋!”
石琨冷笑道:
“冉闵,你也不怕吹大话闪了舌头。”
“今日就是你的死期,还想着和诸国为敌!”
“如果你识实务,马上投降,我还可以看你为赵国立过功劳的份上赏你个全尸。”
“不然.......!”
说完这句话,又冷哼了两声。
宋吟露出了一副异常阴冷的表情,
让周围的的将士感到不寒而栗!
那一刻,
他们感觉这位将军好陌生,陌生的有些冷血....
“所有将士听令,杀死所有异族人,汉人投降者不杀。”
双方的阵前谈话本来就是例行行为。
宋吟也不指望三言两语就会让对方改变主意。
一切还是战场上见分晓更有说服力。
“杀!”
乞活军所有兵士举起钢刀,向前冲去。
两次大战,手中的钢刀给了他们无穷的信心。
更何况军队人数上,不分高下。
所以这场战争自己赢定了。
事实果然如此。
襄国兵士中,有一半人马是从先前大战中败退下来的。
自然知道对方手中兵器和甲衣的厉害。
象征性的抵抗一阵后,便退下阵来。
石琨看到眼前的景象,大吃一惊。
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兵士如此不堪一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