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大姨苏白薇

换源:

  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老少爷们,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您捧个人场!

伸出您发财的小手点一点!

不要钱的鲜花砸过来啊,有多的月票您扔过来啊!

今天去邮局寄信。

干妈去世后,沈长安就开始翻译一些海外的杂志短篇文章发表到各大日报和杂志上,这样一来,邮局就去的勤了。

老旧的邮局,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老旧的木质地板上,给这个略显陈旧的空间增添了几分温暖。

无意间在柜台的一角发现了几版猴票,那些邮票上的猴子形象活泼可爱,色彩鲜艳,带着一股时代的印记。

他心中一动,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了几版。

沈长安决定要将它们好好保存,等以后有机会就裱起来挂在墙上,作为自己眼光超前的见证,也是对那些逝去岁月的怀念。

毕竟,没有一个穿越者不买猴票,但穿越者肯定不会缺钱,好像也没有一个穿越者是因为卖了自己收藏的猴票而发大财的。

正当沈长安沉浸在收藏邮票的喜悦中时,家中迎来了一位久违的亲人——在港岛的大姨苏白薇。

……

苏白薇迈进院子的那一刻,目光触及那株老父亲手种下的熟悉的枣树,泪水不由自主地潸然而下。

“你是……白薇吗?”沈大秦望着眼前这位温婉如水的女子,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确定的试探。

“姐夫!是我,白薇!”她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哽咽。

“佩兰!佩兰!快出来!”沈大秦一时间激动得难以自持,高声呼唤着。

“什么事儿啊?”屋里的苏佩兰闻声而出,

“啊!小妹!”声音中满是惊喜与不可置信。

“姐!”两人相见,情绪瞬间崩溃,泪水如泉涌般滑落,哭得撕心裂肺,仿佛要将这些年积攒的思念一并倾泻而出。

她们紧紧相拥,仿佛要将这些年错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紧紧拥抱回来。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纽带,在这一刻被牢牢地系在了一起,无法割舍。

“你们都快来,这是你们大姨。”

当年苏白薇走的时候,她姐也才结婚不久,家里的孩子都还没出生呢。

“小妹!这是大外甥京兆,这是外甥媳妇李思彤,这是外孙小闹闹;”

“这是二姑娘佳阳,这是老三长安,这个是老四凤城,老五老六是挛生的,老五叫佳雯,老六叫锦春。”

孩子们也依次乖巧和大姨打招呼。

苏白薇高兴的合不拢嘴,用手揉了揉闹闹的头:“乖,乖。”

“长安,帮我把行李拉进来,还在门外的出租车上呢。”

苏白薇觉得长安的名字比较好记,出声道。

“好!”沈长安笑着就出门去了。

“老四,你快!骑上单车去胡同口,给你小舅打个电话,告诉他,白薇大姨回来了!”沈大秦连忙吩咐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与兴奋。

“哎哎,马上!”沈凤城应声而出,脚步匆匆,满心欢喜地去执行任务。

“老三,你去买菜!多买些,中午人多。”老妈说道。

“好嘞!”

大姨苏白薇年轻时可是个大美人,人称“北平小周璇”。她不仅歌声甜美,长相更是出众,在当时的北平城可是风靡一时。

然而,命运却对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当年,她被“华北剿-总”指定必须参加“劳-军团”,原本以为只是短暂的离别,却没想到这一去便是天涯海角。

48年,大姨随着“华北剿-总医护劳军团”一路南下劳军,结果劳军结束后,她却因为国-军在大陆节节败退,一路退到了海岛上,再也无法回到大陆,而大姨只能留在台岛。

这一别,就是数十年的光阴。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大姨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家乡,思念着亲人。

如今的大姨和老妈,虽然都已年过半百,但岁月在她们的脸上并未留下太多的痕迹。她们依然保持着那份优雅与气质,仿佛岁月对她们格外宽容。

大姨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回家。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她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机会,六十年代想方设法的去了港岛,并在那里定居下来。

然而,无论身在何处,她的心中始终牵挂着家。每当夜深人静时,她总会想起家乡的山山水水、亲人朋友和那些美好的回忆。

一听到大陆开放旅游的消息,她便迫不及待地买了机票,一路颠簸地回到了这个她魂牵梦绕的地方。

幸亏的是,大姐也还在。她们的重逢,让这个家族再次充满了欢声笑语。

在港岛的日子里,大姨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她结婚后因为姨夫身体的原因一直没能生育,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付出。

大姨夫妇俩艰苦打拼,终于开了一家连锁便利店(士多)。在港岛,人们习惯将贩卖洋烟纸副食品的店称为“士多”,即英语杂货铺的意思。

他们的士多生意兴隆,很快就有了七八间店面。这些店面都位于繁华的街区,每天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大姨和丈夫凭借着诚信经营和热情服务,赢得了街坊邻居们的信赖和支持。

然而,尽管事业有成,大姨却始终割舍不下对这片故土的眷恋。她无数次地幻想着能够回到大陆,回到那个曾经让她魂牵梦绕的家。

但每当想到自己辛苦打拼下来的事业和街坊邻居们的情谊,她又有些舍不得结束生意回国养老。

这种矛盾的心情,让她时常陷入痛苦中。

这次回到大陆,大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亲切和温暖。

中午时分,小舅舅和舅妈、街道办的梅姨都赶过来了。

小舅舅苏克文住在后海苏家的祖屋里,他长的和她们姐妹有五分像,风流倜傥。

在煤矿文工团话剧团当演员,十年间也吃了不少苦头,去年才回来工作,大姨去台时,他还比较小,因为小姐姐没有回来还和姥爷闹了好久。

梅姨是大姨和老妈的手帕交,当年也是一块读书一块玩耍的伙伴,两人一见之下便痛哭失声。

她们紧紧相拥,仿佛要将这些年错过的时光都倾诉出来。

中午沈长安撸起袖子,亲自下厨,大嫂二姐帮厨,煮了一大桌丰盛的饭菜。

在饭桌上,长辈们一点一滴的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她们谈笑风生,仿佛回到了年轻时的那段美好时光。

吃完饭后,大姨就拿出了礼物,老沈家老苏家的孩子一人一个大红包,2000港币,人人有份面面俱到;

姐姐和弟弟一人一个金项链,令大姨意外的是老沈家的孩子表现的都非常有教养,面对着大红包没有一个体现出失礼的地方。

老妈在大姨回来后,就请了假天天陪着妹妹出去走亲会友。

带着大姨去给姥爷姥姥扫墓,去看每一个少年时读书、游玩的地方。

沈长安也请假陪了两天,带着她们兄妹几人去了故宫、长城等名胜古迹游玩。

沈长安也在这个过程中与大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他深知大姨这些年来的不易和付出,因此总是尽自己所能去陪伴她、照顾她。而沈长安,这个家族中的年轻一代,也在这个时刻与大姨有了更深的交集。

因为沈长安的外在形象最接近大姨。

眉眼间简直就是非常相像。老妈拿了大姨年轻时的照片和现在沈长安的照片一比对,简直就像是一对兄妹。

这让大姨感到无比的惊喜和欣慰。她看着沈长安,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那种血脉相连的感觉,让她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感动。他们的关系就像是一对真正的母子一样亲密无间。

大姨对长安的喜爱溢于言表。她近乎卑微地讨好着他,带着他去友谊商店大肆采购,不要都不行。

在那里,他们购买了许多大陆特有的商品和美食。

大姨一边挑选着商品,一边向长安讲述着这些商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

她希望长安能够更多地了解这片故土,了解这个家族的历史和传统。每当看到长安脸上露出惊喜和满足的表情时,大姨都会笑得合不拢嘴。

俩人站在一起时,总是引来别人的好奇和询问。他们经常会被问到:“是不是你儿子啊?”每当这时,大姨都会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心里充满了稀罕和满足。

这种被认可的感觉,让她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这次大姨的归来,也让这个家族再次充满了欢声笑语。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