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换源:

  1980年秋。

国家宣布鼓励和扶持个体经济适当发展,一切守法的个体劳动者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

粤省的深-圳等地和胡建厦门正式获批建立经济特区。

从这天开始,全国各地大街上练摊儿做买卖的人,一天天的开始变多了。

经济特区为了突破地域人口限制,为本地招揽人才,吸纳足够的劳动力,开放了限制。

经营范围上的“松绑”的吸引了全国各地首批涉足商海的人们,他们对于财富的渴望,诱使他们焕发了全部的智慧与力量,开始推开了一扇扇的财富大门。

九月,【悦宾饭馆今天开业】在帝都的报纸头版出现。

京城第一家私营饭馆开张的消息,就如同在一潭死水中投入一颗巨石,触动这个社会挖掘财富金矿的命运齿轮。

那些找工作无望,正苦苦寻求饭辙的人来说无异于看见了希望的曙光。

几乎相当于耳边有人扣响了发令枪。数不尽的人争先恐后的跳入商海。

无数的人不断加入到兴办私营小饭馆、早点铺、开办裁缝铺、成衣铺、理发铺、修鞋铺、打铁铺、小五金、杂货铺的行列中来。

据京城工商部门的统计,京城的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了上万家。

更有一些脑子活、胆子大、敢想敢干的已经开始往南边走去开拓货源了。

“呦,爷们今儿比较迟?”

“是,今儿不回通县,一会儿去小西天。”

“长安,这是吃早点了?”

“是,要去学校了。”一路上和沈长安打招呼的邻居络绎不绝。

“早点可千万得吃好喽,人是铁,饭是钢,别凑合……”

“好嘞,回见了您内。”

沈长安骑上自行车准备前往小西天去蹭课,出胡同口时,

忽然听到有人在喊道:“长安!长安!你是沈长安吧!”

他停下车一看,这不是黎前进吗!

“前进!”

“长安!可算见着你了!”黎前进激动的声音都有些呜咽了。

“前进!你啥时候回城的?走,回家去说。”沈长安带着黎前进回到家。

原来在长安回城后的半年左右,他也接到父母亲的消息,直接从东北去了徐州,并接了他母亲的班,成了铁路职工,难怪沈长安一直没有他的消息。

这个月他才被调回帝都,以后常年跑京广这条线路。

他今天好不容易找了个调休日,来南锣鼓巷打听沈长安的消息呢,好巧不巧这就遇上了!

黎前进一进院子,就热情的和苏佩兰打招呼。

“妈,这我东北下乡时的战友,黎前进。”

“婶。”黎前进把手里拎着的一大堆东西递给了苏佩兰。

“就一点意思。”

“你说你这孩子,来就来呗,还带什么东西啊!”苏佩兰一脸嗔怪的看着黎前进。

“婶,当年在东北,要不是长安,我早就饿死了。”

“再说这些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我在铁路买的一点小玩意,婶,您总不能让我再拎回家吧!”黎前进笑嘻嘻的说道。

说完黎前进在自己的挎包里又拿出来一个录音机还有两盘英语磁带跟一盘邓莉君的磁带。

“这个是我从羊城特地带回来的新鲜玩意,给你俩妹妹学习英语用的。”

“这不妥,这东西老贵了吧,你给孩子们买这个干什么啊?”苏佩兰着急道。

“没事,不贵,婶,我现在工资挺高,就是我妈要求我一定要来感谢长安的,当年……要不是长安,我们家就没了。”黎前进有些哽咽。

“再说了长安两个妹妹明年就考大学了,这个时候学习一下英语也是好的!”黎前进笑笑说道。

苏佩兰还要说什么,沈长安拦着说道:“好了,妈,我跟前进相处的日子以后长着呢,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

“那好,那中午就在家吃饭,好好喝点,你们哥俩好好唠唠。”

中午,大哥听说来了知青朋友,也从老屋那边过来了,一见是黎前进,热情的打了招呼。

饭桌上,沈长安也没有再提过去知青点的事情,反而是讲起了自己在学校的事情,比如游行,写作的事情,饭桌上欢声笑语的。

黎前进也说起他工作上的事,现在京广线还没开建,这条线上跑要来回的编组,非常累。

沈长安是看到那台收录音机心里有所触动的,眼下这些玩意从南方贩运到北方就是暴利。

沈长安提了一嘴:“前进,我想去羊城看看,现在过去要不要办理什么证件?”

心里想的是自己都穿过来快三年了,存款还不过万,比起那些三天过万、一年首富的穿越前辈,实在惭愧的很。

这两年,空间的物资消耗的不快,他感觉混吃等死的确舒服,他对现状相当满意和知足。

可当日子真是这么一天天下去,时间长了,他却又变得有点不踏实了。

毕竟他不是这个年代土生土长的人,清楚的知道未来社会是什么样子。

虽然自己的心态很咸鱼,但是努力一下,改善生存环境还是很必要的。

“这还不简单,你想去的话,直接到车站来找我,我现在两周跑一趟,你上车后可以吃住我们通勤车厢。”

“到了羊城也没有谁查什么证件,现在整个粤省为了招揽人才,吸纳劳动力,全都开放了限制,但是去特区得办通行证。”

“刚好,我后天的班,你直接过来。”

“长安你要去羊城?”

“是,去看看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是得去看看,咱们帝都满大街新鲜玩意儿全都是从南方来的。”黎前进笑着说道。

“你是想去进货?”

“我先去看看,我那几个发小不是没工作吗,我先去看看,能不能帮他们趟条路。顺便我自己也能赚点学费什么的。”

“长安还得是你看的长远,眼下都是南方人进京做生意的多,咱们北方人不如南方人头脑灵活,往南跑进货的少,都是坐地户,却不知道一手的利润都被南方人赚走了。”

大哥沈京兆说道:“嗯,长安,现在你是大学生了,真要去做什么劳渣子的生意?”

“哎,大哥,你这是歧视啊。”

“我是说你就没必要去做什么生意,寄云一鸣他们做生意,你帮他们指一条路就行了。”

“放心吧大哥,我有分寸。”

沈长安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和大哥掰扯。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要转变不是一夕半载的功夫。大哥是非常惯着沈长安的,哪怕是他都说出不让他去做生意的话,更别提父母亲如果知道沈长安要做生意,肯定会爆跳如雷!

后来改-革开放若干年,我党还在反复强调解放思想!解放思想!

直到沈长安穿越过来时都还在说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所以真正要让普通人转变观念,从来都是道阻且长。

“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要到羊城一切都要小心。”

“嗐,大哥,你放心,眼下出远门,可没有比铁路上更安全的了,现在火车上,满是下广东发财的生意人,大包小包的。”

苏佩兰问道:“现在天气已经慢慢冷下来,也不知道羊城啥天气,该准备什么衣服,羊城也该冷了。”

“婶,羊城天气非常热,我上周回来,羊城还在穿短袖呢。”

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老少爷们,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您捧个人场!

伸出您发财的小手点一点!

不要钱的鲜花砸过来啊,有多的月票您扔过来啊!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