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又见我孙子(第三更,求一切数据)

换源:

  看来鸡国人的狼子野心由来已久呀,自大唐就有所记载,此等欺弱慕强、毫无底限之恶族,不得使其有机会振作,只要中原国祚势微,鸡国势必会趁机掠夺。这就像,你娶了个美娇妻,隔壁却住了个老王,只要家庭内部产生了危机,隔壁的孙子就要趁机而入,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刘星戬暗暗下决心,自己穿越一回,一定要彻底解决这问题。不灭鸡国誓不罢休。

出了礼部大门,踱步往文渊阁走去,昨夜就已知晓鸡国人的偷盗行为,前往查巡一下,盘点损失,另外,提醒提醒守卫之人,严加防范。

趁着路上几步路的时间,自己把人员梳理了一遍,身边的几个人还都是人才济济,刘宇擅长敛财经济,姜小玉精通侦查武艺,毕昇善于奇淫技巧、研究设计,奚之琅培养培养,以后让他宣传、内务、后勤一把抓,上官瑶精通医术药理,以后可以……等等,上官瑶还算不上自己人吧,想起来就头疼。至于吴德发和段文理,目前是合作伙伴,先看交待的事情办的如何再说。

还缺个主抓情报的人,有了情报网络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至于军队将领,还得掌兵以后再行挑选吧,当务之急是找个情报专家。可是,人才哪这么容易找呢?

一路思忖,不多时就走到了文渊阁,刘星戬不禁抬头敬仰,这可是国家图书馆呀,一般人根本进不来,只是整栋建筑静谧安宁,由于书籍自古都是珍贵物品,所以整个文渊阁戒备森严。幸好,文渊阁目前归礼部管辖,刘星戬自然畅通无阻。

走进文渊阁,空气中弥漫的都是墨气书香,让人的心神瞬间安静了下来,阁内的保卫等级跟随藏书典籍的珍稀程度不同而提高,藏书区域分为经阁、府阁、公阁与天阁。天阁为最高藏书等级,藏书有三类:一类是经过校定的真本;二类是皇宫内库所藏的名人的书画真迹;三类是天文、占卜等方术方面的朝廷禁书。天阁的藏书几乎都是孤本,日夜都有侍卫轮班值守,还有防火措施,可谓是飞鸟不渡、密不透风。

就算刘星戬的级别,想进入天阁都非易事,内部通行需要公务人员带领和陪同,要是外部借阅则需要主管官员的批簿,书库官和守当官会每日查验书籍目录。其他阁的藏书也会定期检查。所以昨天夜里丢失的书籍,一定会被查验出来。

刘星戬正寻思着,找个人打听一下,就听旁边的经阁传出一阵纷乱,虽然刻意压低了声音,但是他日夜勤练,听力自是超越一般人。

绕过几道书墙,只见其中一个书架的书籍掉落于地,一人呆坐在零乱的书籍中间喃喃自语:“这些书怎会不翼而飞?昨天走前我还检查了,没理由呀?”

“《大盛轶事》、《虫鸟集》、《耕作农经》、《织造录》……”刘星戬站在这人身后,念叨了一串书名。

这人大惊,转过身来地说道:“你是谁?你怎么知道?书是不是你偷的!”

虽然惊讶,可也不见丝毫慌乱,说罢,竟要揪住刘星戬的领口,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只一瞬间,就貌似发现了罪魁祸首一般。

刘星戬只是轻轻闪身,就躲过了他的动作,开玩笑,小爷怎么可能让你这手无缚鸡之力的小书虫沾身。闪过之后,就将腰牌亮在这厮眼前。

这人一看腰牌,也不跪拜,只一拱手:“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冲撞了侍郎大人,请大人恕罪!”

“罢了,不知者不罪!你叫什么名字?”刘星戬饶有兴趣地打量着他。

这人大概也三十出头,相貌堂堂,虽神情焦急,却不露声色,此时不卑不亢地回答:“回大人,小人是经阁书库官陈裕华!”

“哦,陈裕华?好名字!”

“请问大人?”

“镇山王之子!”

“小王爷,失敬失敬!大人刚才所读诵的书名来看,都是本库缺失书籍,难道是大人借阅了不成?”陈裕华看来是听过自己的名头,只见他也不惧怕,沉稳地说道。

好家伙,这陈裕华倒是心思敏捷呀,倒打一耙的功夫真是一流,祸水东引是不是专门来形容他的。

“小小书官,胆子不小,知道诬陷一品官员该当何罪吗?”刘星戬收起了戏虐的神态,此时还真有一品大员的样子。

“小人不敢,只是大人随口一念,便是书库缺失书籍,若不是您借阅,便是知道内情!”陈裕华缓缓道来,可谓是心思缜密,这大盛国是怎地?有点才能的人,都在做基层事务。

“你是何官阶?师从何人?”刘星戬决定先盘盘他的底。

“小人有职无品,就是经阁普通一员,曾经的老师不提也罢。”陈裕华泰然处之。

“哦,你可认识奚之琅?”刘星戬心念一动,随即问道。

“那是我同门师兄,他是殿试探花,小人惭愧,只是同期进士!”

果然不出所料,刘星戬心中有数了,这也是政治的牺牲品,职场小透明。

“经阁的藏书失窃,书库官该当何罪?”刘星戬继续盘问道。

“经阁失窃,小人当被革职查办,会被遣返原籍!”陈裕华侃侃而谈,旋即拱手于刘星戬,继续说道:“只是碰到侍郎大人,小人定会平安无事!”

刘星戬倒吸一口冷气,此人竟如此聪颖,不过,得考考他。

“可以见得?我俩素味平生,你怎如此肯定?”

“小人斗胆妄言,侍郎大人必定知晓内情,也必然知晓小人并无罪过,故此,小人愿受大人差遣,查清此案!”陈裕华的确有进士风范,一番话下来,有理有据,超越了刘星戬对读书人的认知,这小子一点也不迂腐呀。

同门竟然出了两名出类拔萃的人才,这位老师也是慧眼识珠呀,只可惜政治智慧不够,导致自己惨死不说,还连累了一众人才埋没至今。

“你这里有何线索?”刘星戬依然不露自己的底牌。

“大人,请跟我来!”陈裕华明白,自己此时已无任何危险,索性尽情展示自己吧。

PS:新书起航,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小作者在此跪求读者老爷们,给点鲜花!评价票!月票!

读者老爷们动动尊贵的小手,点个收藏,便是小作者写下去的无限动力!

求鲜花!

求收藏!

求评价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