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 外汇券

换源:

  天波易谢,寸署难留。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间大学二年级的暑假就来了。

前个月,兰登书屋稿费又支付将一笔高达26万美刀的款项汇款到沈长安个人账户。沈长安和大姐商量了一下,干脆就先转10万刀回国内账户。

为了接收这笔来自海外的汇款,沈长安特意申请在银行开立了一个专门用于外汇收支的账户,这也需要经过审查的,学校政-治处也专门找沈长安了解过他的小说创作情况。

沈长安从东北下乡开始说起,又讲到今年老慕去了阿美丽卡,他写的小说都发表在兰登书屋的情况作了详细说明。

还写了一份详细的汇报,这下他申请的银行账户、外汇使用申请什么的才一路绿灯。

沈长安想要把家里的生活条件改善一下,毕竟自己写作、拍电影的主要动力就是这些啊。

这样的话就需要将收到汇款并兑换成外汇券后,他们利用手中的外汇券,在友谊商店购买大件商品,如彩电、冰箱等当时稀缺的家用电器。

这一举动在当时并非小事,毕竟,那个时期,由于国家外汇资源长期处于稀缺状态,政府对外汇实行着严格的集中管理和管制政策。按照当时的规定,外币是禁止直接在国内市场流通的,所有的外汇收入都需要经过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严格审批和管理。

然而,国家也意识到,海外华裔侨民手中持有大量外币,如果能够将这部分资金引导回国,将对国家经济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因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在海外的华裔将外币寄回国内,作为一种支持国家建设的手段。沈长安收到的这笔汇款,正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得以顺利进入国内的。

不过,即便外汇资金能够进入国内,其使用也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为了管理外汇资源,政府推出了外汇券这一特殊货币形式。所有进入国内的外汇,在兑换成人民币之前,都需要先兑换成外汇券。

外汇券在当时是一种特殊的支付手段,它只能在指定的地方使用,如宾馆、友谊商店、免税店等高端消费场所。这些场所通常销售的是当时被视为奢侈品的高档商品,如人头马的洋酒、万宝路香烟、彩电、瑞士手表等。

此外,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手工艺品和丝绸等商品,也能在友谊商店等特定场所购买到。

沈家打算买彩电、冰箱等当时稀缺的家用电器,最高兴的莫过于老四、老五老六他们仨了。

老妈不知道沈长安到底有多少钱,怕他一下就把家底都花光,以后娶媳妇都没钱。

“老东西,来看看看我儿子的存折,妈帮你存起来,当老婆本!”苏佩兰瞪了沈父一眼,笑眯眯的接过他手中的存折,同时也下意识的打开了存折,眼睛随意的瞄过去,一下子,苏佩兰的眼睛都盯在那里。

沈长安想了想,跟老妈交了个底,“妈,我今年一共出版了五部小说,截止目前为止,我一共收了两笔版税,加在一起共74万刀。大概合人民币115万。”

“多少?!万!”苏佩兰惊叫了起来。

“115万,但是目前,我只让慕姐转了10万刀过来,相当于我手里有15万人民币。”

“15万也不少了,我一年的工资才1500块,我得领100年!我的妈呀!”越想心情越好。

从苏佩兰颤抖的手中接过存折,沈大秦一看到存折上边的数字,顿时眼睛都瞪了起来,忍不住叫了起来。

“其他钱你慕姐是给你存银行了吗?”

“是,目前的汇率差把钱转回来太亏了,我让慕姐给存阿美丽卡那边的银行了。”

于是中午沈长安又将全家请去国营饭店吃了一顿,点了红烧肉、滑溜里脊、木须肉、全是老四喜欢的各种肉食,单菜就快三十多了。

那怕知道儿子有百万身家,就这三十多还是把老妈苏佩兰心疼了好一阵!

“妈,你刚才还说这钱你得领100年的。”老四凤城说道。

“熊孩子!那也不能可劲儿造啊。”

大嫂见老妈眼一瞪,连忙叉开话题就说道:“妈,国营饭店的红烧肉就是比我们家做的好吃,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

苏佩兰说道:“他们一大锅肉煮一起,怎么能不好吃,我们自己做,不过是一斤半斤肉的。”

转头就说沈长安道:“你也真是的,花钱大手大脚的。”

沈长安则是说道:“妈,别在意这些,我这版税是按季度汇过来的,以后只会越赚越多,这钱是赚出来,省是省不出钱的。”

沈大秦斥道:“谬论!勤俭节约什么时候都是美德!”

沈长安虽然不是享乐主义的人的,但是眼下纸币的购买力非常强,以其存着放到两三年后大幅贬值,不如享受当下呢,可是这话不能说给其他人听。

回到家里的时候,电视机刚刚好被窝脖拉过来了,沈大秦高兴地指挥安排安装到了客厅。

佳雯和锦春两个妹妹最关心的是把冰箱赶紧插上电,冲上苏联奶粉水,这样晚上自己能吃上奶香冰棒啊。

大哥爬上大枣树上安装鱼骨天线,在电视机电源上按一下,开始调整信号和频道,不一会儿就开始出现了画面。

画面上面出现了《天气预报》。

“好了好了!大哥,有画面了!有声音了!”沈凤城大呼小叫的。

今天沈家买了电视机的消息,像风一样一下子就吹遍了整条胡同,四合院里的人,都跑到门口看呢,挤的半个院子水泄不通,

邻居王大妈说道:“苏姐,你们真是有钱,家里面不愧全家工人呢,都买得起电视机呢!”

“啥啊,这是我家老三买的!是用他的稿费,从阿美丽卡寄来的稿费!”

“还是要老三厉害啊!都能挣洋人钱了!”

屋子里面上上下下围满了人,都看着电视机,有人说道:“苏阿姨,你们家的电视,比中戏里面的还要大啊。”

“呸,你吹什么牛,中戏里面的电视你进去看了呀?”

“是啊,上次放那个‘何日彩云归’,我爬墙进去的。”

“失策啊!”看着院里乌央乌央的人群,沈长安不禁有些懊恼,邻居已经有买电视机的,可他低估了彩色电视机对大家的吸引力!

“大哥,电视机还是放在外面的廊上看,不然都挤进家里,成什么了?”小妹佳雯嫌弃地说道。

沈凤城说道:“小妹说的对!”

大哥说道:“嗯,那我找张桌子放电视,这样晚上他们在院子里就能看,不用进咱家。”

这些新潮电器商品的购入,提升了家庭的生活品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周围人的羡慕和嫉妒。

毕竟,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能够拥有这些高档商品,无疑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